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没有出乎冯澄世的意料之外。在此之前,他已经巡视过了厂区,亲眼见着那些工匠中多有看上去便身子不甚舒服,只是还没有病到了下不来床的份上罢了。
天天加班时不生病,可是一歇班了却立刻生病了,乍看上去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人毕竟总有一个承受极限,越是接近这个极限,想要再缓回来就越废时间。
加班时不生病,不代表他们的身体状况就真的很好,只是封建官僚的积威压得他们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干活,可是一旦休息,精神放松了,早前承受的那些压力就会普天覆盖地扑过来,将整个人压倒在地。可若是不歇班,一直这么干下去,到时候就不再仅仅是生病那么简单的,当那条筋绷断了,很可能就是会闹出人命的!
对此,冯澄世无可奈何,只得吩咐了人去给那些生病工匠送去看病的银钱。感恩的声音自然是有的,是否发自内心冯澄世也不在意。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工匠生病,甚至那些没有生病的工匠也大多在不同程度上完不成工作任务,整个军器局的产能出现了突然性的垮塌。
漫步于军器局的工坊,耳畔敲击铁料的声响沉闷无力,让人听着都会感到疲惫、困倦。
冯澄世出了行政区,视线所及,这里并非是南澳的军器局,整体的布局规划都是他做出来的。可是听着这样的动静,想起产能的垮塌,回想起当年刚刚接手军器局时,在南澳那里,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情状,似乎每一次的敲击都是干劲十足的。
区别,在于何处?
冯澄世细细想来,三年的时间,确实不少。最明显的就在他的眼前——在南澳的军器局,生活区是独立存在的,食堂供给着热饭热菜,吃完了饭还可以趴在桌子上小憩片刻,直到上工的时辰。而那些炉火,亦是从每日点燃后一直到了为守值的卫队准备完夜宵和热水后才会熄灭,工匠们可以饮用现成的热水,甚至可以在下值时在生活区的澡堂子里洗完了澡在回家。
这些,在他眼前的中左所军器局是并不存在的。饭食,由杂役送到厂区,工匠们只得在肮脏的工作间里用饭;吃过了饭,亦是只能在工作间里倚着墙壁闭目养神片刻,便要被监工们拉起来继续做工;热水,是有的,但是要限量,杂役定时送过去,喝到嘴时凉热不管;至于洗澡,则是痴人说梦。
就连原本在南澳军器局占地面积不小的生活区,在此地,亦是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似乎都只是细枝末节,起码乍看上去当初决定砍掉和缩减这些无意义的开支时,冯澄世没有半点儿犹豫。
可是事情到了今天,他才发现,原来陈凯折腾出这些东西,其根本还是在于他压榨工匠产能的同时,是以福利待遇作为交换的,所以工匠们才会乐此不疲,所在陈凯主持军器局的时候哪怕是加班也不需要监工用皮鞭强行压制那些怨言。原来,他一直以来坚信着的陈凯所谓的拉拢工匠,其实才是真正的恩威并施,这在他甫一进入当年的军器工坊便赶走了厂霸尤二时就已经定下了基调;而他,亦是从恢复工作时的跪礼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一味压榨的核心思想。可笑,他还一直以为他是在恩威并施……
产能垮塌持续了三天,依旧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那些累得大病一场的工匠们短期之内也没办法彻底恢复过来。
冯澄世仔细算了一笔账,此番的军器缺口源于扩军,扩军的数量在三万九千之众。这是总体数量,也是现阶段的总体数量。这其中,广东那边有十三个镇的编制,那么广东方面需要扩编一万三千人,而福建那边这边抛开戎旗左镇、戎旗右镇、左先锋镇和右先锋镇这四个已经是为两千战兵编制的部队,需要扩编的就是两万六千战兵。
相差整整一倍,而且按照郑成功的计划,这一次的扩军还只是刚刚开始,后续还要继续扩军。如此,军器局的产能就要面临着始终根本上军队扩编速度的窘境。哪怕,新的工匠还在不断的加入其中。
“事已至此……”眉头微蹙,冯澄世犹豫再三,也只得叹了口气:“无论如何,不能耽误了国姓的大事。”
心念如斯,冯澄世干脆出了军器局,直接就奔着郑成功的府邸而去。待他抵达目的地,郑成功恰好在处置公务,听过了冯澄世的请罪后,郑成功倒也没有太过在意。
“这事情,并不管你。”说到此处,郑成功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但也不过是转瞬即逝,旋即便对冯澄世言道:“我已经修书与陈抚军,广东的武器产出会优先供给福建,确保福建的部队能够齐装满员。军器局那边,你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即可,无需太过急于求成。”
“学生万死。”躬身行礼,冯澄世神色一凛,再起身,便斩钉截铁的对郑成功言道:“学生会尽快补上广东各镇的缺口的。”
这是尊严,也是最后的努力,冯澄世在这一瞬间已经想得清楚,回去了也要按照陈凯的一些思路先把工匠们的士气重新恢复一些,比不了过去多,但也不能少吧。
听到这话,郑成功不由得抬起头来,深深的看了冯澄世一言,随后重新低下头,继续写着手上的东西,口中却是仅仅道了一句:“应该不用了,竟成说了,制造局那边在现阶段兼顾广东,同时补充福建,问题也不是很大。军器局这边,按部就班就行了。”
火药制造工坊的意外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一个硝石提纯师傅死了,另外还伤了几个人,倒也并没有闹出什么爆炸来。不过,火势小范围的蔓延倒是引燃了不少的硝,有尚未提纯的土硝,也有已经提纯完毕呈晶体状的纯硝,原材料的意外消耗还是很有不少的。
这事情,冯澄世没有费什么气力就压了下来。人员按照陈凯当初定下的工伤级别进行抚恤,原料增加购入量,仅此而已。日理万机的国姓爷没有花时间深究其原因,此事也确确实实的就只是个意外,很快就为军器局以外的人们所淡忘了。
但是,作为军器局的首脑,冯澄世的忧心愈加深重。因为,他是真正能够触及军器局工作每一个角落的人,远比那些高墙之外的人们更清楚这里面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意外发生的第三天,加班还没开始,冯澄世下达了休息一日的命令。昏暗的夜色里,就着照明火把的闪烁,厂区大门前排队接受训话和晚点名的工匠们两眼无神站在那里,对于冯澄世的恩典竟无有半点儿反应。
彼此,就这么沉默着。王富贵看了看冯澄世的侧脸,又转过头看向那些工匠,抽出了皮鞭,指着那些工匠便厉声喝骂道:“都是聋子吗,还不谢过参军的恩典!”
