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海荒兽,噤若寒蝉,齐齐息声,它们虽然没有什么智慧,但是刚刚大海的惊天动地之变化,已经让它们深刻知道,眼前这个小不点,惹不起。
距离大师兄约定的时间还有半年。
孙豪开始了自己在荒岛之上的最后时光,从晕天黑地的练剑状态走了出来,开始总结自己的修行。
孙豪的剑意,完整的剑意可以称之为四海剑意,因为剑意的根本,来自大海的四大海景。
大海有四景。
海上大日。
海上明月。
海上风暴。
海上浪潮。
四景有四意,一意一剑。
四意合一,四海化一,十年艰辛,一剑磨成。
第二个十年的第五个年头,孙豪已经能够做到四剑合一,形成自己的四海之剑。
但是直到刚刚,孙豪的四海剑意才终于真正地产生大海之大势,才真正的让孙豪能纵横大海如履平地。
关于剑意和剑势。
凌天剑派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一派剑修认为,剑意更厉害,厉害的剑意可以亘古长存,一剑舞出惊天动地,这一派认为,剑势只不过是剑意的前身,练剑者,当先掌握了剑势,才有更大的可能领悟剑意。
另一派剑修的意见却恰恰相反,这一派修士认为,剑势,剑的气势剑的大势,那是比剑意更加厉害,更加高端的手段,想一想一剑压天下,一剑天下寒,这等威势,怎么可能是影响范围明显小了许多的剑意可以比拟的。
两种理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且都能找到不少的佐证材料。
争执之中,出现了第三种观点,剑势和剑意其实都是练剑者的两种神奇加持状态,两者各有特色,各有妙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但并无归属关系。
到底会是如何,谁也没有答案。
或许根本也不会有答案。
孙豪这里,就能清晰地感知到,剑势和剑意相互之间的确有相辅相成的效果,但是相互之间,也的确是有着不一样的归属关系。
其中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孙豪四种剑意生成之后,四海合一之时,遇见了难关,四种剑意怎么也融入不到一起。
但是,孙豪观海而悟,初步形成了海的气势,大海小势之后,四海合一,生成四海剑意的道路豁然开朗。
但是当孙豪想一鼓作气把自己的大海小势推到大势的地步之时,前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