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收徒弟,不是因为徒弟资质逆天,好为人师,而是为了延继气运,以弟子代师劫。或是借弟子之运,抵消己身之劫。
武道传承,可以看作是一种另类证道之法。教徒弟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武道的一次疏理与应证。
若有弟子能超脱出自己的蕃篱,于武道一途上超越自己,对师父而言,是难得的资粮。
法不轻传这句话不是说说的。
所谓的武道传承续存,对于武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就算是全天下的武学都失传了,又能怎样。
可惜自己一身所学,不忍失传,便要找一个徒弟,授其一身所学,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基本不会有人去做。
所谓的门派传承,都是有利益诉求的。或为验证己身所学,或为聚一方势力,得享富贵。
对于真正有底蕴的宗派而言,收录弟子,传承绝学,其目的不外有二。
一者,延续气运;二者,代劫证道。
观云老道作为真武道宫的活化石,徒子徒孙无数,愿意为他代劫之人能多渔阳县东门排到西门。但老道却没有选中一个,偏偏看中了陈铮,把真武道宫的紫气东来心法私传外人,无非是看中陈铮气运深厚,能在武道一途上走的极远。
借陈铮之手,为己抵消劫难,并从陈铮身上吸取资粮,证己之道。
不过,寻找代劫证道之人,也是有代价的。双方互惠互利,才是长久之道。
陈铮能够接受自己成为观云老道的代劫之人,但他也是有所求的。
看到陈铮沉默不语,观云老道便知有所猜测,也不拐抹角,直接开口说道:“老道第一难将至,不知小友有何要求?”
此话一出,陈铮脸上露出了笑意。
观云老道人品不错,但不等他就要白白为人挡劫,该要付出的代价,观云老道一样都不能少。该他得到的好处,也一样都不能少。
“陈某只有两个条件!”
两个条件并不多,观云老道颇有兴趣的看着他,嘴角悬起一缕孤度,道:“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