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逃兵

“部队这次是要北上安徽,而你们是江西本地的子弟,这块土地上有着生你育你的亲人们,人都是有感情的,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这是我们这些指挥员的疏忽,怎么能怪到你们的头上去呢!就算要惩罚,惩罚得也是我们这些军官们,怎么也算不到你们头上。”

孙玉民的这番话引起的议论更加多了,新兵中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声,但是他并没有制止他们,任由他们嘈杂着。

“现在,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了点东西。”孙玉民朝身后一招手,周善军提了个布袋过来,放到了孙玉民身前,俯身解开了布袋口,提起布袋,倒出来一大堆银圆来,至少有几百枚。

“这里是一些现大洋,如果你们中间谁要走,只要把武器装备卸下放到我面前,就可以拿一枚大洋回家去。”孙玉民指着这些钱说道:“本来应该给大家多准备些钱,可是部队带的钱不多,只能拿出来这些,也算是我的一片心意。”

底下的新兵们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人动,没有人去拿这些钱。这虽然不代表这些新兵们都愿意跟随着去安徽,但至少说明了,他们并不怕死或者是贪财。

“你们不用有丝毫担心,拿了钱可以大大方方地离开,我孙某人绝对不会背后开枪或者是秋后算帐。”孙玉民说这句话时,又带上了一点笑容,他说道:“我知道,你们参军的目的,是想保家卫国。不让鬼子在咱们的国家为非作歹,不让鬼子去侮辱欺负咱们的家人,是你们的初衷。现在咱们要去安徽,算得上是背井离乡,这一走说不定就再也回不来,再也见不到家人,换成我我也会有想法,所以你们不要猜测我的用心,很简单,不愿意跟部队走的把武器上交,拿着钱留下就是了,咱们部队上我敢保证不会有人说你们是逃兵,因为这是我的命令,并不是你们自己逃走。”

孙玉民之所以会如此仁慈,其实就是隅居大别山脚,隅居杨树铺所领悟到的阅历,以前他会把战士们激发得热血澎湃,会让战士们在战场上舍身忘死,现在的他不会了,因为直到如今他才明白,战士们也是人,他们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家庭,可能在别人的意识里,这些战士只是一个卑微的普通人,但是在他们的家人心目中,他们就是天就是地,是这个家的顶梁柱。现在的他能想像得到,当一名战士倒下后,身后的那个小家也倒了。自己以前总在说要好好的带着自己的兵活下去,可哪一次不是把他们带上修罗场,虽然他已经尽全力给予了这些家庭补偿,可相对于给这些家庭造成的伤害,这点微薄的补偿算得了什么?在杨树铺时,孙玉民有时常常在想,兰封一战时,孙桐萱和商震率部弃战而走,未必不是件对的事情,至少保住了许多战士的性命,谁会傻到像自己一样,把老本赔光了不算,还让万余战士的家庭遭到重创,至今未做出补偿。

孙玉民的这个想法其实是要不得的,但此时此刻的他早已经不是苦守上海,浴血南京和鏖战兰封的那个愣头青,他虽然是在替战士们在着想,可他却遗忘了初衷,忘记了“没有国哪来家”的道理。

“司令,我们不走,就算不用背负逃兵的臭名,我们也不走。”坐在前排的一个士兵突然间站了起来,他大声地说道:“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虽然新兵们的回答参差不齐,可大家伙都能看出来,大部分的江西新兵们都不会选择拿上这一块大洋。

“司令,喜子不想当逃兵的,还有大全他们也都是的。”一个坐在中间的士兵也大胆站起来说道。

“哦!你说说看,既然他们都不想,那为何又走了呢?”孙玉民没有把逃兵二字说出来,取代的是个走字,可就是这个“走”,让坐在地上的江西新兵们都感到很舒服,这是一个态度,是这支部队最高长官的态度,也可以说是这支部队的态度,他们没有被歧视,也没有被分别对待,在这个时期,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孙玉民听到士兵的这句话,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士兵和逃走的的那几个兵是关系密切的,他不知道这个士兵为何没有跟着口中的喜子和大全一起逃跑,也没有去追究他为何不提早报告的责任,反而是带着笑容去询问。

“喜子家里还有着个双目失明的老娘,他若是走了,就没人照顾了。”士兵显然是感受到了孙玉民的用心良苦,他回答道:“大全的媳妇刚生完小孩不久,家里虽然有父母,可若他走了,一家人肯定活不下来。还有其他走了的人都是一样,如若没有迫不得已的原因,都不会选择逃走的。”

士兵的话一说出来后,原本嘈杂的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孙玉民心头一热,无数的愧疚从心底往上涌,鼻尖开始发酸,他把头扭到了一边,原本是不想让士兵们看到自己已湿润的眼眶,可却看到了邓东平内疚的狠狠扇了自己两个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