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另辟蹊径

“臣以为不宜走潼关入陕,此路不仅有潼关天险扼守,且前有函谷关在前。如此不仅要经苦战,且会拖延时间。若被汪氏抢占长安,其据城固守将又是番苦战,还需动用大量兵力,而这必将影响当下的大都之战!”江璆这时出言反对道。

“嗯,江相言之有理,函谷关道路极为艰险,运兵和调运物资极为不便,恐补给难以为及!”陆秀夫也言道。

“……”赵昺听罢再度陷入沉默,铺开地图重新审视起来。

他知道函谷关号称是关中的东大门,黄河几字形拐弯之后向东流,两岸群山密布,北岸是中条山,南岸是华山和崤山,如此地形在古代便是天堑极难通行。但在崤山与黄河之间,有一个高地——稠桑原。

在这稠桑原上,有一条因雨水冲刷而形成的狭长的深沟,长约十五里,沟深二、三十丈不等,沟底最宽处只有三丈,最窄处不及丈宽,勉强可以单车通行。而函的本意是箭袋,泛指狭长之物,正符合此处地形,号称泥丸可塞。

历史上秦国充分利用函谷关的地形优势,多次抵御东方六国的围攻。东方五国联手攻秦,结果顿兵函谷关下,不能前进一步。趁敌军师老力疲之际,秦军开关反击,五国联军大败而归。史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到秦始皇时,五国联军再次合纵攻秦,结果又在函谷关前大败而归。

不过汉代以后,因黄河水位下降,稠桑原北边逐渐形成一处可行车马的河滩,函谷关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一去不复返,加之到了魏晋时期,洛阳成为政治中心,自然要控制西段,防备关中,其军事地位逐渐被西边的潼关所取代。

现下的函谷关也非是秦时旧城,而是曹魏时弘农太守孟康为方便运粮而在黄河河滩处所建,位于洛阳之西秦函谷关北约十里处,称为大崤关或金陡关。赵昺在夺取洛阳后,当时无意陕西,并未出兵夺关,只是留军防备敌自此出兵突袭。

不过即使夺关打通了道路,但路霞难行,加之进入雨季后河流涨水,行军和后勤补给都十分困难,并不利于大军远征。且正如江璆所言现在是抢时间,若赶在汪氏之前夺取长安,则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反之则陷入被动。

“我们另辟蹊径,分兵三路入陕,是否可行呢?”在众人的目光中,赵昺思考了好一会儿,抬头看向大家问道。

“三路入陕?!”众人循着皇帝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的三条路线,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不住颔首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