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国说道:“我们暂且不说离岛港口工程的难度,对水文环境的影响,离岛要通过跨海大桥与陆地连接,我们也不讨论跨海大桥工程的难度,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对天江生态的影响,也不讨论跨海大桥的通行能力会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仅仅是通行的费用和效率,就会让通过离岛港出关的货物运输成本大幅度提高!”
“另外,离岛深水港限制了临港产业的发展。毕竟离岛的地方有限,仅仅是作为堆场就比较紧张,根本没有空间发展临港工业……”
李显国说道:“所以我们更为看好高桥新港的方案,高桥新港与高桥港连成一片,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货物的调度,而且也方便天江沿线的江港货物的转运,而大量的腹地,也可以提供临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李显国道:“杨市长,我们谈马锡非常看好浦江港的发展,也愿意投资建设高桥新港。我们在马士基、达飞海运等航运巨头都有良好的合作,可以说服他们一起参与高桥新港的建设,将高桥新港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装箱港口,并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集装箱枢纽港……”
杨成林不由面色微动,航运巨头参与港口建设,对港口的发展作用巨大。毕竟这些航运巨头旗下拥有大量的远洋货轮和航班,拥有制定航班、航线的能力。对浦江港来说,如果航运巨头们多开几条航班,提高的不仅仅是货物的吞吐量,还会吸引更多支线、主线的航班靠泊浦江港,帮助浦江港成为枢纽港。
包飞扬笑了笑:“李总似乎很关心浦江港的建设?某种程度上来说,浦江港与新城港是竞争的关系……”
李显国摇了摇头:“我确实很关心浦江港的建设,包区长应该知道,谈马锡一直都对港口的投资比较感兴趣,浦江港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潜力早就吸引了我们,我们也确定了要投资高桥新港的计划……”
李显国笑了笑说道:“相比离岛深水港计划,我们更看好高桥新港。为了我们的投资计划不会落空,我们当然希望浦江市能够继续推进高桥新港的建设!”
李显国说道:“至于浦江港和新城港的关系,我倒是觉得大家合作的机会更多一些。因为新城港是典型的国际转运港,而浦江港是典型的腹地港,所以大家更多的是互补,而不是竞争。新城港在港口的建设和运营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一点对浦江港的建设也是有帮助的……”
包飞扬笑了笑:“浦江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第一次进入世界前十,达到306万标准箱,堪堪达到新城港的五分之一,李总觉得十年后浦江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能够达到多少?”
李显国的目光闪烁了一下:“贵国的经济改革成效明显,虽然这两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右手下降,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对贵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依然看好。按照贵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十年左右经济总量翻一番,相应的进出口货物量也会翻番,考虑到集装箱运输的便利性,未来十年浦江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应该有更快的增长,十年后或许有突破千万标准箱的能力!”
包飞扬看了李显国一眼:“李总的分析有些片面了,将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与经济增速挂钩,在成熟经济体或许是有效的,但是在内地,集装箱远洋运输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浦江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是刚刚起步,所以集装箱运输量的增速只会比经济增速更快。”
包飞扬说道:“九零年浦江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45万标准箱,此后基本上保持着年增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速度,到九三年达到93万标准箱,翻了一番,九六年达到197万标准箱,又翻了一番,九八年达到306万标准箱,今年上半年以及达到191万标准箱,全年达到400万标准箱应该没有问题,也就是差不多四年翻一番,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到二零零九年,浦江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不是突破千万标准箱,而是应该突破两千万标准箱……”
包飞扬笑了笑说道:“我觉得这个估算可能还保守了,如果我们继续加大对浦江港的建设,将浦江港打造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那么这个增速可能会更快,有可能会达到2500万标准箱左右……”
“2500万标准箱?”
李显国不由愣了愣,2500万标准箱,相当于是去年浦江港吞吐量的八倍,十年翻了三倍,平均每四十个月翻一番!
李显国不由摇了摇头:“都说包区长懂经济,我想包区长应该知道经济学中边际效率。浦江港的集装箱运输几乎从零开始发展,在几十万标准箱的基础上增长,增速自然会很快,到了几百万标准箱,还能保持每年百分之二十多的增长速度,也是在为过去补课,到了千万标准箱以上,还要保持每年两三百万标准箱的增长,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包飞扬笑了笑,现在的浦江港跟新城、新港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只有它们的五分之一。新城、新港每年都保持了百万标准箱左右的增速,十年后新城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能达到2500万标准箱以上,那也将是新城最后一次有机会问鼎世界第一大港口,再往后浦江港就将超过新城港,问鼎世界第一大港,并迅速将新城港抛在身后。
至于新港,他们确实是受到浦江港等内地港口兴起影响最大的,他们的增速甚至还不如新城港,很快从与新城港并驾齐驱,到被新城港抛开,然后被浦江港超越,然后甚至被深城港超越,再被宁城周山港超越……而世界十大港口中,有七个属于华国,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浦江港在快速发展,全华国的港口都在发展!
届时浦江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三千多万接近四千万标准箱,这还是国际转运比例不到百分之十的情况下完成的。换言之后世浦江港在国际转运方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其中的缘由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阳山港的建设标准低了,尤其是跨海大桥,只有公路,没有铁路,导致运输效率偏低,成本偏高,影响了港城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