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 大礼(囡囡竹10000点币和氏璧加更)

归朝 姚颖怡 2364 字 9个月前

展五将军没有强撑着站稳,而是就势一摔,向霍柔风倒去,可是还是晚了一步,原本在书案上坐得稳稳当当的那个小姑娘,嗖的一下像条泥鳅似的在他腋下溜走了。

好在展怀下盘够稳,在趴到书案上之前,他重又站稳。

这一刻,他第一次感谢起大哥展忱,如果不是大哥让人在他打马步时,在下面放盏油灯,稍一偷懒就会烫到屁|股,他的下盘功夫也就不会练得这么稳。

所以说,功夫练得好还是有用的,将来他和小九的儿子,一定要从小练起,否则在媳妇面前出丑,那多丢人啊。

两天后,霍柔风回到马场,当然是展怀送她回来的,展怀在马场里住了一天就回榆林了,城外还在练兵,他只是忙里偷闲。

展怀走的第二天,霍柔风便收到了一份大礼,来送礼的是一位吴姑娘。

只要是方圆二百里内的人,没有不知道随云岭的,来到随云岭,就没有不知道霍家马场的,一直以来,有秘密的只有霍九娘子的真实身实,而并非霍九娘子这个人,更加不是霍家马场。

没有拜帖,也没有引荐的人,吴欣欣就这样鲜鲜活活站在了霍柔风的面前。

霍柔风上上下下打量着她,这位吴姑娘十五六岁的年纪,浓眉、明眸,说不上多美,但是赏心悦目。

嗬,吴胖子的身家果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心思、这做派,那是很对霍九爷的胃口了。

“你是吴宝中的女儿还是侄女?”霍柔风问道。

吴欣欣微笑:“侄女,我爹行四,庶出,在外人看来,我在吴家也只算是个庶小姐。”

“这样啊,吴宝中让你过来,那定然是你有过人之处了。”霍柔风说着,眼睛望向吴欣欣提在手里篮子。

篮子上盖着方月白底绣银钱的布,看不到里面是什么。

吴家是来送礼的,可是礼单上却也只有甘肃的甜瓜、临潼的石榴、渭北的苹果,虽说同时见到几种不同季节的水果很难得,可这对于吴家而言也太寒酸了。

所以真正的大礼,就在吴欣欣手里的篮子里。

城外还在练兵,练兵场四周方圆十里全部戒严,上至榆林大大小小的官员,下至黎民百姓,无人胆敢靠近。

京城,庆王府里,苏浅把刚从鸽腿上取下的小竹筒呈到类王面前,庆王展开看了一眼,哈哈大笑:“展怀练兵,十里戒严?小苏你倒是说说看,他这是在防谁呢?”

苏浅眸光微动,但很快便恢复平静,他轻摇折扇,微笑道:“自是防备鞑子窥探我方军力。”

话音方落,庆王又是一阵大笑:“防着鞑子?朵儿哈才死半年,鞑子们正忙着内斗,都想做第二个朵儿哈,且,朵儿哈的实力比他们都要强,还不是被展怀打得落花流水?依本王来看,至少两年之内,鞑子里无人胆改去撩展怀虎须,哈,我们在京城都能想到的事儿,展怀会想不到吗?说他防着鞑子窥探,那不是笑话吗?小苏,你是逗本王玩呢。”

“知人知己百战不怠,据说那位草原狼加海可并非只是一身蛮力,想来兵法也是多多少少懂一些的吧。”苏浅回答得很认真,好像连他自己也相信了。

庆王抬头看向窗外几条绽蕾的花枝,忽然说道:“可惜了那个霍九啊”

这句话说得风马牛不相及,不是在说展怀吗?为何又说到了霍九?

苏浅垂眸,端详着折扇上的渔翁残荷,谁会想到霍轻舟会在这残荷上多画一只青蛙呢,真是有趣。是啊,谁会想到在满京城的人都忘记了曾经有过一个霍九的时候,庆王却还记得呢?可这一点儿也不有趣。

同一时刻,坐在庑廊下的人也从鸽腿上取下一个竹筒,他展开看了看,望着面前垂手而立的少年,淡淡地说道:“展怀练兵,严防十里,你说他防得是谁?”

少年肃然:“他防得不仅是鞑子,还有朝廷。”

那人满意颔首,目光看向庑廊外的一方天空,良久,才道:“西北要动了。”

“义父”

那人缓缓摆手:“罢了,罢了,你看着办吧,不要和展怀硬碰硬便好。”

少年垂首:“是。”

屋外传来阿有高亢的声音:“耿大哥耿二哥,你们来了啊?”

“这么大声做甚,也不怕吵到五爷。”声音粗壮浑厚,这是耿锁。

内书房里,正坐在书案上的霍柔风纵身跳了下来,待到展怀沉声让外面的人进来时,她已经正襟危坐,在窗边的小几前摆弄前日阿有刚做的木头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