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见秦浩识趣的闭嘴,一屋子大佬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就连李世民看他的眼神也饱含赞许,这小伙子,多懂进退啊。
于是例行公事似的,一屋子大佬尤其是文武之间,激烈的吵了起来。
以房玄龄为首的文官派认为,大都护府虽然是管理地方少数民族,但党项已经服从王化,鲜卑人已经被打残,而羌人就是跟着打酱油的,西宁城又要承接过往商旅做生意自己发展经济,因此这大都护府应该以安抚异族协调异族融合异族为主要任务,所以应该派一个文官来管理此地。
而以李靖为首的武将派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大都护府的核心应该是城中驻守的那几千精兵,战略意义更是远大于经济利益,必要的时候还要统帅三族番军去打吐蕃,因此无论如何都得派一个武将去当这个大都护。
这种时候文官通常都会比较吃亏,因为武将中有尉迟恭和程咬金这种人物,动不动就撸胳膊挽袖子让文官们重新组织语言,不过文官中也有魏徵这种能逮谁喷谁还能扯出圣贤来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强力主攻手,郁闷的李世民都快拔剑砍人了。
反倒是一切的始作俑者秦浩却眼观鼻鼻观口,一副我好累我已经站着睡着了的样子。
他现在挺尴尬的,他没有官职在身,也就没有了明确的文武之分,按说他一介书生天然似乎就应该站在文官的阵营之中,可偏偏他一手建的那个青帮如今都成了府兵的编制,大唐又不缺儒帅。
打吧打吧,反正这一切跟我无关,咦?师父你瞪我干啥,你眯眼了?咋还对我挤眉弄眼的呢,哎呀我瞎啦啥也看不见了
秦浩直接拿笔在地图上画圈的行为让门下省的一众大佬们都感觉很诧异,要知道一屋子人里就属他年龄资历最小,就算他新封了侯可这屋里现在依然属他最小,更何况李二还在这呢。
好在那毛笔上没蘸墨汁,否则他哪怕是再得宠,李世民也得治他个狂妄之罪,不过随着秦浩的讲解,众人倒也渐渐的也顾不得皱眉了,全都被秦浩宏伟而完整的战略计划上了。
“这里,黄河沿岸和青海湖一带,赏赐给党项,让他们在此牧马,这里,可以赏赐给当地的羌族,他们羌人在西南一带向来挺受欺负的,这片地方足以让他们乐出声来了,这里,可以考虑让吐谷浑复国,管理鲜卑人,扶一个傀儡可汗,如此他们三方互相牵制,也就不怕他们做大了。”
房玄龄皱眉道:“让吐谷浑复国?这。。。那这仗岂不是白打了。”
秦浩笑道:“我大唐天可汗打他吐谷浑是因为他慕容伏允不识好歹,劫掠河西走廊上的西域胡商,我们是为了替西域小国做主才出兵罚罪的,如今慕容伏允已死,我们自然要对鲜卑人稍微好一些,只要政权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复不复国又有什么干系?他们已失去了所有肥沃的水草,几十年之内只有依靠咱大唐才能摆脱被党项人欺负的命运,这种三者平衡只要咱们稍微掺和一下,足以保持吐谷浑故地的稳定。”
李靖和侯君集有些不高兴,他们好不容易才把吐谷浑给灭了,转脸又扶了一个,那他们折腾这一大圈是在干啥?
李靖道:“可是如此一来他们一分为三,势必不够团结,万一那吐蕃统一之后举国南下逐个击破,如何挡之?”
秦浩早知有此一问,笑着道:“咱们当然也不能在此白打这一仗不是,臣提议,在此建西宁郡,迁部分汉人至此,设安西大都护府,统筹管理所有番族势力,协调军事部署,一旦与吐蕃有战事,只需遣一上将领些许番军出征,破之如探囊取物一般。”
历史上的安西大都护府当然不在这,不过秦浩有起名困难症,索性就盗用了,大都护府是贞观十四年才有的概念,集大唐十几年管理少数民族的经验之大成所创,秦浩则恬不知耻的给盗用了,因为本就是几年之后的东西,所以思路意外的顺畅,深得众位大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