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举棋

归朝 姚颖怡 2420 字 9个月前

霍轻舟原本倦怠的神情却已经褪去,他对如雾道:“继续盯着吧。”

霍思谨从撷文堂出来,心情很是沉重。

家里正在给她议亲,男方是原詹事府詹事袁朗的长孙袁维云。

如果早上十几二十年,这算是一门好亲,但是如今却成了鸡肋。

詹事府有辅导太子之责,也是太子未登基前最为仰仗的。

但凡是詹事府的人,在太子继位之后,大多都能委以重任,成为天子近臣。

可惜当今皇帝却不一样,他继位不久,便闹出要给荣王改封秦王的事,朝野大哗,太后便把过错全都算在前詹事府头上,而身为詹事的袁朗首当其冲。

不久,太后便借着这件事垂帘听政,而袁朗则被贬为四川叙州知府,远离了京城这个政治中心。

袁朗到了叙州后水土不服,身上长了疥疮,久治不愈,他便辞官致仕,回了承德老家。

可是太后显然是不想让他离皇帝太近,即使致仕也不行。

袁朗只在承德老家住了半年,便接到圣旨,让他进京面圣。

袁朗在朝堂多年,老谋深算,接到圣旨的当年夜里,便摔断了腿。

之后,袁朗的腿便再也没有复原,到了后来,他连下炕都不行了,他亲笔上书给皇帝,请皇帝恕他不全之身,无法上京,请求皇帝让他能在故土颐养天年。

袁朗这一养就是十多年,直到皇帝亲政,他还在炕上躺着。

皇帝亲政之后,身边没有可用之人,那时郭咏还活着,便向皇帝提起了袁朗,皇帝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个人。

然后,袁朗仍然以身体有残婉拒了,至今没有起复。

但是三年前,袁朗的长孙袁维云赴京参加会试,以二甲第十九名的成绩高中进士,后来又被选入翰林院做了庶吉士。

如今三年观政期快要满了,眼看就要散馆,他的亲事便也被人再次提起。

之所以是再次提起,那是因为袁维云十八岁时便已成亲,发妻生下长子便撒手西去,袁维云一直未娶,直到考中庶吉士才决定续弦,但是之后便没有了下文,直到如今快要散馆了,袁家又开始张罗他的亲事。

霍柔风原本以为展家训练查子的人,应该是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可是没有想到,从福建过来的两个女子,竟然都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一个叫敏,另一个叫慧。

更令霍柔风没有想到,敏和慧长相都很普通,既不是花三娘那种妖精,也不是白水仙那种人精。

敏和慧到了马场,便由若水嬷嬷陪着去见了那群女孩子,若水嬷嬷叫了八名女孩出来,其中就有小鹿。

霍柔风远远地看了一眼,便摸着鼻子走开了。

展家人啊,果真是善于未雨绸缪,不显山不露水,连人都挑好了。

就如展家的五万陆军,就如闽国公的替身,就如展怀割下郭咏的人头,展家人走的每步棋都是环环相扣,一百多年来,前世的簪缨之家都已凋零,唯有展家屹然而立,风雨不倒。

“哎呀”,霍柔风晃晃脑后的马尾,她太有眼光了,给自己找了个这么出色的家族当婆家,所以说交朋友要交长得好看的,这是绝对没有错的。

京城里,霍轻舟正在教其其格念诗,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从其其格嘴里念出来,就变成了“上气宁药缸,一似腚上衫”。

霍轻舟气得半死,是他错了,错在以为天底下所有小姑娘都像他妹妹一样聪明。

不对,何止是聪明,还有一条好舌头。

“你才是药缸,你们全家都是药缸。”霍轻舟手里的戒尺把桌子敲得砰砰直响。

当初他教小风学鞑剌话,不废吹灰之力,小风就学得七七八八,和鞑剌人交谈几乎没有障碍。

人比人气死人。

其其格眨着一双大眼睛,用鞑剌话问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全家都是药缸?你是听谁说的?”

噗通!

霍轻舟仰面朝天倒在太师椅上,被椅背硌了一下,生疼。

这时,门外传来如雾高亢的声音:“大公子,大公子。”

霍轻舟吡牙咧嘴地站起身来,这里是霍柔风在枣树胡同的一处宅子,以前罗杰大夫在京城时,便是借住此处。去年霍柔风从广东回来的时候,罗杰已经不告而别,她便把这里交给了霍轻舟。

如今妹妹不在京城,这里便成了哥哥平素落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