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笨蛋只有圣人一个,不现实的也就圣人一个,那么,可能还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当时几乎全部的智者,却都是那么的……,笨。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和圣人同时期的老子,所设想的美好社会。
国家要小一点儿,人民呢,最好也少一点儿,就连那些日用的工具,也同样要尽量少、尽量不用,让人民胆小一点儿,害怕死亡不敢乱跑。
车船兵甲之类的东西,那就不用说了,最好统统都弃之不用,终极状态,就是恢复到拿根绳子绑着玩儿的时代。
对了,食物还是要吃的饱饱的,而衣服呢,也要穿的美美的,这样一来,人们才可能会安居乐业,即使两个好似村庄一样大的比邻小国,鸡犬叫一声就能听到,但是,人民却直到老死,都不去邻国转悠。
哪一个王侯,要是按照这种,好似笑话一样的标准,去治理自己的国家,那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吧?
可是呢,现实就是这么的奇葩,历史上还真就有很多的君王,崇尚道家的君王,整天都一门心思的想着无为而治,就想这么搞呢。
比圣人和老子还笨蛋的智者,在春秋时代完全就是大把可抓,各家学派的奇葩搞笑言论,那也真是比笑话书还要更加的好看。
但是,这就有个超级严重的问题了,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时代,那个被历代无数的学者,推崇备至却又大肆嘲笑的,所谓百家争鸣的豪迈时代,圣人和那些同样是光芒万丈,把自己身处的漆黑时代彻底点亮,甚至光耀历史两千年的智者们,真的就是那样的傻……,那样的不现实吗?
人心不古,是一个真正老生常谈的问题,总有人会叹惜过去的年代多么美好,而现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又是有着怎样繁多的问题。
发出这种感叹的人,其实也并不太多,绝大多数的人,是根本就不会想这种,其实一听就知道……,十分无聊的问题。
不过,尽管这个问题十分无聊,但是,不论是在任何时代,却总有人会站出来,发出这种挺无聊的感慨。
那些人为什么要发出这种感慨,最根本的原因,不过就是自己对所处的时代……,不满意罢了。
如果要是满意的话,显然是没人会无聊的,没事儿就发这种牢骚的。
因此,今不如昔的问题,尽管十分的无聊,但是,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过去哪里好,现在又哪里坏,如何才能把现在坏的,给变成过去好的,如果能够讲出来的话,当然是对时代的发展,会有一点儿价值的。
但是,如果单纯就是因为自己的际遇差劲,生活的不幸福,便整天都怨天尤人的,大发什么今不如昔的狗屁牢骚,那么这种人……,真心是极度讨厌的。
圣人就是一个出了名的,总说上古三皇治世的时代,到底是有多么的美好,又极度推崇古礼的……,好似脱离了现实,满肚子牢骚的理想家。
那么,上古三王治世的时代,就真的是那么的美好吗,而圣人推崇的古礼,就真的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大禹治世的时代,前期就完全是一种洪水滔天,人命好似浮萍一般轻贱的倒霉时代,而后期呢……,想来生活水平也高不到哪儿去。
而商汤和文王治世的时代,也全都是前期首先经历了大战乱,后期慢慢修养生息的不咋地时代。
咦,如果要是这样看的话,显然就非常的有问题了,明明三王治世的时代不怎么样,而圣人呢,却偏偏就十分推崇这三个时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也许两汉之后,一直到清初的古代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人……,却一定可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