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真是生财有道啊。”慕缘感慨不已。
“得,这是一两银子,拿着。”楚寻语递了过去。
少年吃了一惊,正要说话,楚寻语紧接着道,“不用找了,但是你今晚要留下一起住一晚。”
少年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这样的态度就更让三人惊愕,因为楚寻语的目的忘尘和慕缘都了解,他还是对这少年不放心,万一是陷阱,那肯定是晚上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发难,留他下来也算是人质,但凡有个三长两短,楚寻语是不会让他见到明天的朝阳的,不过他如此豪爽的答应倒是始料未及。
此时太阳开始缓缓落下了山坡,众人点燃了一堆篝火烤着些干粮分吃,楚寻语便问那少年:“小兄弟,你叫什么?”
“噶同。”少年不好意思的笑笑,“还没有汉人名字呢。”
“那你怎么会做这买卖?”楚寻语又问,“而且还要汉人的银两?你们这里通用的硬货是盐巴和绸缎啊。”
“我……”噶同沉默了一会,苦涩的笑笑,便说了个大概,原来噶同出身在这里苗寨之中,是个孤儿,自幼丧命,父亲和阿叔当年一块结伴去中原闯荡,结果误打误撞参了军,父亲战死沙场之后,阿叔也带伤回来,落了个残疾,是他把噶同拉扯大的,汉话也是他教的,阿叔年事已高,身上的旧伤也不方便出门劳作,而噶同现在长大了,会和寨子里的年轻人一起去附近山中狩猎,偶尔还会和汉人交易来维持生计,但是靠他一个少年挣些米面回来养活自己和阿叔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以后还要娶妻生子,要不是靠着寨子里旁人救济,他们的生活别提有多艰难。
两年前,阿叔找噶同商议了现在这个计划,他老人家在中原走动的时间长,见识也广,是阿叔发现了每年来寨子里通商的汉人没有住处的问题,于是就想效仿汉人的客栈,让噶同在寨子周围扎帐篷来做起了营生,别说每年的生意还可以,做了两年,攒了十几两银子。噶同此生不愿意在南疆过一辈子,他曾经听阿叔说过,中原地大物博,那里更加美丽富饶,所以噶同一直想去中原闯荡看看,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攒汉人银两的原因了,他需要钱,而且是一笔不少的钱,这样才有资本去中原,并且把阿叔也一起带去生活。
说到此楚寻语三人才明白了他的用意,噶同自己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像楚寻语这种警惕心高的客人了,毕竟出门在外谁都会有戒心,也经常会有客商要求他一起留宿的,一来二去,有些常年来此的中原客商已经成了他的常客。楚寻语问:“你做这行多久了?”
“有两年多了。”噶同掰着手指头回答,“我估计还要有个五年才能攒够。”
“你想要多少钱?”楚寻语又问。
噶同想了想:“连吃带住,我还想开个小买卖,估计要五十多两吧。”
“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楚寻语点点头,问道,“我这里有个活,你愿意接不?要是愿意我愿意给你一笔丰厚的回报,免去你这些年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