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你以后需谨记,治病救人切不可不看大体只顾眼前,我等的目的是救人,而不是看病,拆东补西完全是庸医才会做的事情。”
其实还有一点广坤已经话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看的出来,李晨风并不是一个拥有医者之心的人,而这点乃是行医时的大忌。
他博爱,他同情弱者,他为人小心,处事谨慎,然而这些却掩盖不了他不珍重生命的事实。
身为行医之人,首要具备的素质就是珍爱生命,不管这生命是自己的,还是亲人的,亦或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都要向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尽心尽力的去维护。
然而通过言谈举止,广坤却渐渐了解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的这位师侄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对生命没有了敬重之心。
这并不是说对方悟道了,相反,这种淡漠生死的人,与佛、道、儒任何一家都是不可融合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与这片大陆上任何一个武林门派都不能相融,除了,那传说中的二殿——长生殿与逍遥殿。
广坤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位师侄拥有了现在的心态,但是这种因活而活的人,是不可能退化成他们这些为活而活的人的,所以即使劝解之语已经涌出了喉咙,他依旧将其咽了回去。
完全不知道内情的李晨风还以为广坤只是在教他做事的时候要顾全大局,因此他极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做到。
而看到李晨风的态度,广坤脸上的苦涩之意更浓,不过那份苦涩却被他完全掩盖在了新出现的笑意之中,让旁人根本无法察觉。
“好了,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师父,我有个问题……”
悟能不开口,差点让李晨风忘记了其实今天对方才是主角,而自己只是一个捎带的“赠品”而已,所以眼见悟能开口了,他立马就闭上了微张的嘴唇。
“阉割版”的《黄帝内经》共分两大篇,一为《素问》,二为《灵枢》,基本上分别是讲的是医术的内科与外科。
其中《素问》篇乃是从经络、脏腑的角度讲述病因、病理及治则方法,是一种由外观内,又由内调外的医理医术。
而《灵枢》篇则又被称为《针经》,主要是讲借用针灸等外部方法来驱邪避灾,治伤续命,是一种直接由外治外、由外治内的医法医术。
其实这两者虽有内外之分,但是它们却是一体双生,互相印证的存在,区别只是在于一个追求先治本,病则会成无根之萍,不理自愈,而另一个追求先治标,病根则可以延后处理甚至不需理会,等待身体自动修养调节罢了。
李晨风是听的明白却越听越糊涂,不过还好,这第一天的学习广坤并没有直接深入地讲太多东西,仅仅起了个概念性的头儿,然后便开始了问答环节,让他们二人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他当场解答。
要说问题,李晨风还真有不少,待广坤坐定待问之后,他立马就问出了一个问题。
“师伯我有问题,你刚刚讲的素问第一篇中,黄帝曾问岐伯为什么今人年迈后无子,但有的人却不受这个限制,之后岐伯的回答到底该怎么理解?我感觉好像有些说不通诶。”
“哦?怎么个不通法?”
“那个,岐伯的回答里说了三点,一是说此人天寿过度,也就是天生寿命悠长,二是说此人气脉常通,并没有像旁人那样年轻时挥霍空身体,这第三点则是说因前两者而造成此人肾气有余,这样才会年迈了之后还能有子。”
“嗯,没错,正是此意,然后呢?”
“然后就出现矛盾啦,既然肾气有余便可以有子,那为什么后面要加一个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难道不是只有填补肾气就够了?”
听到李晨风天有些真的问话,广坤原本还有些淡定轻松的神情骤然变了色,然而他的变色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难以应答,其更多的是因为听到李晨风的这种说法而感到了气愤。
“医者,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