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靠着海,有着三国中最长的海岸线,所以盐只要是技术可行盐是绝对不会短缺的。
而且海盐的开采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出产海盐,齐国名相管仲主政时,因势利导,利用鱼盐之利,使齐国振兴。
或许是上天注定,以前齐国的地方现在依旧是被高齐占据着。
三种盐之中,产量最为小井盐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巴蜀地区。同样这个地方现在还是周国的地方,所以这样一想起来三国之中周齐两国好像都是不怎么缺盐的。
毕竟两国中有着这么多产盐之地,想比较起来反观大陈好像才是最为缺盐的国家。因为从产盐地来说,大陈好像没有什么产盐之地。
但是前面也是说了,大陈有着三国中最长的海岸线。所以只要是大陈愿意,那么大陈便是有着最多产盐之地。毕竟是盐之产出之法也不过将海水晒开或者熬干便是会得到。
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是及其耗费的,需要使用大量的柴火。而且产量也是不行,所以这边是盐之所以会如此珍贵的原因之一!
不过现在对于大陈来说或许之后就是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陈伯宗原因民用署有了五步制盐法!
这里的所谓的五步制盐法其实就是后世里山西运城这次一种很是古老的采盐之法。也被叫做“垦畦浇晒”,最初的形成时间是隋末唐初时候。
那个时候制盐的生产技术变革已经很是了成功,所以便是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模式。这就是现在民用署鲁南所说的“五步产盐法”了。
其生产工艺主要以集卤蒸发为主,分为: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五个步骤。这种方式的优点有,一是垦地为畦,人工晒盐;二是晒制中,在卤水中搭配淡水,提高了盐的质量;三是加快了成盐速度,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晒制成一次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