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各人各有自在法(下1)

真摘星拿月 鲁西华 2873 字 10个月前

中年人转头左右打量了一下四周,道观之中破破烂烂,蛛网灰尘不计其数,三人栖息之所,不过是茅草一堆,到处散发着窒息的臭味,即下摇了摇头,开口问道,“那你此刻身上有多少?”

乞丐伸手入怀,摸了摸,最后摊开手掌,“小人身上只有五文钱,还是之前神医施舍给小人的。”

中年人缓缓说道,“这样,今天你我在街上偶遇,遇见此事,我也不算正式出诊。我就给你的问诊费打个两折,然后折上加折,你给我五文就够了。”

说完这话,中年人摊出手掌,伸向了乞丐。

乞丐哆哆嗦嗦地将手中五文钱奉上,“神医老爷,少了这五文钱,小人一家老小今天只怕就要挨饿了。”

中年一脸严肃,神情坚定,“这是医道的规矩,不可免费,不可妄取。”破观之中顿时再无声音,乞丐三人好似丢魂一般,坐在地上默默无言。

中年人接过五文钱放回衣服之中,背起药箱起身离开,走到观门之时忽然回身说道,“你不是乞丐吗?”

壮年乞丐闻得此言顿时发愣,很自然地就回答道,“是啊,老爷为何如此发问?”

中年人回道,“那你既是乞丐,现在遇到我,为什么不行乞呢?”

“行乞?现在?”壮年乞丐似乎脑子还没反应过来。

中年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壮年乞丐似乎明白了什么,将手中药方放在一边,跪地磕起头来,“这位老爷行行好,请给小人一点小钱,给条活路吧”

中年人笑着从衣衫之中掏出一两银子,放在乞丐手中,“这是因为你行乞,我才舍于你的,与医道无关。你家老人孩子不可耽搁,速速抓药救治,剩下的钱,买床被褥使用,切切不可再受风寒。”

“是,是,神医您可真是大德之人啊,神仙一定会保佑您全家的。”

“谢谢恩人,谢谢恩人!您救了我们全家啊!”

中年人放下银两,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了。

“神医老爷,小人祝您长命百岁,日后定当夜夜为您祈福。祝您长命百岁,长命百岁”

中年人迈步走出道观,离开小巷,却不知须臾片刻之后,这处道观就消失无踪,原地只留下一片荒草,再无建筑可言。

乞丐有些发愣,但是此人刚刚施舍了他几文钱,他也不好拒绝,只好重复了之前的吉祥话,“谢谢老爷慈悲,盼望老爷一家长命百岁。”

中年人想了想,开口询问乞丐,“你是否通体酸痛,心胸闷结?特别是双肩后背痛不可当?双臂涨麻抬不起来呀?”

乞丐一脸的惊讶,“老爷是如何得知?小人身上的病有一些日子了,只是家中无钱,一直无法医治。”

中年人点点头,“我听你说话气竭音短,而你面色青黄,毫无血气可言,定当是夜寒入骨。你是乞丐,家中必然缺衣少食,自然会有这些症状,绝对不会错的。”

乞丐一把跪倒在地,“老爷,您老人家说得全对,您老人家是位神医吧?就可怜可怜我帮帮我吧”

中年人叹了一口气,一边取下肩上的枣红色药箱,一边笑着说道,“我既然看见了,自然不会不管。”

中年人将药箱如同柜子一般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十二个小巧玲珑的抽屉。中年人拉开其中一个,里面蓝布垫底,上面整整齐齐地插着数十上百只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针。

这些针一共九种,由小至大,由短至长排列,分别从一寸六分到四寸,各有作用。

中年人拿起其中三寸六分长的一根毫针,说道,“我这些银针出来之时已在家中用沸水煮过,无惧温疫,你可放心,先且趴在地上,露出后背,我好与你诊治。”

“多谢老爷慈悲”乞丐此刻哪敢不听话,乖乖地趴在地上,撩起破布烂衣,将整个脏污的后背露了出来。

中年人叹了口气,放下手中银毫针,又去邻家店铺借来温水黄布,仔仔细细为乞丐将后背擦拭干净,这才拿起银好真下手治病起来。

几根银毫针在巧手之下轻抖细捻,微微颤动,好一阵过后,中年人这才将数根银毫针拔下。

中年人生似乎对自己的针灸之术极为自信,一边将用过的银毫针放入药箱的另外一个抽屉,一边说道,“现在,你且试着抬起双臂试试。”

“不疼了,真的不疼了!”乞丐一边慢慢地摇晃着肩膀胳膊,一边高兴地说道。

中年人收拾好药箱,“不疼就好,你没事了。”转身正要扶起乞丐。

只见乞丐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神医,小人家中尚有老娘和孩儿,身上是和小人一模一样的病症。求求神医,大发善心,救救小人家人。”

中年人迟疑了一下,收回了前去相扶的双手,“你的老娘孩儿尚在何处?”

乞丐抬起身来,指着一个方向说道,“就在前面不远,过了三条街过去,再过一座桥,插过一条小巷的一个破观里面。”

中年人纳闷了,“从你话中听来,距离也不近啊。”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早上出来行医治病,到现在已经日过三竿,却连一滴米水都没有进食,腹中早就饥饿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