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4050工程

一路青云 夏言冰 3197 字 9个月前

“市长你也知道,我在西北省、北方省都工作过,相比之下,浦江这方面的工作做得真是太好了,这才是我信心的来源。”

“好了!”

杨成林摆了摆手:“你就不要唱赞歌了,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我们浦江的情况确实要比西北省、北方省要好,毕竟浦江是全国改革开放的龙头,我们的经济发展确实要好一点。但是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飞扬你有什么办法不妨说说看!”

包飞扬这才点了点头:“西北、东北在这方面的局面确实更严峻一些,囿于环境和条件,他们的选择不多,浦江这方面的工作确实更加出色,有些不能在西北、东北做的事情,在浦江才有实现的可能。”

“刚刚白总提到了4050工程,这个工程确实解决了很多下岗职工的生计问题,这个思路确实非常好,通过政府项目和扶持,创造出合适的工作岗位,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社会需求……”包飞扬笑了笑说道。

“所以,解决下岗职工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就业岗位的问题,4050工程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下岗以后,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技能都没用了,让他们去学习新技能又很困难,所以只有我们政府出面,帮他们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去创造更多就业的岗位呢?现在下岗工人这么多,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就是人太多了,工作太少了,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得还很远,这就说明我们的很多需求都还没有释放!”包飞扬说道。

“通常我们认为,有了需求,才会有供给,但西方有一个经济学派,叫作供给学派,他们认为是供给决定了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这听起来没有道理,但有时候确实有道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没有电视机,大家自然没有看电视的需求,只有当电视机出现以后,大家才会产生看电视的需求,进而衍生出一个巨大的行业!”

“那么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去发现需求、鼓励供给,还有创造供给、刺激需求!只要将这项工作做好了,就既能提升我们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也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解决一大批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白宗毅冷笑了两声说道:“包区长,你说了这么多,理论上很见功底,但到底怎么解决下岗工人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办法?”

白宗毅一条一条说着浦江钢铁厂搬迁的难度,他现在说的都是浦江钢铁厂的员工反对搬迁的原因,并不牵涉其他方面。

作为一家特大型企业,浦江钢铁厂要搬迁,面临的困难会非常多,方方面面都有许多困难,员工的反对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大家都知道,员工问题将会是其中最复杂,难度最大,也最容易出问题,而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

等到白宗毅说完,杨成林并没有马上表态,脸上的表情似乎也很平静,看不出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汇浔区有什么想法?”

熊必红看了包飞扬一眼,不要说浦江钢铁厂的搬迁这个方案就是汇浔区提出来的,就算不是,因为浦江钢铁厂就在汇浔区,钢铁厂的大部分员工也都是汇浔区的居民,汇浔区也必须配合安置钢铁厂的员工。

而现在方案是汇浔区提出来的,汇浔区需要承担的责任将会更大,除非他们能够妥善解决工人的安置问题,否则的话钢铁厂的搬迁这件事很有可能会无疾而终。

包飞扬说道:“白总刚刚提到的这些问题,我在钢铁厂做调研的时候也了解到,这些疑虑确实普遍存在。国企员工的安置工作一直都是国企改革当中阻力最大、问题最多、情况最复杂的,但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找到方法,就能够解决问题,推动改革工作的前进……”

“包区长,你说得轻巧,那你倒是告诉我,钢铁厂这数万员工要怎么安置?工人的工作要怎么做?”白宗毅不满地说道。

包飞扬笑了笑,在这个时代,提到下岗工人,大家几乎条件反射一般闻虎色变,但事实证明,很多下岗工人在下岗以后,并不会过不下去,反而会过得比他们以前更好。

“首先,我要重申一点,浦江钢铁厂是搬迁建新厂,并不是关停,所以只要工人愿意,他们都可以继续在钢铁厂工作,只是换一个地方而已……”包飞扬说道。

“包区长,钢铁厂的工人都已经在现在的工厂周围安家落户,你让他们去新厂区上班,对他们现在的生活影响会非常大,尤其是我们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他们还有孩子要照顾,去新厂区会很不方便!”白宗毅说道。

包飞扬点了点头:“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我们现在很多国企的工资待遇都不高,据我所知,浦江钢铁厂的工资水平就是比较低的,但就算是这样,浦江钢铁厂的人工成本和产值比,相比那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钢铁厂,还是偏高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人生产效率比较低,在我们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人浮于事的现象,如果折算工作时间、工作量与工资待遇的比率,反而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