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胤为人诙谐,说了这句话后大约觉得冒昧,马上又自嘲道:
“当然啦,想当初我沉迷于制器之时,也经常被宗门长辈告诫——‘吾辈修炼之士,终究还是以强化自身为要。身外之物,不过护法而已,够用就行。若是为此拖累了本身修行,那就是本末倒置。’——想必师弟也听说过不少类似的话语吧?”
黄昶点点头:
“是啊,师父和几位亲近前辈都这么提点过。”
“可咱们还是该干啥干啥,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不是?——所以别人的话么,听听就算,怎么决断还在于自己。咱们修士炼气更要练心。坚守本意,不为外界所惑也是很重要的么。”
听曹师兄说出这句话,黄昶不禁与之相视而笑,彼此间顿时升起一种互相理解的亲近感。
…………
两人正聊得起劲,黄昶忽然感觉到心头一动,他立即摊开自己的手掌并举到眼前。在他掌心中出现数排淡淡红点,其中一个正在慢慢消褪。
黄昶眉头顿时一皱——关于他制作的这种护身玉符,其实还有个附带功能——黄昶在制作时向其中加入了一滴自己的血液,通过血河宗的血脉秘术,当玉符破碎时他只要不是相距太远,就随时都可以得到同步感应。
曹胤师兄没能看出来不是水平不够,而是黄昶给他的那一枚并不包含这项功能——那个是准备拿出去销售的大路货,没必要附带这个,他也没那么多血可供浪费。但黄昶给自家人所配备的,可全部都是带感应的版本。
此前稍早些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处道观中,西昆仑下院所在之地。
黄昶正笑吟吟的看着对面一位中年道士——此处道观的主持,也是昆仑下院的负责人。和黄昶一样是西昆仑真传弟子,炼气后期修士。
此时这位修士手中正把玩着一块小小玉符,大约只有麻将牌大小,但其中密密层层,隐约可见一道道复杂符咒重重叠叠。若是将其侧过来对光细看,便可见那些符篆咒文一层叠一层,排列得整整齐齐。
再仔细看,原来整块玉符是由数十层非常薄的玉片逐次叠加而成,每一块玉片上都在正反两面镌刻符文,预留卡口插榫,拼装成一个整体,端得是精巧无比。
“玉性至坚,却又脆而易碎,利用这一点制作一次性的护身符器,师弟这构思委实精妙。不过所用材料寻常,承载法力也是有限,大约只能顶得住中期水准的攻击……嗯,操控倒是简单,先天罡气亦可,还能自行激发……师弟这是给低阶修士和凡人武者准备的?”
这位中年道士显然也是个内行,虽然没有亲身试用过,仅仅看一看外观,以神识在其中转上一圈,便大致了解的这玉符的用法和特色。甚至,还立即找出了不足:
“不过每一枚玉符都要雕凿那么多玉片来装配,未免太过于繁琐啦。而且只要有一片出了差错,就前后对应不上。事繁而效简……我昆仑不是有叠印之术么?将多层符咒直接刻印到一整块玉石当中,岂不比雕刻那么多玉片要简单得多?”
黄昶哈哈一笑:
“曹师兄果然高明,不愧是咱们天工堂的翘楚。但小弟的想法,可不是只做一两件,而是要大批量生产的。叠印之术虽然方便,却非我昆仑高明之士不能掌握。而加工多重玉片,纵然凡间匠人亦可做到。就是出废品多一些也不怕,反正只用低等灵玉,材料上花费不了多少的。”
这位曹胤曹道士以前和黄昶并不相识,但西昆仑真传弟子总共也没多少,大家虽不曾见面,至少也都曾闻名。而且真传弟子都是精英,多半在某一方面有着出类拔萃的特长。这位曹道士最擅长的便是炼器之术,跟黄昶一谈之下当即引为知己,两人各自交流自己的炼器心得,已经聊了一整天,却还是兴致勃勃。
“哈哈,原来师弟是打算拿它赚钱,那倒是挺合适的……仙门道兵,江湖游侠和猎魔人都用得上。带上一个关键时刻就能保命……他们一定很舍得出钱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