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玩家们并没有感觉出来这游戏到底好玩在哪。
第一印象,这就是个末世题材的《神秘海域》,画面品质和《神秘海域》一样,同样线性ga,而且还不能爬墙。
但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玩家们发现自己的情绪已经被这款游戏给牢牢地抓住了。
很多玩家觉得这游戏非常压抑,尤其是剧情的中后期,好像随时都要被压得喘不过去来,但越来越紧张的剧情却又推着玩家不断地向前走,一刻也停不下来。
而到了最终结局的时候,所有一切压抑的情绪都得到了释放,在玩家们的困惑和反思中,游戏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体验了一场全新的人生,乔尔和艾莉,还有游戏中的每一个配角好像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玩家们面前。
很多玩家们在通关之后都在感慨,确实是神作,没毛病!
很多玩家在玩过之后感慨,之前还觉得这么多游戏媒体都给满分肯定是过誉了,但玩过之后觉得真没过誉,这游戏就是值满分!
也有很多人对最后的结局产生了争议,有些人认为乔尔太自私了,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才是乔尔应该做出的选择。
这个故事其实并不能说是一个悲剧,因为艾莉没有死,乔尔和艾莉都回到了那个小镇,安稳地生活了下去。
而且,作品中还饱含着对与人性的赞美,对于美好未来的愿景。
那些购买了《美国末日》的玩家们,全都非常骄傲地在网上放出了自己游戏舱的《美国末日》主题截图。
“感谢陈陌,让我感受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美国末日》是我购买的最不后悔的游戏,没有之一!”
“钱包君不再哭泣了,它死得其所!”
“我觉得今年的年度游戏,已经没有悬念了。”
陈陌的这项“优惠活动”让很多玩家恨不得拿刀剁了他,但最终,玩家们还是忍气吞声了。
没办法,谁让《美国末日》是满分神作呢?只能乖乖掏钱买了……
而且,主题是限量版的,也就是说,这个主题不会再是那种10块钱的烂大街货,不买游戏就拿不到这个主题,这么一想的话,还是挺值的……
在《美国末日》发售的前夕,《末世求生》的主流媒体测评也都出来了,普遍在83分到87分左右,没能达到9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游戏媒体的测评人员才刚刚玩过了《美国末日》,对于这一类丧尸题材的游戏,审美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
显然,和《美国末日》相比,之前《末世求生》宣传的那些闪光点,好像都不再那么闪光了。
比如角色设定,一个退伍军人虽然可以让玩家的战斗更加刺激,但却缺少了身为普通人的代入感。
对付僵尸的电锯和加特林虽然让玩家杀得很爽快,却与末世物资极度匮乏的背景产生了某种矛盾。
种类繁多的变异丧尸则是让游戏有种向着科幻偏斜的倾向,而反观《美国末日》里的丧尸虽然种类少,但有新意,而且还有一点点科学依据。
看起来很丰富的附加玩法其实并没有延长多长的游戏时间,反而拖慢、中断了游戏的剧情节奏,让整个故事显得拖沓,玩家的情感发生中断。
非常政治正确的人员构成显得有些过于刻板,和很多电视剧或者电影发生了撞车。
突然死掉的配角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末世的残酷,反而有一种剧情安排上的刻意感。
……
当然,这些特点原本都是《末世求生》的一些优势,但与《美国末日》一对比,这些设计上的问题就全都凸显出来了。
区别最显著的一点在于,《美国末日》并不是一个符合“政治正确”或者“普世价值”的结局。
如果按照人类所赞扬的“牺牲精神”,艾莉献出生命拯救全人类才是对整个人类族群更加有利的选择。
如果《美国末日》的结局是艾莉为了拯救全人类而死掉了,那这游戏才会沦为一棵大毒草。
但恰恰相反,《美国末日》没有给到这样一个自我感动的结局,而是选择顺从人类最本质、最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