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内篇·地真》,丹田在脐下二寸四分;大巨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二寸,距前正中线二寸。)
任苏擅剑,按理来说,从手三阴经开始破关,更符合他的利益,这次优先选择足三阳经,还是与秦昭留下的步法秘籍《飞星斗罡》有关,这也是任苏无可避免的难处,由于武学进展太过迅速,他对敌手段出奇缺乏:
原先还有一套撼山步,现在内劲泯灭,便只有两套剑法——无招胜有招的心眼剑术,以及绝剑四式。
说起绝剑,四式感悟至今已有许久,任苏一直在尝试着推导第五式,可惜,由于要求过高,即使这躺回曲山的旅程后期走乡野小道,借着杀戮山间野兽有过一次顿悟,仍不过将将有了八九分把握,还未正式成形。终究,绝剑不比寻常,这套任苏欲以之凝练剑意的剑法,他日若是其境界足够,载于文字图画,完全有资格……
成为“五大宗”中任何一宗的镇宗武学!
可惜,后来任苏下界,虽有心传承,奈何后人有眼不识,流传下了另一套先天剑法,却使绝剑成为绝唱。
闲话不提,且说任苏感应到昏暗中星光浮现,当即念头一凝,光束化作箭矢,嗡的一声,似有似无震颤心间,随着元气向前而延伸的內视场景中,一圈沾着浅灰气的半透明薄膜笼罩天地四方,赫然已突入大巨穴中。
穴窍结构颇为特殊,介于虚实,说是半开半闭,并非真正会有缝隙,实则是指穴窍对元气的亲和程度。
任苏见状,丹田内气震动得越发厉害,顺着这束光桥,源源不断有内气涌去,竟似要在大巨穴重新汇聚!
定穴之后,为蕴穴,先以炼化的内气驱逐穴中浊气,保证能种下内气种子,再以穴中散发的内息蕴养内气种子,反过来同化穴窍,这个过程快者十数天,慢者数月,全看习武者内息强弱,绝无任何可以取巧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步能够在数个穴窍间同时展开,不过,任苏方定穴,还不会急哄哄去定第二个穴。
任苏催动着内气不断转移,不一会,便填没了狭窍空间,挤压向周边纱雾似的朦胧窍壁,只见窍壁不住颤抖,泛开圈圈灰色涟漪,潜移默化中,声势“浩大”的内气缓缓浸入窍壁,一点乳白微光在薄膜上晕开。
这刻,灰气剧烈波动,隐隐要做出反击,不料乳白微光倏忽狂暴奔涌出,其瞬间溃退,被轻易压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