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董贼死后关中大乱,长安城中兵戈之声几乎从未消停”
“主公若能得到数千精兵挥军过宛城,下武关奔赴关中,突袭弘农。随后挥军猛攻潼关直扑长安”
“尔后打着袁氏旗号,必能获得关中世家豪族的好感。彼时在派遣偏师占据函谷关,东入洛阳以虎牢关为屏障。挟天子以令不臣,不出三年关中必然大定,西凉马腾之辈尽皆俯首”
“此战必须要快,在张济等辈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兵临城下夺弘农、长安以及洛阳”
“如若不然我军只有数千兵马,一旦荆州出兵占据宛城,那么我军就能成为孤军。彼时面对关中诸侯,恐有兵败身亡之祸”
周瑜说着。
孙策仿佛从这话中,看到了那肥沃的关中之地,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按照自己收到的情报来看,关中混乱你争我夺,城头旗帜变幻让人眼花缭乱。如此激烈的局势,盯着自己的敌手都还不够,又那有精力去看什么天下形势。
更想不到自己会千里迢迢的从武关出兵,对弘农发动奇袭。
彼时兵临城下,一切都将成为定局。以长安、洛阳等地的实力,足以剿灭马腾等人的西凉兵马。况且天子和百官在手,自己已然立于不败之地。只需要休养生息,尽收关中世家豪族之心,便是再次出兵之时。
在脑海中梳理了一番,心中泛起了一股豪气。
“入关中九死一生”
“公瑾可愿随吾奔赴虎穴?”
孙策询问。
周瑜躬身一礼。
“愿随主公奔赴关中”
“好、你我一同拜见州牧,待取回吾父旧部,便出兵关中会一会关中群雄”
“诺”
周瑜大声回复。
孙策的嘴角泛起了浓浓的战意,此战太过险要,稍有差池就能兵败身亡。但如今的孙氏还有选择吗?扬州、荆州皆不可争锋,袁豫州接连大败,若坐视局势变化,后果不堪设想。倒不如主动请兵,或许能做出一番大事。
若能占据关中,吾便联合益州,说动州牧共同出兵南方。彼时倒要看看,尔等又能如何抵挡?贾念、江南世家豪族、这笔账迟早要一一清算。
想到此处心中的念头更加坚定了几分,脚步加快往前面走去。
汝南。
周瑜站在柳树下手持竹简正在苦思冥想,距离寿春之战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当初回援后,荆州兵马便立即撤离,战火也随之消弭。
得知九江、庐江失守的消息,豫州牧大发雷霆。乔蕤虽然没有受到处置,但在州牧府中的地位却还是受到了波及。
不过得益于徐州传来的消息,乔蕤才算转危为安。此战并非战场上的失误,而是在对待世家豪族问题上的失利。
好一个海外分封之策,一下子就击中了世家豪族的要害。无数念头在心中泛起,周瑜转身往一处方向快速前行。
也许这对主公来说是一个际遇。
“公瑾”
“主公”
走入孙府周瑜对着孙策一礼。
孙策泛起不解的神色。
“此来府中所为何事?”
“请主公立即把传国玉玺敬献给袁州牧,以此换取数千兵马攻宛城入关中,在西域实行分封之策”
“分封之策?”
孙策皱起了眉头,西域分封听起来不错,但是实行起来却有些困难。若是把关中的世家豪族封到西域,会不会让西域诸国恐慌,从而投靠匈奴?
“主公在担忧何事?”
“匈奴”
孙策回复。
周瑜一笑对着孙策分析。
“主公担忧西域诸国会投靠匈奴,对关中带来威胁?”
“正是”
“其实这大可不必,主公别忘了天下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关中”
“北方?”
“分封之策一出,天下诸州必然坐立不安,为改变目前的状况只能向异族拓土。把世家分封出去,以此来收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