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至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
稚嫩的声音传出屋外,如幼鸟的声音,在向未来的天空发出声音,即使条件在艰苦,求学之心仍旧坚韧,小男孩每一个字都咀嚼得很清晰,如一道暖暖的春风拂过,冬天总会过去,嫩芽将会破土而出,让这个贫瘠的村子带来一些希望,小男孩朗诵时极为认真,颇有些大家风范了,让张凯枫三人都听的入神,渐渐闭目,耳边不再有声音,仅有朗诵文章的声音,如泉水叮咚。
听着听着张凯枫眼角不觉间泛出白光,昔年母亲也是这么敦促他,春夏秋冬不管寒暑都让他背着各样的文章,母亲则是坐在院子里听着他朗诵,如今想来已经有些年没有朗诵些文章给母亲听了。
不一会儿声音停止,张凯枫睁开眼睛,看着小男孩,站在场中的小男孩朝着他们拱手,一溜烟跑到老人的怀里,屋内响起了掌声。
“小兄弟早慧,老先生教导有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才学,将来必会一跃成龙,光耀门楣。”燕震脸上的笑容不止,夸赞道:”小兄弟朗诵得很好,太好了。“
“燕兄所言不错,小兄弟前途不可限量。”玉心说道。
老人脸上乐得开花了,难得自己的小孙子不怯场,这些年的苦心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