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

一路青云 夏言冰 3191 字 9个月前

不过,新城港还有一部分转运业务属于航线交汇式转运,新城港是诸多航线的交汇处,譬如日本往欧洲、釜山到欧洲、浦江到欧洲的航线都会在新城港交汇,远洋货轮航班并不能每次都保证满载终到港的货物,通过干线交汇港进行中转配载,可以提高货轮满载和转运的效率,因此亚欧航班多有在新城港靠泊转运的。

另外,新城港还是许多欧亚航线、美亚航线的终点,这同样会带来大量的转运业务。

浦江港依靠大量的货物吞吐量形成的马太效应,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货轮航班靠泊浦江,如果浦江有足够的货源让远洋货轮满载终到港的货物,他们就不需要在新港、新城港进行靠泊转运。如果欧洲到东北亚航线的货轮可以满载,他们也不需要靠泊新城港进行转运,一旦浦江港发力国际中转业务,新城港势必受到影响。

另外,一些美洲到亚洲、欧洲到亚洲的航班也可能进行调整,将终到港和始发港选择为浦江,同样会对新城港造成影响。

在另外一个时空,即便阳山深水港区建成以后,浦江港也没有成为国际转运大港,国际转运业务在其总业务量中占比不超过百分之十,比重并不大,在国际转运体系中也没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加没有威胁到新城港的转运中心的地位。

在包飞扬看来,浦江港并不是没有发展国际转运业务的潜力,要发展国际转运业务,首先要有一个深水大港,其次港口要靠近国际航线,然后港口要有大量的货物,还有港口的装卸成本低、通关速度快,能够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

阳山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大港,而且靠近国际航线,货物吞吐量也非常大,相比周边的转运大港釜山、高雄、新港甚至新城港,装卸成本也比较低,浦江自贸区建设以后,各项服务水平和通关速度也提升非常大,唯一的问题就在于阳山深水港的建设进度太慢,没有达到预期。

浦江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后,一直困扰浦江港的一个问题就是港口太忙了,浦江港不仅仅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同时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甚至出现过“塞港”,也就是港口泊位不够用了,到港的货轮无法进港,要排队等待停靠和装卸,导致很多航班延误。

虽然说堵港、塞港属于突发情况,但也足以说明浦江港的繁忙程度,而在中转业务不多的情况下,浦江港已然繁忙到超负荷运转,当然也就没有空间发展中转业务了。

简单来说,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不仅仅要有巨大的货物吞吐量,甚至并不需要巨大的货物吞吐量,只要能够对世界航运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那就是国际航运中心。

当然,历数世界上各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货物吞吐与集疏运都是,所以浦江港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首先要扩大自身的货物吞吐量和吞吐能力,只有在巨大吞吐量的基础上,浦江市才有可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在此基础上,浦江市还要在国际航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包括国际中转物流量、国际航线数量,也包括航运和辅助行业企业数量,以及在相关产业,包括航运交易、航运融资、航运保险、海损理算、海事仲裁、船舶租赁、货物运输、邮轮经济、码头服务、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产业上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浦江市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将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世界,虽然说凭借天江流域强大的经济腹地,浦江港十年后就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但仅仅是腹地物流,还不足以让浦江港具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

纵观世界各大航运中心,新城港是国际转运枢纽港,伦敦曾经是世界物流中心,现在则是航运业高端服务的中心,新港也是国际转运枢纽港,同时新港的高端航运服务业也与伦敦一脉相承,领先世界,鹿特丹是西南欧最重要的转运港,纽约则是国际金融中心……

相比之下,浦江港的优势在于发展飞快的腹地,在可见的未来,货物吞吐量需求会快速增加,但浦江市在相关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上,尚且微乎其微。

浦江市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参考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势必要以庞大的货物吞吐量,逐渐集聚相关行业的企业和人才,形成密集的航线航班,频繁大量的航运交易、航运融资,带动码头服务、船舶代理、货运代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国际影响力。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鹿特丹港兴起的时候,欧洲是大航海的发源地,伦敦港兴起的时候,英国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纽约港兴起的时候,美国是新大陆和世界的霸主,新城港的兴起,则是源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新港也是因为良好的地理环境以及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其成为了当时面向华国仅有的中转港……

如今,新港的国际货物面临大陆港口的竞争,增长日益乏力,未来更是会被新城港不断抛开。而浦江港其实也同样要面临其他港口的竞争,周边的宁城港、通城港的吞吐量都很大,随着天江航道的疏浚,万吨级和五万吨级的货轮将能够直接停靠太城港、常城港,而华国的发展虽然很快,未来占据了国际贸易物流中的很大份额,但相比当年伦敦、纽约的国际地位,还是颇有不如。

也就是说,浦江港依靠腹地物流,足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但是这并不足以支撑浦江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浦江港还必须花大力气提升其在航运业的世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