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马六甲地区尤其是马国的港口兴起,一些航班和航线就可以选择靠泊马国的港口进行补给,而不是新城港。相比浦江港和马国的港口,新城港的装卸费用和物价水平还是偏高的。
浦江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就要增加在国际航运中的话语权,而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是要增加内地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话语权,然后要增加在东北亚地区的话语权,当浦江港既有大量的货物吞吐量,又坐拥大量国际航线和航班的时候,浦江港自然就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浦江要争取在国际航运中的话语权,那就势必要影响现有的国际航运格局,东北亚地区的枢纽港高雄、釜山,乃至新港都会受到影响,而一旦浦江掌握了东北亚的航运话语权,对新城港同样会产生影响。
诸启明说道:“我跟浦港集团的领导谈过浦江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浦江市发展国际中转业务的关系,浦江市如果仅仅依靠腹地的物流,未尝不能成为世界前三的大港,但浦江市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仅仅靠货物吞吐量是不行的!”
“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国际航运中心只有五个,伦敦、纽约、新城、新港和鹿特丹,鹿特丹是西北欧地区的中转港,纽约和伦敦曾经是世界的中心,现在还是世界金融中心,新港是东亚地区的国际中转港,新城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吞吐量都是中转物流,除了纽约,没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是依靠腹地物流支撑起来的……”
“这个观点,其实大家都是认同的,所以这两年建设浦江深水港、发展国际航运的中转业务的看法逐渐成为主流,而单纯将浦江港作为腹地港建设的方案逐渐被淘汰,就算这次浦港集团要建设高桥新港,也是拿出了横沙方案!”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看了横沙方案,技术上我不是太了解,但如果横沙方案可行的话,倒是可以兼顾江海联运和腹地港和河口港的优势。但我比较担心生态的影响和建设周期问题。”
诸启明说道:“是的,横沙方案是综合了天江方案与离岛方案各自的优势,从浦江市的地理条件和航运需求来说,堪称是比较完美的方案,但横沙方案的建设规模太大,周期太长,难度太大,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时不我待,横沙方案起码十年后才能成形,也就意味着浦江市十年内都没有深水港,在这十年里浦江港只能作为喂给港,用小船将集装箱送到釜山、高雄、新港去中转……”
“未来十年,也许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错过了这个东风,谁知道以后的情况会怎么样?要知道,别人是不会等我们的,南边的宁城早就虎视眈眈了,浦江没有深水港,宁城就算位置差一点,但宁城有深水港,谁能说宁城就不能成为天江口的航运枢纽?一旦宁城做大,浦江还有必要投入巨资建设横沙深水港吗?”
诸启明有些痛心疾首地说道:“就算浦江有信心压制宁城港,但十年的时间,足以让釜山成为东北亚北方的航运枢纽和中心,也足以让高雄港成为东亚地区的航运枢纽和中心,釜山、高雄、新港和新城这几大枢纽港连成一线,形成成熟的航线和转运网络,届时浦江港要虎口夺食,难度无疑会非常大!”
论坛的最后一天,之前的各种声音基本上消失,各界都纷纷表态支持高桥新港的建设,以及天江航道疏浚工程。
浦江港口集团也与新城港口集团、谈马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各方将合作建设高桥新港,并就横沙深水港方案展开调研、合作。
“这份合作意向书并没有什么约束性,但是却堵死了其他方案上马的可能性……”论坛结束以后,副区长胥敏仪私下里向包飞扬抱怨说道。
“如果这个合作达成,谈马锡就能够投资入股浦江港口集团,新港集团也将获得高桥新港区的码头建设权和经营权,收获颇丰!”胥敏仪说道。
“至于横沙新港,十年内恐怕都无法实质启动……”
包飞扬点了点头,新城人非常精明,投资浦江港口集团和高桥新港区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浦江港的发展潜力巨大,而借这次投资,新港集团不仅在高桥新港区获得了码头泊位的经营权,还获得了介入浦港集团经营和决策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减缓了浦江深水港的建设进度。
“海洋大学诸教授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包飞扬在浦港集团主办的这次论坛上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联系浦江海洋大学的工程院院士诸启明,在汇浔大学城建设论坛上搞了一个专题讲座。
诸启明也是离岛深水港方案的支持者,在另外一个时空,诸启明就是阳山深水港的总设计师。
诸启明的看法与包飞扬差不多,认为浦江港不仅仅要做腹地港,更应该利用货物吞吐量的优势,介入国际中转业务,只有这样,浦江才有可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否则就算做到了世界第一的吞吐量,也只是世界第一大港,而不是国际航运中心。
在这一次的论坛上,诸启明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本身诸启明作为工程院院士,在业内的影响力就很大,浦港集团已经跟诸启明沟通过多次,希望诸启明能够支持高桥新港加横沙人工岛的方案。
诸启明对横沙人工岛方案也是比较看好的,单纯从江海联运以及港口方面来说,横沙人工岛方案相比离岛深水港方案还是有优势的,不过横沙人工岛方案的建设周期太长,生态影响又不确定,所以诸启明更加倾向于高桥新港+阳山深水港+横沙人工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