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跟我回庵里去。”
……
转眼,又过去了十年。
那个在襁褓中放声大哭的小云裳,已经变成了一个脑袋光秃秃的小尼姑。
她被老尼姑赐了法号,叫净裳。
因为她瞳黑若明,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似一汪清澈明净的泉水,又因为发现她时,她的身上,有一个“裳”字。
那大抵,就是她母亲或者父亲留给她的名字了。
在净裳小尼姑的周围,还有着一群与她年龄相仿的小尼姑。
她们都和自己一样,是被父母抛弃、没人要的孩子。
但这里,独独她最特别。
其他的小尼姑,或是腿有残疾,或是手有残缺,或是身有重病,不能剧烈走动,也因此,她们才被父母抛弃。
而独有她,手也没事,脚也没事,全身上下哪一块地方都没事,健康得很。
这当然很好,但也不好。
因为,在整个庵里就她一个健康的小尼姑的时候,那到山下挑水的重任,就毫无意外地落到了她的身上。
于是,在十岁的这一天,她有了一项新的工作。
每日天一亮,下山去挑水。
这让她着实苦不堪言。
但日子就这样一天日复一日地过去。
然后,便又过了三年。
有一天,这山下,突然来了一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中年樵夫。
她下山挑水,他上山砍柴。
他们总有交集。
净裳一开始被她吓得够呛,但后来与他接触得多了,她才发现,他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坏,他是个好人,他只是长得凶了点而已。
然后,有一次,她脚扭了,这个中年樵夫刚好路过,不仅背着她,还帮她把水也给挑上了山。
之后,他们就算熟了。
净裳小尼姑要偷懒的时候,总会叫他帮自己挑水上山,那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中年樵夫,也总会答应。
只是,每当老尼姑不在时,中年樵夫到了庵门后,就总会说,这一趟走下来,太累了,要进那庵门里去喝口水。
虽然不好意思,但净裳小尼姑却总是卸磨杀驴,过桥抽板,不同意。
因为老尼姑说过,她离开的时候,她们不能放外人进庵里,不然会有危险。
老尼姑千叮咛万嘱咐,净裳小尼姑也就一直记着,不曾答应中年樵夫进庵里,只是每次都默默地在门口舀一碗水给他。
但时间久了,她也会不好意思,也会拒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