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去钟山

谋略南陈 东府人 1484 字 2024-04-21

除此以外,更多人就是喜欢登高赋诗了。而且因为年前的梅林诗会没有成功举行,所以今天许多的士子们都是一股脑的全都是从家中出来。向着鸡笼山而去,既然是登高赋诗那么建康城中鸡笼山也就是最好的地方了。

所以这一年里建康城第一次百姓出行就是拉开了规模,城中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是尽量的衣着光鲜的出行。

而这样热闹的场面,陈伯宗当然也是不能免俗。所以当天一亮他就是带着东宫众人分乘几辆马车,在一百东宫侍卫的护卫下向着建康城东北方向的钟山而去。

与大多数人的选择不同陈伯宗并没有选择去鸡笼山,而是选择了路程更要远的钟山。

作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钟山的秀丽美景自不必多说。其山也是脉络绵延,说起来城中的鸡笼山还有覆舟山说起来也是只是钟山的余脉而已。

此时的钟山没有后世那般繁华,也没有什么诗人和书法名家的赋诗留字。至于老朱家的的祖陵在此时也是没有的,此时的钟山除了它的军事位置之外只能说是荒郊野外而已。

陈伯宗会选这里当然不是真的要出来登高赋诗的,之所以回来是因为他实在是有些忍受不了两个丫头还有一群弟弟得软磨硬泡。

陈伯宗是真的不想带着这么多小孩子到处跑,安不安全的不说就是一路上的吵吵闹闹就是让陈伯宗够受的。

不过好在上次从陈叔宝那里抢过来的马车足够大,不然还真的装不下这么多人呢!

“殿下,为何要来钟山呢?”陈伯宗身边美丽动人的王采苓将眼神从吵吵闹闹的两个丫头还有陈伯仁身上收回,贴近陈伯宗耳边问道。

闻言陈伯宗先是一笑,其实他早就知道王采苓会问这个问题了。毕竟与鸡笼山相比,钟山真的是太偏了甚至都不能算在建康城的范围。

“采苓,你说如果一天能够印书上百册甚至更多会是怎么样?”自那晚之后陈伯宗还有王采苓的关系就是发生了质的改变,虽然依旧没有能够进一步。但是起码两人不用随时随地的保持着有着虚假的陌生。

现在陈伯宗每每称呼王采苓为采苓,而王采苓在更多的时候更是喜欢叫着陈伯宗殿下。虽然与以前一样,但是其语气却是不知道比以前亲昵多少。

“一天印书上百册?殿下,这怎么可能啊,一册书从雕版到成书最快也是要上几个月。一天印几百册书有怎么可能呢?”王采苓听了陈伯宗的话,一脸惊讶的看着面带微笑的陈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