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尘埃落定

明朝那些帮派 语文化极 3513 字 10个月前

“废话,你不进去我带你来干什么?进去了,我不叫你说话你就别说话,明白么?”

驿馆大门口、走廊都有锦衣卫巡值,见有人来,刚欲阻拦,尚千秋与马天复竟闪身而过,直奔一间门口站着人的房间而走。

“干什么的?”门口那人拔刀在手。

“找你主人一叙。”尚千秋笑道。

守门人脸色大变刚欲发作,门内有人说话:“小飞,请进来。”

“哼!”小飞站到一边,转而怒视马天复。

这小飞,不是那天的黑衣人又是谁!马天复偷偷拉了拉尚千秋的袖子,尚千秋确把他手甩到一边。

屋里正中央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躺着个人,两只胳膊放在扶手上,手臂上的夹板尤为醒目。

“纪大人,”尚千秋拱手道,“昨日便闻纪大人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但因公务繁忙,未能及时探望,还请赎罪则个。”

纪大人笑道:“呵呵,不便还礼了,尚总巡。久闻铁面神捕大名,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马天复万万没想到这二人就这么客套起来,特别是那个纪大人,居然看都没看他一眼。

尚千秋在怀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个纸封:“略备菲仪,聊表心意。”

“呵呵呵呵,小飞,承着。”

尚千秋把还在门口晃荡的马天复拉到跟前道:“纪大人,这是我同门师弟。来,还不拜见纪大人。”

马天复心中暗骂,行了个大礼。不过心想这纪大人又不是没拜过自己,这回扯平了。

“呵呵,见过了,见过了。免了吧。哎呀……有劳尚总巡挂心了。”

“恭喜纪大人,此番高家惊天巨案告破,全赖纪大人坐镇合肥运筹帷幄把控全盘,奸人才难逃法网。”

“哦?”

“就在刚才,最后一名凶犯已经伏诛。虽无活口也无妨,蒋家案便是铁证。如此一来,高家老少十口死而瞑目,庐州府百姓心安,天下士子皆感念大人恩德。”

纪大人愣了片刻,打个哈哈:“哪里哪里。此番全仗上下齐心将士用命,纪某一人怎敢居功?只是不知高家二老的首级……”

尚千秋叹道:“贼人泯灭人性,竟将之烹煮,仅余头骨。”

纪大人这才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好!好!高家案得立全功,督捕司也是劳苦功高啊!待我回京,必当明禀指挥使大人,为庐州督捕司请功!为尚总巡请功!”

尚千秋意味深长地笑道:“请功嘛……督捕司受之有愧。织坊女工被绑一案是我督捕司负责,目前毫无线索,自己的事都没做好,哪敢请功?”

纪大人神情一僵,随即露出思索之色道:“依我所见,贼人定已逃出城外。”

“哦?愿闻纪大人高见。”

“这不明摆着吗?整个合肥县城掘地三尺都没找到。守城将士日夜巡值于城墙上从不懈怠,如此说来必是从水路走了。”

“嘶——对啊!纪大人神机妙算!但不知这伙人会往哪儿逃?”

“既能泅渡南淝河,必精于水性,是水边上的。”

“那在哪儿能抓到他们呢?”

纪大人冷冷地看着尚千秋,尚千秋还是那副笑容。

“巢湖之中,有座小山名为姥山,流寇蟊贼喜欢到那里歇脚。”纪大人沉下脸来。既然尚千秋捅破了窗户纸,也就没必要虚情假意。

“呵呵,贼人奸狡,还请大人派一校尉便装协助。”尚千秋也懒得假笑了。

“那是自然。贼人奸狡且凶悍,抓人时切勿手下留情。”

“贼人会水,那女织工可不会。纪大人能否再指点一二?”

纪大人不作答,而是看着马天复道:“尚总巡,你这位小师弟干什么来了。我们在谈公事,他是不是该回避一下。”

尚千秋带马天复进来,一是带来给他们看的,意思是我什么都知道了;二是是怕找不到手臂有伤之人,他总不能一个一个捏锦衣卫的胳膊。不想这纪大人格外光棍,不遮不掩,马天复在这里反倒显得多余。

尚千秋刚欲叫马天复出去,马天复忽然从怀中掏出一件用碎步包裹的东西弯腰呈到纪大人面前:“这是祖传的伤药,治跌打损伤有奇效。”

这一来二位大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尚千秋纳闷这小子在搞什么?而纪大人则很快明白过来,呵呵笑道:“嗯,小家伙还算懂事。尚总巡,你这小兄弟机灵的很呐!”

小飞板着脸快步走了过来,狠狠一把抓过碎布包。

“大人过奖了。”马天复应了一声。

尚千秋此时心里很不舒服。这小子居然还有事瞒着自己!叫他不要说话他也不听,还连说两句。

纪大人心情大好,这回脸上的笑容倒多了七分真,道:“我料想三天之内必能找到那女织工!不怕尚总巡笑话,锦衣卫藏猫打洞的功夫还是不赖的。王府那边,可以让他们先等等,回去迟了总比两手空空要好。”

尚千秋听了立刻起身拱手道:“托纪大人吉言,尚某还有要事,先告辞了。”

走到门口,尚千秋见马天复一脸欲语还休的样子,叹了口气,回身道:“险些忘了。此次庐州督捕司有四人因办案不力赴京领罪去了。如今看来……是否……”

纪大人的脸又拉了下来,冷哼一声道:“尚大人好一副热心肠。这四人是否有罪,你我说了不算。且此事恐怕不该尚大人过问吧?这几个是瞿景的人!”

“尚大人是八府总巡……”马天复上前刚说了半句话,就被尚千秋厉声喝止拉到门外。

天,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