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 青青子衿(15)

天南剑侠传 夏剑心 2170 字 10个月前

李相如将大钟如此抛了数次,逐渐将下落的力度慢慢消解,这才低喝一声,左掌斜引,右掌前推,口中道:“去!”那大钟便直奔大殿西侧横飞出去,若同有人用手托着,稳稳当当地落在地上,与地上的青砖相触,发出“镗”的一声闷响,地上的砖头却未碎裂一块。

他露了这一手,无论时应变、功力、力度、技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非高手不能为之,看到了钟安然落地,没有损坏一块地砖,众人又是一阵喝采。

李相如将此事安然化解,武当众人这才相信他的太极功夫已经练到相当的水准,不由得都敬佩有加,纷纷起身上前道喜。坐在前排的弟子因李相如的应对得当,救了他们一次,心中更为感激。

适才的情形璇规更是看得心旷神怡,热泪盈眶。走近李相如身旁说道:“李相如,恭喜你练成了太极神功,刚才好险,要不是你应对巧妙,后果不堪设想。”

李相如道:“师妹过奖了,我对太极拳法只不过初窥门径,刚才不过是急中生智,凑巧而已。”

人群中的谷慕风见到自己若心谋划的计谋泡汤,非但没有砸死李相如,连毛都没伤到一根,反而再一次给了他扬名露脸的机会,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心中又气又恨,不愿再看到那闹哄哄的场面,转身走出了大殿。

第二天早课依然如常,李相如坐在台上铜钟靠左的位置,正中的位置是荀玉鹤坐的,他虽然不在,但位置一定要给他留着。

李相如正处于铜钟的斜下方,头顶正好对着铜钟的边缘,早课开始,李相如领诵《道德真经》,他领诵的是经中的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这章的意思是说:“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道德经中的真言确实蓄含了无穷的玄机和哲理,值得修玄之人细细参悟和品味,假以时日,定会顿悟出高深的道理,对修道之人而言是毕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李相如近期习练太极拳法,不知不觉道德经中的真言与太太极拳的心法自然融合,体内真气慢慢汇聚,李相如乘势引气导行,一股无形真气在周身穴道缓缓游走,浑身上下如同吃了人参果,三万六千个毛孔都畅快无比。

谷慕风滥竽充数地跟着众人吟诵着经言,不时偷眼观察着身旁的众人及台上的李相如,但见人人双目微阖,正如痴如醉地大声呤咏,并无一人有偷闲或取巧的行为,他心中冷晒道:“这群牛鼻子,个个如蠢牛木马,每天都妄想成仙得道,下辈子再做清秋大梦吧!”

而坐在左侧的璇规更是虔诚无比,樱唇微张,秀目微合,鼻孔微翕,正随着李相如的节奏吟咏,身体连动也不动一下,仿佛只要稍一动弹灵魂便会出窍而去。

谷慕风又瞥眼看了看台上的李相如,只见他双腿交叉,盘膝坐于台上,双目微阖,面带微笑,一副满足欢喜的模样,谷慕风看得牙根痒痒的,恨上得当即上去一掌将他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