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 所谓魔教

也因此,弘农杨氏居然屁事没有,这几乎是中国历史的奇迹。

当然,这也因为杨坚这个杨没那么正宗,就跟他们老李家非得说自己是陇西李氏一样,无非是认个牛一点的祖宗显得有面子罢了,谁曾想,这杨氏之中却有人当真了,隋灭之后居然真的有一种自家被人灭了的错觉,于是便有了魔教,做梦都幻想着反唐复隋。

当然,历史上他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成功了,毕竟杨家女儿的女儿成功地将李氏皇族几乎屠戮了个干净,又自己做了皇帝,立了太庙,改朝换代,若不是因为留了俩亲儿子没舍得杀,大唐就真的特么的没了。

当然了,这一切起码现在的人看来简直是与天方夜谭无异,顶多是能算是杨氏的意】淫而已,因此,更多的前朝余孽其实对他们杨氏并不看好。

以焦子顺为首的那些江湖之人,深知以内部的力量控制大唐太过不切实际了些,索性便逃到了青藏高原上,甚至这么些年来不管是刘黑闼造反还是罗艺反唐,这其中都有他们的影子,因为活动比杨氏他们活跃的多,目标似乎也挺明晰的,因此被称之为反唐阳流。

可惜秦浩并不知道魔教太清楚的底细关系,也不知道他们是躲在吐谷浑的,否则或许他是猜得出来这所谓的阳流的打算的。

李世民以为出兵灭了吐谷浑是在断他们魔教的根,殊不知却帮了人家的忙,人家的目光早就不放在吐谷浑身上了,谁又能想得到,他们的目光已经放在一盘散沙弱小落后还如同野人一般的吐蕃,唐人不耐高寒,那破地方就算把吐谷浑灭了也不太可能长期占领的了,最终还是只能给它野人一般的邻居做了嫁衣。

吐谷浑好歹也是慕容鲜卑的余孽所创,不管是底蕴还是文化习惯都不太容易操控,对大唐也没那么容易就对立(鲜卑人和汉人实在是融合的太好了,李世民自己就有一半鲜卑血统)。

如果秦浩知道这些,怕是得吓得蹦起来,这些所谓的魑魅魍魉,虽然没能够覆灭大唐,但确确实实成了大唐的掘墓者,一个将李唐给彻底改朝换代杀了个精光,另一个陆陆续续跟大唐打了一百多年,甚至还打进过长安,成为大唐走向衰败甚至灭亡的罪魁祸首。

应国公府,佛堂。

应国公本来是不信佛的,事实上佛教虽然在民间信徒众多,但在贵族之中却连道教的边角料都不如,谁也不知道出身于弘农杨氏的夫人,为何会对佛教如此虔诚,但武士彟还是在家中特意给这位续弦的夫人修了这样一座专门供她礼佛的佛堂。

此时,这个徐娘半老的女人歇歇地倚着身子,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佛珠,柳叶似的眉毛微微地皱着,似是遇到了什么难以想通的事情阻了她的思路。

“姑娘,该服丹药了。”

佛堂本是清修之地,一般来说修佛参禅的时候都讲究个不问外事,跟闭关差不多,因此杨氏在佛堂的时候绝少会有人进来打扰,能进来的只有一个她从杨家带过来的贴身丫鬟而已,据说是从小一块长大,有情分的,早就离不开了。

便见这老丫鬟取出一个小瓷瓶,打开塞子轻轻一倒,也一个黑红色的小丹丸就倒了杨氏的手中,这女人也不就水,就这么一仰脖,那颗黑红色的丹药就进了肚子,随即便吐气打坐了起来,没一会功夫便吐出一缕白雾出来。

谁又能想得到,一生虔诚礼佛的应国公夫人,却在佛堂之地服用道家丹药,甚至都已经是小成内丹之境界了。

“查明了么。”

“回小姐,根据咱们钦天监的人回报,有一个结成了内丹的道士自称是焦子顺,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秦浩府上行了刺杀之事,多亏了少林弘忍出手相救才幸保无事。”

杨氏闻言,眉毛皱的更紧了,“阳流那些人到底想干什么?总不可能真是焦子顺亲自过来了吧,动了手,没成功,自己还死了,还在死之前让他知道了焦子顺三个字,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不会真是焦子顺那个老东西糊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