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生前是村塾先生,科举屡次不中,靠教小孩子认字糊口,几年前早死,只留下这本手抄的启蒙书籍。
纸张软劣老旧,但书页平平整整,翻看许多遍也没有丝毫褶皱,字迹中规中矩。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人之初,性本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谢山一个个字看下去,记忆中三份不同的记忆渐渐浮现。
第一份是身体原主人十四年孩子记忆,第二份属于谢山二十多年的现代都市生活,第三份则是前世穿越后的十五年修士人生。
书一字字读,粥一口口吃,日子一天天过。
过了许久,书读完,粥吃光,他将所有信息和知识消化完毕,谢山的精神状态也调整到最佳,头脑清明,念头通达。
他现在一介凡人,衣食皆忧,虽有前世的经验感悟,但如果没有一个修士给他点化开窍,谢山也没办法走出修行的第一步。
资质固然重要,机缘更不能缺,前世谢山穿越过来,用了三年时间成为镇上富豪,后来得到一块宝石,凑巧是某位修士所需之物,作为交换,加上他苦苦请求,散尽家产去供奉对方,这才得以开窍,从此修长生去了。
这次他不会再等三年,重生者的优势就在于先知先觉。
“没有修士帮助,凡人无法开窍,这是一千多年来被证实的铁律,我也无可奈何。但,谁说不开窍就无法修行”
想到此处,谢山不自觉露出一抹笑意,伸出手,掌心在瓷盆锋利的缺口上一抹,切口略深,手上霎时流满鲜红血液。
谢山拿过泥人,将血液在上面,干巴巴的黄泥缝里血迹最深,像交错的蛛网,十分难看。
他将染血泥人立在桌上,只吹吹伤口,顾不上包扎,眼都不眨的盯着,只见上面的血迹却迅速变淡直至消失,吸足血后,小泥偶嘴巴缓缓张开一道缝隙,从嘴里掉出一颗红色丹丸,大小等同一粒生米。
少年眼中喜色一闪而过,仔细将红丸捏起,用纸包了几层,压在枕下,再伸指用力叩击泥人头顶三下,后者再次张口,吐出一缕飘渺白气,细若丝,游如龙,在空中转了一圈后,有灵性的朝谢山而去,从头顶百会穴融入后化作成一股滚烫热流,不停在他全身血肉间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