第一百七十二章:指点

李道指了指大牛,又指了指地上的画像,示意大牛盘膝坐下。

大牛脸上泛着不解,但还是依言的盘膝坐下,如道士一般打坐。见大牛坐下后,李道便朝他的眼睛指了指,随后自己闭了眼睛,然后睁开,示意他闭目起来。

大牛内心尽管非常疑惑,但是非常老实的闭目,刚坐了一盏茶,脸上就浮现不耐烦的神色,身子也开始动了起来,似乎非常躁动不安。

这个时候李道一拂袖,一阵风扫过,大牛的脑袋中只感觉一阵清凉,似乎那些杂念全部没有了,非常的安静,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彻底的入定。

朱大海这个时候走了过来,问道:“这是打坐,莫非有什么玄机不成?”

李道笑着点点头,在地上写了几个字:“神不能聚,劲不能守!”

朱大海似乎若有所思,说道:“你是说大牛的神意很弱,并不能驱使内劲,因此不能意合,所以才无法化劲?”

李道含笑着点点头。

以他的修为,神识一直在关注着大牛,当然能看出不对的地方。

老实说这套拳法,在凡人中算是打基础的好功法了,但是同样驾驭起来也很有难度,资质差点的根本无法驾驭。

天才就不说了,天生神魂强大,精神异常的凝聚,驾驭起来不怎么吃力。但像大牛这样的少年,资质不是很好,练起来就很吃力了。

想要化劲,必须炼神,只有精神强大了,凝聚了,才能始终控制住内劲,不然就像大牛,在最后关头,精神不济,内劲溃散。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大牛始终无法化劲。

朱大海不知道这一点,只知道让大牛苦练拳法,殊不知这是没用的,精神不凝练起来,内劲修炼的越强大,越不好控制。

“受教了,看样子之前是我教的方法不对,错怪了大牛!”

朱大海郑重的朝李道行了一个大礼,满脸的惭愧之色。

同时心中也感慨无比,看来当初救李道是对的,就凭今天这随意的一指点,大牛受了无穷的好处,不由越发对李道恭敬。

果然如此打坐了三天,在李道的帮助下,大牛每次都入定很深,精神彻底的凝练了一番,强大不少,终于再次打出阳明罡的拳法时,终于一拳轰出了内劲,将那大树彻底的轰断。

大牛不由喜极而泣,不由跑到李道面前跪下,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朱大海脸上泛着笑容,露出孺子可教的模样。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门口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一道熟悉的声音,不客气的说道:“看样子这里正热闹,有什么喜事不妨说说,我也沾沾喜气!”

颜脱脱出现在门口,背负着一口白色的剑匣,冷冷的笑道。

转眼间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李道来到思冥岛已经足足半年了,如今已经深秋,满绿的葱茏已经开始泛黄,萧瑟的味道带着一丝苍凉,弥漫整个世界。

李道的骨伤和经脉已经完全愈合,唯独识海是封闭的,否则他便可以恢复全部修为,这种情况他心知肚明,除非有一位修为绝高的修士帮助他击溃封印的能量,或者寻到那种特殊的灵药,可以破开识海,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不过李道并不灰心,经历过生死大恐怖,经历了残废的滋味,这世界的苦已经尝遍,能活下来已经大运,他还奢求什么呢?

俗话说的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他李道既然在那样的情况下都没有死去,想必是老天爷没有放弃他,修道人与天夺命,逆天修行,修为的丧失,不过是这一路上微不足道的坎坷。

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恢复修为,尽管这一天会迟到,也许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他等的起,经历了炼心的过程,尝遍了人间冷暖,他不在是那个当年被驱逐出皇宫的落魄皇子,也不在是稚嫩的少年,而是一个在修行路上挣扎多年的人。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没什么关系,他看的很开,活了百多年,已经够本了。如果能走的更远,他会好好珍惜,如果注定失败,那么下去黄泉陪伴父母也好。

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父母了,他很怀念,内心的孤独是没有人能够了解的,他甚至去刻意的忘记那些记忆,但是人始终是有七情六欲的,纵然他铁石心肠,这些年来经历了腥风血雨,每当风雨交加的夜晚,他都会想起那个模糊的面容,曾经慈爱的叫着他,道儿,道儿…

李道其实很怀念当初母亲的怀抱,只有那里才最温暖。

修道太孤独了,这种孤独无人理解,在凡人羡慕的眼光中,没有人了解那种寂寞是可以和日月媲美的,永远的只能自己一个人,一个人生活着,挣扎着。

甚至有时候,都会冒起这样的念头,纵然修炼到天地同寿,那又有什么意思,看着熟悉的人,熟悉的亲人一个个离去,留着自己孤独的迎着岁月,一天又重复一天,真的是初衷吗?

每一个修道人的内心,实际上到最后都会涌起后悔,后悔当初为何走上修炼的道路。只是那个时候,已经走的太远了,回首看望过去,才知道,有些东西是无尽的寿元不可替代的。

李道这些日子,感悟最多的就是这些东西,或者有过后悔,有过叹息,有过黯然伤神,但无论如何,真实的理由只有一个,活着的人将继续走下去,没有理由。

唯一的理由,就是真的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一切才结束。

生死也就这么回事,似乎一切都看的很淡了,内心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躁动。

相反他很享受在护陵村的生活,看着岛民们日出捕鱼,日暮而归,相互聊着家里长短,聊着生活的艰难,日子如何的不好过。

看着他们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粗布衣裳,艰难的谋生,但脸色却总是泛着满足的笑容,在余晖中,回到家,点燃油灯,冒起炊烟,一家人吃着饭,洋溢着快乐和幸福。

李道感同深受,这种感觉是他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很温馨,也很让人羡慕。

这也让他明白了,生命不已长短来论高贵,活在柴米油盐下,其实短暂也很有滋味。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似乎也还不错。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很平淡,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内容,李道把自己彻底的融入到了其中,也把自己当成了护陵村的一名,脑海中居然没有太多修行的想法了。

似乎,他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人,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