这几年一鞭子一鞭子积累下来的威信总算是发挥了些许作用,有气无力的感激在参差不齐的上演着。对此,冯澄世倒也不气,此间也不点名了,直接道出了一句“下值”,就放了这些平日里根本“舍不得”放走的工匠们回家休息。
监工们让开了道路,工匠们默不作声的向大门走去。平日里的窃窃私语全然没有,更别说是喜笑颜开了。有的,只是默默地拖着几近虚脱的身子向前挪着,在昏暗的火光中,密密麻麻的,恍如一群行尸走肉似的,沉默,最多的也就是鞋子摩擦地面的沙沙作响,就连空气都好像被这份恐怖景象所凝滞了。
冯澄世站在那里,只是愣愣的看着那些似乎已经失却了灵魂的身躯缓缓的蹭向大门,听着沙沙的声响渐渐远去,胸中免不了涌出一股莫名的冰寒来。
“下值了,你们也回去休息吧。”
挥退了监工以及其他的管理人员,冯澄世独自一人回到了公事房,就着烛火看着这几日的报告,额头上的汗水滴落,只是“啪”的一声就滴在了那个最显眼的万字上面。
报告,自然也都是用墨写成的,冯澄世连忙下手去擦,哪知道那豆大的汗珠子顷刻间便洇湿了纸张。几下过后,水渍擦不干净,倒是那个万字却已经糊成了一团,根本看不出到底是个什么字眼儿了。
“哎。”
长叹一声,冯澄世自也不至为了一张本就是交给他报告如斯,可是墨迹可以融化,军中的缺额却还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甚至用不着去看这份报告,冯澄世亦是很清楚现在军需生产压力到底大到了什么地步。
“但愿,到后天能够缓过劲儿来。实在不行,就只盯着福建的缺额,广东那边就让陈凯自己去折腾吧。”
陈凯在潮州建立制造局,军器局分了南澳的人员、器械过去。不过,武器生产的人物主要还是在在冯澄世的肩上扛着,广东方面更多的还是制造硝石和火药,对于军中使用的兵器方面出产倒也算不得太多。
关于制造局,冯澄世是知道陈凯在那里制造了不少机械的。这些机械更多的还是试作品,不过有了这些试作品,琼州府昌化县的那个铜矿山的产量倒是大了不少,也有不少铜料是运来中左所的,用在铸炮、生产铜钱上面也都是很好的。
不过,潮州那边的铁原料比较少,传统的产地程乡现在在清军手里,能够收购到的闽铁也主要是输送军器局的。单一机械的产能好像是比人力要大些,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却还是有的。
脑子里想着这些,冯澄世也不免得有些垂头丧气。他接手军器局也有三年了,在治才上比过陈凯的心思从未淡过,可是这一遭却拿不到彩头,如此亦是难免。
回到了家,冯澄世也没有与家人,哪怕是他的儿子冯锡范多说些什么,连饭都没用就直接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工匠们休息在家,管理人员多也不在此,整个军器局的工坊里显得空空荡荡的。手下人放假,冯澄世倒是来了,只是进了公事房便不出来了,一个人拿着算盘计算着相关的总体、分区的缺额,预估着所剩的时间,盘算着每日需要做上多少才能赶在郑成功出兵前把缺额补齐了。
就这么坐了一整日,到了下值的时辰回到家中,依旧是没有心思多说话。洗漱了一番,便回房睡觉了,直看得家人免不得要为他的身体担忧一二。
假期结束,重新开始工作,冯澄世如平日那般一早就赶到了军器局。临近了上值的时辰,大门口开始有工匠陆陆续续的步入其间,一个个蓬头垢面的,两眼稀松,脚步轻浮,全然是一副睡不醒的模样。
冯澄世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很快的,上值的时辰过了,往日里这时候人都已经聚齐了,接下来他就要开始早点名和训话了,可是这一遭却连一半也没有。而门口那边,也还有着工匠陆陆续续的赶来,无非就是比前者多了些许焦急罢了。唯有那目光中含着的怨气,却是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