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修士本要将那萧姓土著斩杀,但是后来对方又出现几名修士,双方交战后,发现彼此奈何不了对方,于是便休战。
经过一番商议,这两名归来的修士无可奈何的接受了条件,对方势大,已经不可挽回,同意让出岛屿的管理权,但是护陵村这一块地方,属于朱氏自治。
两名修士归来后了解原因始末,愤怒下将另外一脉朱氏旁系族人全部诛杀,从此建文帝这一脉便开始道落。
又过了数十年这两名修士坐化,没有了这两名高手守护,朱氏一脉越加不堪,好在因为有之前的协议在,那萧姓土著当了思冥岛的城主后,并没有赶尽杀绝。
一晃百多年时间就过去了,到朱大海高祖父,即爷爷的爷爷这一代时,朱家已经彻底没有了皇室贵胄的派头,和一般的乡绅没有什么区别。
而那些原本能征善战的将领们的后代,也都成为了普通的农民,那些年一直有台风肆虐,因此大家伙的日子过的很苦。
在这种情况下,朱大海的高祖父便铤而走险的带领大家伙乘船前往各大岛屿行商,换取一些日常物资,有一次在归途中,遇到了大风暴,不得已下在一个荒岛上避难。
而这荒岛上,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伙人在这里了,经过交谈,得知这伙人是从东土乘船前来东海避难的,但是途中遇到了风暴,船被倾翻,很多人遇难了。
只有他们这几人运气好,抓住了一条舢板,漂到这荒岛上。
等风暴过后,朱大海的高祖父便带着这一伙人,回到了思冥岛,由于他们无家可归,便让他们在护陵村落地,后来才知道他们这伙人姓颜,乃是前朝元孽贵族的后代。
因为被明军不停的在草原中征伐,活不下去了,这才想到出海避难。
这样一算起来,姓朱的和姓颜的还是世仇,毕竟元孽的江山是被姓朱的夺去的,可谓不共戴天之仇。
不过朱大海的高祖父为人善良,不仅没有为难他们,反而多加照顾,与护陵村的村民们一视同仁,颜氏一族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朱大海在信中介绍,这颜氏一族便是现在颜脱脱父子的先祖。
这封信极长,李道读了许久才读完,是朱大海早就写好的,特意留给他的。
信中从朱大海的先祖开始简单介绍,一直写到他这一生,末了请求李道几件事情。
朱大海果然是建文帝的嫡系后代,最初建文帝来到此岛时,除了一些未开化的土著,几乎没有外人,凭借着自己手下的两名修士和一帮忠心耿耿的侍从,轻而易举的征服了此岛。
建文帝虽然不能继续做皇帝,但是做个岛主倒也惬意,加上一帮手下扶持,奴役着本地的土著,教他们知识和先进的生产,很快整个岛屿便在他的规划下,过得红火起来。
朱氏一族在思冥岛上开始繁衍,隐有兴旺之势。
可惜好景不长,建文帝因为失去皇位,感觉愧对太祖,抑郁成淤,身体每况日下。后来逆贼朱隶又派遣舰队和修士前来东海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有几次都差点被发现,建文帝因此受了惊吓,不久后便一命呜呼。
这是建文帝来到岛屿上的第九年。
建文帝死后,由于子嗣尚在襁褓中,手下的两位护法——即两名冠姓修士,让他的弟弟朱由穆来继承岛主之位,可惜的是不久后朱由穆被一名大和尚接引走了,据说是修仙去了。
两位主要的朱氏嫡系人物一死一失踪,顿时群龙无首,后来没有办法之下,两名修士便只好让建文帝那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继位,并挑选了一名旁系族人监管一切事物。
本来这样也相安无事,但是意外的事情再一次发生。
那两名修士也不知什么原因,过了两年,忽然有一天说要出去云游,这一走便是很多年,没有了这两位的镇压,顿时整个朱氏内部开始了内讧。
原因是那位被任命监管整个岛屿的旁系的族人,威望并不足以压服诸人,当初建文帝仓皇逃亡之际,带的核心族人不多,只有他和他的一位弟弟,也就是朱由穆。因为情况紧急,甚至连子嗣都没有带走,反而是在宫中当差的旁系族人倒是很有几个。
这几个旁系族人,彼此地位都差不多,谁也不服谁。
两名修士在的时候众人不敢忤逆,他们一走且许久不归,这些人便开始蠢蠢欲动,这些旁系族人各自拉拢一些建文帝原来的手下大将,开始争夺起管理岛屿的权利。
最初几年都还有克制,因为他们都害怕两年修士突然归来,但是后来两名修士久久没有音讯,都怀疑是遇害了,因此更加肆无忌惮起来,索性动了兵戈,准备用武力强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