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司马牧龙心中思考着这些问题时,卫星发回了最后一段,也是最精彩的一段侦测资料。
那是近距离下拍摄的外来船队的详细资料。
三艘飞船在虚空中呼啸而过,卫星通过多维多波段侦测系统,在这几乎可以称之为贴身而过的情况下,侦测到了一组最详细的数据,然后它在惯性的制导之下,如同一块最普通不过的陨石一样,擦着一条飞船的外壳,被撞成了一团齑粉!
那条后勤补给生产飞船若无其事的继续向着地球飞来,显然,自始至终它都没有察觉到这颗卫星的丝毫异常之处。
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随着卫星的破碎,一小粒只有沙粒一样大小的纳米机器人组已经依附在了这条飞船之上。
它传出了介于纳米层面以下的超量子通讯信号,依旧源源不断的向着地球基地传回着一系列的飞船资料。
这艘飞船的外壳成分,具体硬度标准,其分子结构形态等等常规情况下难以获取的资料统统都被一股脑的传了回来,迅速地加快着战争软件的分析速度。
很快,一大批重磅材料就被分析了出来,这一次,情报分析的详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神乎其神的程度,已经足以成为最重要的情报依托,从而进行一系列详细的针对性布局了。
可以说,在没有更进一步的情报侦察结果到来之前,这已经是最终阶段的敌情分析报告了。
这里边的一些东西,恐怕就是这只太空舰队的拥有者都不可能了解到的。
毕竟,飞船的使用者所能知道的一些东西也终究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比飞船的制造者还要了解这艘飞船的真实情况,而在这款沧澜文明的战争文件的分析推导之下,司马牧龙所能够知道的一些情报,则是飞船的制造者都未必能够清楚的一些东西。
有着这样坚实的情报基础作为支撑,司马牧龙想不到自己的失败理由在哪里。
这场战争,在还未开始的阶段,司马牧龙就已经预见到了它的走向,并且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崛起路线。
现在,该把演出的机会让给那些前台的政客们了。
毕竟,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坐在那个位置上了,不给他们留点演出的空间和余地,也未免太不仁道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