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不周负子山

仙道隐名 故飘风 1208 字 10个月前

紧挨着寒暑界河的东西两岸,有两座同样炙热和冰冷分明的高山,这两座高山,虽是隔河而立,但只要细细一看,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两座高山,似是同一座大山分裂而成,而分山者,似乎就是寒暑界河。

东面的那一座高山,常年烈焰焚烧,热浪滚滚,但山中的烈焰却是既不蔓延也不熄灭,名为幕焰山,而西边的那一座高山,终年寒冰覆盖,雪花纷飞,山中寒雾弥漫却不越河半分,其名湿漉山。

然而在西奎灵洲,有不少的人,尤其是空桑妖林内的一众妖族,更习惯将幕焰山和湿漉山合称为不周负子山!

远古之时,其高入云的不周负子山尚未断裂分开,因其高大且宽广,所以不周负子山就成为了空桑妖林的一道天然屏障。

而盘踞在空桑妖林最深处,传承最为久远也是实力最为强大的青桑妖宗,连同空桑妖林内众多的妖族小宗门和家族等,依托着不周负子山的天险,曾无数次进而攻,退而守,以致纷争不断,尸横遍野。

后来,武罗圣祖孤身一人,亲自来到了空桑妖林,就在不周负子山的山脚下,与当时青桑妖宗的宗主及其数百名长老,还有其余妖族宗门和家族的一千余名强者,激烈斗法,历时整整七七四十九天。

那一战,空桑妖林的强者几乎尽灭,只余下堪堪保有元神之体的青桑妖宗宗主及其三名长老,还有不到十名其余的妖族强者。

也正是因为那一战,原本庞大无比的不周负子山竟是断裂成了两半!

随后,武罗圣祖和当时的青桑妖宗宗主,还有剩余的十余名强者,居然不再厮杀,而是不知达成了何种协议,各自施展了莫大的法术神通,将断裂的不周负子山,造就成了流传至今的幕焰山、湿漉山和寒暑界河。

也是那时候起,西奎灵洲就多出了一条自古相传的铁则:以幕焰山、湿漉山和寒暑界河为界,密都妖宗和青桑妖宗分而治之,互不侵犯,犹如两座山的烈焰和寒冰一般,但相互间不再生死敌对,如同寒暑并存的寒暑界河。

幕焰山和湿漉山既是因为山势险峻,又是因为两座山的烈焰和寒冰之力极为惊人,除非是妖婴初期及其以上修为的强者,否则几乎不可能从山中横穿或飞越而过。

而寒暑界河,河水的烈焰和寒冰之力不亚于幕焰山和湿漉山,在河面及其上空,更是形成了一道无影无形而又威力惊人,如同透明光幕一般的寒暑屏障,妖婴初期以下,自此却步。

当然,密都妖宗和空桑妖林内的一众门人和妖族等,只要身怀特有的信物或者传讯符等,即能任意穿过寒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