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泥沙淤积,天江口内侧的航道条件并不比上游这一段河道优越太多,所以上游的江南省、江北省都是希望继续疏浚天江航道,这样至少可以让近洋的货轮直接靠泊沿江港口。这种靠泊对浦江港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因为浦江要往国际枢纽港发展,重点是发展远洋航线,而远洋航线的巨型货轮想要满载,是不会去那些内河港口的,最多散货轮方面会有些影响,但也不会很大。
不过疏浚天江航道涉及到几个省市,相互之间就有很多问题需要协商和协调。
疏浚天江航道、通过宁城港分流、建设离岛深水港、建设高桥新港……几个方案争论不休,相比之下离岛深水港倒是并不怎么受到重视,毕竟作为腹地港来说,离岛深水港实在没有什么优势,而对方案选择有着很大影响力的浦江港,自然也会为春山港区、高桥港区既有利益影响,更倾向于疏浚航道,建设高桥新港,包括春东新区的态度也是如此。实际上如果不是包飞扬横插一杠,距离高桥新港方案最终落定也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了。
也就学术界有一些专家对离岛深水港比较看好,加上国际转运大港的这个前景对高层和一部分老港务人非常有吸引力,这个方案一直没有被废弃,时而被拿出来讨论两句,证明自己从未消失。
浦江市的主要领导,包括杨成林在内,其实也倾向于高桥新港的建设方案,所以包飞扬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重点强调了浦江港在发展国际转运业务方面的前景,并指出李显国代表谈马锡表达愿意投资高桥新港,其实就是希望组织浦江市建设对他们威胁更大的阳山深水港,既然去年抢到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的新城港都对阳山深水港发展国际转运业务表现得这么紧张,那么就说明阳山深水港是有这方面发展潜力,那我们似乎就更应该这么做了!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同行就是冤家,对新城港不利,对浦江港就是有利的,正所谓彼之毒药,吾之蜜糖,浦江自然要考虑浦江的利益,而不用考虑新城的利益和感受。
杨成林点了点头:“你说的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我国的发展道路与别的国家都不一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们一直都有防备,而世界航运的主导权现在是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上,浦江港成为枢纽港,可以让北方港口向南的货物走浦江港转运,但欧美的航运公司,未必会将远洋航班放到浦江,也未必会将远洋货物送到浦江转运……”
广播已经在催促大家登机,李显国看了一眼杨成林,然后说道:“谈马锡一直在寻找投资港口的机会,也看到浦江港发展的前景,关于这个投资项目,希望有机会向杨市长作更详细的汇报……”
李显国并没有继续喋喋不休地推广他的高桥新港方案,或者去诋毁阳山港的可行性,虽然他刚刚已经这样做了,但还算是点到为止。
李显国坐的是头等舱,杨成林、包飞扬等人做的是公务舱,还有一些随行人员坐的是经济舱。公务人员出差的差旅标准在这个时候执行得还是比较严格的,超标虽然切实存在,但是对杨成林、包飞扬这样的中高级官员来说,还是要非常注意官声和形象。
李显国也没有找人调换位置,继续在飞机上与杨成林、包飞扬进行交流,他表现得很随意,似乎只是在机场碰到,然后关心了一下公司的投资项目,如果继续纠缠,那就显得太迫切了。虽然在包飞扬看来,李显国刚刚的那一番话已经表现得非常急迫。
上了飞机以后,没有再看到李显国,杨成林转过身对包飞扬说道:“新城方面,对离岛深水港的项目很紧张啊!”
李显国自以为分寸拿捏得很好,没有继续纠缠下去可以让他表现得更淡然。但他作为一名高级经理人,在察言观色和喜怒不显这方面,并不会比一名县长更出色,杨成林每天要接触那么多精于此道的官员,早就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一般的洞察力,自然将李显国本身的意图看得一清二楚。
包飞扬点了点头:“新城港的位置虽然得天独厚,但这些年新城港一直屈居新港之后,只是世界第二大港。而新港能够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的位置,可以说就是靠了内地这个强大的腹地,有了这个腹地的支撑,有了大量的货物和航线,就能成为枢纽港,成为枢纽港就能掌控更多的航班资源,吸引更多航班停靠,所以新港除了依靠内地货物的转运,国际转运业务每年也有三四百万标准箱……”
包飞扬说道:“浦江港现在的规模还无法跟新港、新城港相比,但发展势头很好。过去浦江港严格来说只是一个支线港、喂给港,大量的货物是通过支线航班送到新港,在新港装上远洋货轮,往北美的货物也有不少是通过釜山港,日本的港口,甚至高雄港进行中转,不过这两年我们的远洋航班一直都在增加。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北美航班就从去年全年的30个航班,增加到了半年43个航班,欧洲航班也从全年26个航班,增加到半年30个航班,往澳洲的航班也从全年8个航班,增加到半年12个航班,远洋航线从去年全年的92个航班,增加到上半年的109个航班,下半年肯定还会继续增加,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达到了近百分之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