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无名少年(19)

天南剑侠传 夏剑心 2270 字 10个月前

少林高僧赶到时,恰巧将逃遁的岐山十六怪截住,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少林高僧武功虽高,但经过长途奔涉,身体疲累,而岐山十六怪以逸待劳,最为重要的是岐山地势复杂,少林僧人初来乍到,环境陌生。而十六怪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布了很多陷阱,奇阵。双方斗起来后,少林高僧虽然武功盖世,但在陌生复杂的环境之下,激斗了一晚,少林僧人有三人轻伤,两人伤势较重,了空大师也受了轻伤,岐山十六怪也有半数受伤,有几人折了手脚,但仍了八人借着地利,丝毫未损,一时间双方拼了个半斤八两,难决胜负。

当时的形势是少林僧要歼灭十六怪固然难之又难,但十六怪要突围逃逸也机会渺茫,于是又方暂时罢战,各自休整。待天色微明时,玉树终于率了玉峰、唐文鹤赶到了。武当虽只到了三人,但三人的到来,令少林僧人精神大振。

玉树听完了空陈述,观察了地形之后,提剑单人匹马闯入阵中,只叫诸人在山头上观战。玉树熟读《周易》,对十六怪布的阵一见便知就里,因而轻轻松松闯入阵中,之前少林高僧之所以久战不下,非关他们武功不济,而是不懂得破阵之法而已。

玉树闯入阵中,知道十六怪奸诈多计,于是一出手便展开绝杀——太极剑法,只见剑光莹莹,剑气纵横中,不过半个时辰,岐山八怪便全部丧生于他的三尺青锋之下,受伤的八怪虽留了性命,但都将其武功废了,终生不能为恶。

当日唐文鹤亲眼所见“太极剑”的神妙,知道这套绝世剑招威力无穷,现下看见荀玉鹤出招,便识得正是剑法中的“三环套月”一招,心中不由得又惊又妒。

武当剑法的“凤凰点头”这一招本不是固化之招,不拘泥于形式,可谓整套剑法中最灵活巧妙的一招,根据各人功力深浅,可作“一点头”,也可作“二点头”,相传武当祖师功夫练到极致时可达到“十一点头”,武当“玉”字辈的人物中,玉树道长曾练到“九点头”,而玉秀和玉峰在状态最佳时也可达“九”,但最多时间达“八”。要知道任何事,越到高深处,便是要前进半毫也是难于登天。三丰祖师是旷世奇才,但到了“十一”已达自身极限,再也进不了了。

唐文鹤天赋异禀,本来在所有师兄弟中是天资最高的,经过长期苦练,已经达到“七”,已经是非常之了不起。荀玉鹤虽为武当掌门,但一则年纪较唐文鹤轻,习武年限相较要短。二则各人资质不同,唐文鹤天生便是练武的奇才,未叛逆之前,玉树有一次曾夸他是“武当近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许,可惜他热衷功名富贵,最终走上了与武当背道而驰的道路。

十余年来,玉树道长将毕生所学对三个徒弟倾囊相授,唐文鹤被武当除名后,荀玉鹤便是名符其实的大弟子,玉树道长传武从不偏私,因材施教,根据各人的特点和禀性传授其不同的武学,以达到扬长避短,一展所长之目的。

荀玉鹤无论年龄、资历都较罗飞鹤、张白鹤要大要深,加之玉树早就有意要将掌门之位传给他,于是平日里更是痛下苦功,不敢稍有懈怠,因此三个师兄弟中他的内力最为深厚,武学积累也更为渊博,临敌经验当然也最为丰富。他接任武当掌门后,虽然派中事务繁杂,但武功却丝毫没有落下,近年来,对武当剑法、太极剑法研练颇有心得,大有一追玉树道长当年的势头。

“凤凰点头”这一招,他也曾练到过“七”,不过只能常保持在“六”上,现下唐文鹤一出招,他便知道自己还颇有不如,心中虽惊不乱,当即后退半步,腰身一扭,一个“盘龙绕步”,右手长剑左右挥洒,舞出银光一片,如有数十柄剑形成一个扇面的护体圈,煞是好看,剑光倏现即逝,但已将唐文鹤的“七点头”之招化解。

说时迟,那时快,两的出招解招都在电光石火之间,唐文鹤便在使出“凤凰七点头”的刹那,将手中长剑坚立起来,剑尖上指,只见那被荀玉鹤击飞的剑鞘刚刚落下,“喀嚓”一声轻响,便套入了长剑之中。时间、速度、力道无不掌握得恰到好处,快一秒则嫌快,迟一秒则嫌晚,让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