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姒天都最终也颇为满意,殊不知黄昶看他的目光也挺满意——他根本是无所谓,只要出价够高,卖谁不是卖呢。这位姒家小侯爷出手很大方,而且和所有出身富贵,并接受过良好教养的年轻人一样:他没有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习惯,是个优质的肥……恩,客户,当然更要好好哄住了。将来他们黄家的生意想要在本地打开局面,肯定还需要跟姒家这个本地最大地头蛇打交道呢。
——虽然按照黄昶外公陈老爷子的分析和建议,褒国本地并不适合做修仙者的生意,但黄昶却很清楚一点:他们老黄家想要快速崛起,终究还是只有走经商贸易一途。前世和今生的所有经验都告诉他:无商不富。自己若不是善于利用青云白云两大仙门坊市,走贸易之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足够财富资源,在十年内快速升级。
至于客户,陈老爷子是限于出身和眼界压根儿不敢去想,但拥有“两世宿慧”和昆仑背景的黄昶却没那么多顾忌,在他看来,本地其实还是有交易对象的——姒氏宗族本身不就是最大的客户么!
只不过想和姒家做买卖,首先是要有对方需求的东西,而这方面正是黄昶的优势——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姒氏内部的“仙门六艺”技术水平委实不高,白白占据了本地最多最好的灵地,拥有大量灵材资源,却并没有能将其好好的利用起来。如果能够与姒氏合作,将其资源转化作产品,其中的利益之大可想而知。哪怕只分到一部分,亦足以令他们黄氏快速崛起了。
另一方面,想要与姒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平等合作,避免被大鱼吃小鱼,那本身规模一定不能小。黄昶自身的牌子虽然很硬,但也只能保障他自己的安全。对于统治了褒国上千年的姒氏家族来说,刚刚才摆脱寒门阶段的黄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看作平等的交易对象看待。
——就算姒家人慑于昆仑派以及掌教弟子的背景,不敢对黄昶怎么样,可哪怕仅仅出于老牌家族固有的骄傲和自大,他们也不可能抱着对等的心态与黄氏做生意。他们会将此事看作是耻辱的——哪怕姒家最底层的奴才都会这么想。这是人心使然,无关对错。
“……套装没有了,只剩散件。单独一把符兵?可以,你想要哪件?那把单刃刀?好眼力!那就收你三十块灵石吧。”
“嫌贵?嘿嘿,道友啊,看看这刀的材质。刀刃上可是用的血纹钢,就算一把普通钢刀也能卖出七八千银子的!收你三十灵石真不贵……再想想?行。”
“……你决定了?可是不好意思那把刀刚才已经卖掉了,我这里还剩几口短剑有兴趣么?嗯,赶紧决定啊,要不待会儿可能也没了呢……”
——之后半个时辰,黄昶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前世,某次暑假时跟朋友去商业街上练摊时的体验:一样的满头大汗,一样的应接不暇,唯一好处是他所有的货物都收藏在储物空间里,交易的时候才拿出来,换来的物品也立即收起,倒是不用担心被人顺手牵羊。
修仙者的记忆力都很好,刚才展示过的东西他们都能记得。他们也不嫌弃这些都是用过的旧货——只要器物底材和符纹没有损坏,符咒法力是可以自行补充的,对于修仙者来说这并不困难。若是对制器之道有研究的修士,甚至还能借此机会了解探索制作人的思路,提高自身技艺。
黄昶这些符器的制作水平很高,而在座这些修士大都是老头子,且多为各家之主——这意味着他们的境界难以提升,但却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去钻研六艺杂学,所以很多人哪怕自己用不着,也会抱着研究的心态买上一件。
短短半个时辰内,黄昶拿出来的这些货品便被抢购一空,不要说四件套装,就连那些零散符兵也都卖得干干净净,一件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