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贾诩之谋

副本入侵者 癫不二 2529 字 9个月前

声音在耳边落下。

张绣眉头逐渐皱起,不解的神色更加浓厚了几分。这岂不是和军师一开始定下的策略相反?难道又发现了什么,故此才会改变策略。

“此番郭都督南下本来就是打的突袭之战,为何反其道而行?一旦青州人皇反应过来,这岂不是把海外之兵,逼到了绝境之中”

“兵法有云不败在己,可胜在敌。我军兵多气势如虹,反观徐州城内兵马却分为两股。其一为青州兵,士气旺盛。其二为徐州兵,士气低迷。两者之间并不同属一方势力,假若得知郭都督南下,必然会生出间隙。彼时只要有人稍加挑唆,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徐州。至于夷安分兵的消息,你们认为又能瞒住青州人皇多久?”

贾诩把徐州两个字加重了音调,这里说的并不是一座城,而是整整一州之地。况且郭都督分兵是瞒不过有心人的,只是由于消息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故此才造成了一个时间差以及错觉而已。

众将顺着贾诩的话思索,隐隐约约好像听明白了什么,但是却无法把那种感觉详细的说出来。

“据本将所知青徐两州好似一家,宿命长河之中也有明确的显示。陶州牧在弥留之际,曾经指定人皇为徐州牧。就算郭都督声势浩大的施加压力,又怎么会让两者之间生出间隙?”

“如何不能?命运长河之中的景象,就是最大的间隙”

贾诩对着张绣说着。

张绣随即醒悟。

宿命长河关于徐州的最后归属,是有明确显示的。陶州牧一家的命运,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作为失败者,他会甘心还走以前的老路吗?

可是这一点又和不费吹灰之力取徐州有什么关系?

看着张绣疑惑的样子,贾诩缓缓解释。

“主公的事迹不在宿命中,难道将军不认为,其实这就是取徐州最好的利刃吗?”

“你想策反陶谦”

张绣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众将尽数哗然,一个个尽皆露出惊惧的神色。

陶谦可是徐州的州牧,是一方诸侯。军师居然异想天开的策反他,这实在是难以让人接受。只是细细思考,好像也有些道理。宿命之中的陶谦能在弥留之际把州牧之位交给人皇,那么现在又怎么不能把徐州拱手相让?毕竟我妖族和他可没有不可化解的仇恨。

夕阳下徐州城十里外出现一座绵绵不绝的军营,一名名妖兵站在女墙上严阵以待,虎视眈眈的警惕着四周。紧接着就是成群结队的将士,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巡视着营地中的各个角落。

“咕咕咕……”

信鸽从天空飞到军营中,有妖兵解开上面绑着的帛书,随后快速往一处帐篷中跑去。不多时就捧着一卷竹简,往中军大帐方向狂奔。

“报”

“启禀将军”

“郭都督所部急报”

士兵跑入中军帐篷之后,对着坐在主位上的张绣高声说着。

站在左右两侧的一众将领们,尽数看了过来。目光集中在竹简上,露出期待以及兴奋的神色。此时得知郭都督的消息,想必是琅琊国的最新战报。也就是说席卷徐州的契机,已经悄然降临。

张绣立即起身,走向那名士兵,随后一把夺过竹简快速将其打开。

当目光落到最后一个字迹的时候,脸上浮现出浓浓的笑意。本以为自己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但想不到郭都督的速度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快。

“郭都督已经从夷安举兵两万南下徐州琅琊国,一天之内连下三座坚城”

“诸位、席卷徐州的时候已经到了”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众将领心中大喜过望,连连躬身对着张绣请战。徐州各地的兵马早就云集在徐州城内,琅琊国空虚根本就无兵可守。以郭都督的速度,不需几日就能兵临城下。只要及时发动猛攻,就能从南北两个方向攻破此城,彼时徐州境内在无险阻。

“不妥“

声音在耳边响起,众将的双目中尽数泛起不悦的神色。郭都督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任谁都能看出来,席卷徐州已经成为定局。此时不乘机出击,反倒说上一句轻飘飘的不妥,岂不是坐失良机?

只是这句话是从军师的口中说出来的,容不得自己不掂量一二。

“青州兵马虽然只有两万,但是实力不凡,又加之徐州城内还有两万徐州兵马。就算郭都督前来,也不过两万海外之兵。双方兵力上的悬殊相差并不大,而且徐州兵马士气低落,但是诸位不要忘了。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旦海外之兵来临。就表明郭都督所部可以避开徐州城,席卷东海郡以北,琅琊、彭城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