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田刚强又知道,包飞扬在自己理工科领域可谓是国宝级的专家人才,连国防科工委都有他的任职文件呢!
“严老,您们不会听得不耐烦吧?”包飞扬停顿了一下,望着严立生说道。
“没有没有,说得很好,非常好!继续往下讲!”严立生笑眯眯地说道。
“好,那我就继续讲了1”包飞扬趁机端起茶杯润了一下喉咙,又继续讲下去。
“再往后,异民族在我们华夏民族心目中的地位有了些许提高,终于从虫犬羊之类的动物脱胎为人了,但也不是什么高级人。秦汉之后的异民族主要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今天,匈奴族人已不复存在,但幸亏人家祖上还有一支去了欧洲,留下了他们真正的名字:‘匈人’,这才给自己正了名。如果翻一下西方历史著作,就会发现人家‘匈人’的民族哪有一个‘奴’字啊?明明是咱们华夏民族起的蔑称强加于人。”
“再往后就到了五胡乱华时代,对了说到‘胡’字,现时已成咱们华夏民族对异族的统称了,‘胡’字从月。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字当中,‘月’字旁其实应该和身体有关,比如‘肚、脑、腿、胳膊、肩膀、臀’等等这些表示身体部位的字,都是‘月’字旁。所以我专门去查了一下词源,发现其实‘胡’字本意是指牛颐至颈下垂的肉。呵呵,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胡’字也不该是形容人的。”
“在五胡乱华时代,鲜卑是新兴的民族,此时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不少,说话含蓄多了,不直称对方为犬为奴了,用一个‘卑’字代表了,显然这‘卑’字也不是好意。但是就是我们华夏民族这种程度的提高,已经让蛮夷们都美的冒泡了,纷纷争抢冒领,史载数十万匈奴皆自号‘鲜卑’,完成了从‘奴’到‘卑’的升华。”
“至于五胡里其他四胡里,匈奴不表了,羌族也是从羊的老熟人,氐族的‘氐’字是从‘羝’字化来,氐古人以为羝,即公羊之义,看来到这个时候,那些异民族汉学造诣也加深了不少,主动把兽字偏旁去掉了。只‘羯’族还保留动物偏旁,巧的是,这个民族在当时也是地位最低下的民族,常辱称为‘羯奴、羯狗’,忝列五胡之末。”
“五胡乱华之后,就到了隋唐时期,乃至到唐定天下,中原重上华夏文明发展的轨道。或者是出于心理上对异族骠悍善战的余悸,或者是因为中原大地上民族间融合已深,连唐室都有异族血统,又怎么能蔑视来自老家的新兴异族呢?所以呢,在这个时代我们华夏民族对异族名称看不到多少歧视的痕迹了,突厥、铁勒、高车,感觉都是比较中性的字眼,就好像现在我们知道英语突厥一词同“土耳其”,为“turkey”,所以想必那时对异族的称呼完全忠于其本民族自称的读音,不再象对待‘匈人’们一样,给人家后面加个‘奴’字了。”
“从隋唐之后再到后来的契丹、蒙古、女真等族,结合英语的读音很容易得知,都是对其民族自称的汉字音译,用的字眼也是非常中性,无褒无贬。”
“这种风气一直延伸到清朝,尤其是到清朝后期,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华夏民族对异族的称呼不在像以前保持中性,而是出现了‘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荷兰’这些听上去看上去非常美好的文字。与此相对应的,我们华夏民族的国家弱了,经济科技文化也都全面落后了,也正是因此导致了我们对异族的称呼也开始变了,汉字里的好字眼都被异族用遍了。”
说到这里,包飞扬停顿了下来,望着严立生,语气中有一种莫名的沉重:“严老,从我们华夏民族对异族的称呼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轨迹,从先秦的俾睨四邻,到唐宋的平和豁达,再到清末的自卑谄媚,民族心理和自信心的变化是那样的明显,特别是最后的这个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给了异族洋人这种变化,是何等让人悲哀和痛心啊!”
“所以,回归到我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清朝会闭关锁国,无论清朝皇帝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掩饰来伪装自己,归根到底是一种对自身实力和文化的不自信。如果清朝的国力像汉朝,像唐朝那样强大的话,只会敞开国门,让四方异族来朝贺,又怎么会自闭国门,把自己与世界的发展潮流割裂开来呢?”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朝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呢?”严立生又追问道。
在场所有人,包括田刚强、管毕恭、郭爱刚等北方省的领导以及枫林故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由得都面面相觑,不明白怎么好好的参观枫林故宫之旅就变成了一堂历史课考试,而且还是中学水平的历史课考试呢?
包飞扬听出了严立生语气中对自己答案隐约有些不满意,不由得微笑了起来。既然标准答案不能够让老爷子满意,那么自己就抛开课本上教条的答案任意发挥吧。
他开口说道:“严老,按照我们课本上写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呢,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第二个原因呢,则是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所以才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当然,这也与明朝时候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扰有着也有联系。”
“你说这些是按照课本上写的原因。”严立生眉毛动了动,“那么按照你自己的认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按照我认为的原因呢,主要与民族的自信心有关系!”包飞扬笑了笑,“当然,如果要我仔细回答的话,可能是一篇长篇大论,不是一两句话能够回答清楚的。”
“与民族自信心有关系啊?你这个观点还真够新颖的!”严立生点了点头,“长篇大论就长篇大论吧,前面正好有个亭子,咱们坐在那里歇息一下,也顺便听听你的长篇大论。”
一群人簇拥着严立生到亭子里坐下,跟在后面的工作人员迅速送上茶水,严立生等包飞扬喝了两口润了润喉咙,就做了一个手势,笑着说道:“飞扬,开讲吧,我们大家都在洗耳恭听呢!”
包飞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严立生要在历史问题上纠缠不休,难道说是因为严立生本人是学文史专业出身,所以才会如此喜欢拿着文史问题来考校别人吗?
“那好,我就献丑啊了!”包飞扬在脑海里把自己的思绪整理了一下,捧着茶杯就讲述了起来。
“我在上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咱们华夏民族对异族的称呼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变迁,这褒贬之间即呼应了历史轨迹,也可以从中看出我们华夏民族人心态之迥异。”
咦?
包飞扬一开口,严立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起来。从华夏民族对异族的称呼变迁入手啊?这倒是一个很新颖的切入点啊!
“嗯,继续啊!”严立生从包飞扬做了一个鼓励的手势,示意他大胆地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