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碧山镇居民

果然,瘦娃娃们迫不及待咬一口冰柱,嘎嘣嘎蹦响,咀嚼得有滋有味,像是什么山珍海味。而那些脉络清晰的冰叶子冰草,更是他们追逐的美食。

至于那些大人家长们,他们已没力气、没精力管娃娃们。

为了减少消耗热量体力等,镇上部分居民们,领来的两餐,自己喝两口、舔一舔,留给孩子们,然后晕乎乎缩在床上,只要还有两口气就行。

比起有粮仓的村民,有夜集黑市的、工厂食堂的县城居民,被大队坑惨的部分小镇居民,一日粮食根本不够吃,粮票啥的有,但家里钱之前被耗尽,于是只能这么过冬天。

好在这只是少数居民。

尽管当初建大食堂,大多数的居民,还是舍不得大手大脚。如今能够在供销社买粮,对于他们,这绝对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哪怕粮食越来越贵,至少能添加一点吃的。

熬过寒冷冬天,开春来,爬周围山上,挖野菜摘树叶,大概也能存活吧!

张队长先是领着村民们,去镇大队办事处一趟,目的是送高中生同志们,顺便取出今年的新布票。

布票有很多种,普通布票、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鞋面布票、棉絮票等,但他们只能领取‘一米六’的普通布票。

取出布票后,那一刻,碧山村得告别相处数月的高中生同志们。幸运的是,大队正有去县城的长途马车,有麻布帘子那种,可以挡住部分大风。

“小心一点,平安到家有机会留口信!”张队长拍拍他们肩膀,真心真意赞叹,“李勇峰同志,崔玉涛同志,你们真的好样的,我代表碧山村村民,感激你们!”

这一刻,碧山村的大老爷们,都觉得眼睛涩涩的,有的流下不少‘风吹泪’。

李勇峰摸干净眼泪,掷地有声承诺道:“碧山村还有白老爷子,等来春得空,我们一定回来拜访!”

“保重!”

“保重!”

李勇峰与崔玉涛,挥挥手,目送他们离开。

瞅着满满两大麻袋木炭,俩灰笼,以及用麻布封得严严实实的四箩筐东西,里头都是村人们乱七八糟的礼物。

两人相视而笑。

来碧山村,总觉得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

带着伤感与不舍,村人们又来到人满为患的供销社。

留下一人守车,众人在巷子里,排上长长的队伍。

叶安诚东瞅西瞧,有点失望。

往年供销社的外面热闹很多,周围围着一堆做摆摊的居民们。有用谷草插满糖葫芦的摊子,有冻梨冻柿子,有卖红纸的,有用砖头儿压着的对联摊……热闹得很。

现如今都没有。

镇上居民们吃大锅饭那一刻起,镇上糖葫芦的小贩忽然全部消失。

叶家父子俩,好不容易排进供销社店里,发现人们都集中在粮食肉粮副食边,或者布匹边,诸如买棉布棉花毛线等。

而调料区的人与糖饼类精贵物品区人很少。至于杂货区包括日常用品和文教用品类的,比如搪瓷杯洋瓷盆暖水壶等,基本没人。

叶家父子互视一眼,心里都有打算。

卖粮的是一个女店员,大盘脸眼睛上挑,一直板着个脸,服务态度非常很好,村人们问的多或挑来挑去,她就会翻白眼。

可能因为人太多,肉票副食票

多数朴实腼腆的人,都不敢多问,生怕惹怒店员。他们干脆让给下一个,站在旁边偷偷听,有想法再凑上去买东西,这也是队伍排得长、买东西慢的原因。

叶爸爸很本不用思考。

粮食票、布票、粮票、副食票等,全部都准备换新。比如粮食,买半两,等店员给找零新票。

得到好几个白眼之后,他们成为三个村最快买粮布的人。碧山村村民知道叶家去过县城,那里还有夜集,对此也不意外,羡慕两下,继续思考买多少,买什么。

钱经不得花!

有票也不够瞎买!

叶家父子也没出去,开始逛起供销社其他区。

最先去调料区,左边大木头柜旁边,近日摆放着几只超大缸,里面装着酱油、醋、白酒、豆油等。

满满当当,半小时仅一人买二两。

暖洋洋的阳光,撒入郁郁葱葱的森林,山风和畅,穿着一套薄线衣的甜妹儿,在青山空间中,铺上一张大竹席,晒果干、红薯干、洋芋片、南瓜片等。

“外面实在太冷,衣服实在太厚!”

好不容易找一块空地儿,垫上同样的竹席,甜妹儿在上头,自由自在地滚来滚去,远远望去,像是在菜园间打滚。

暖和轻松的感觉真好!

‘发疯’过后,她才开始日常晨练。越往后,小人舞的动作越复杂,跟上节奏更复杂,第三套小人舞数学才学完一半。

值得庆幸的是,虽增加幅度变缓,甜妹儿的力气与速度依旧在慢慢变大。

而空间里的水力大纺车,是她联系力气的最佳工具。近一点的目标是,完好无缺将之举高高,然后放在溪水边上。

旁边一棵俩碗口粗的大松树上,毛绒绒的小松鼠,摇晃两下尾巴,抱着它的粮食——松子、葡萄、枣杏、蜘蛛、蜻蜓等,也在褐色粗干上,一爪一爪子晒粮食。

晒干后的果干昆虫干等食物,小松鼠蹲坐在树脚下,用毛爪子,将之按照种类,分成左、右两堆。

眨眼间,其中一堆忽然消失。

小松鼠赶紧用爪子护住另一堆,速度已来不及,还是消失三分之一。

它心疼叫两下,赶紧把粮食放进树洞里藏起来,毛绒绒的尾巴又被揉捏两下,害怕得呜呜乱叫。

树洞外面,甜妹儿瞅着一大堆的葡萄干、杏仁干、冬枣,满意地点点头。

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甜妹儿竟然七次从红狐狸口中,救下同样一只小松鼠,并数次身心折磨红狐狸。

迷迷糊糊的小松鼠,可能觉得这里很安全,干脆在‘安全地’果园不远处安家,成为果园的小动物邻居之一。

但有一点,她看得见它,它看不见她。

不得不说,松鼠真是勤劳的小动物。

甜妹儿经常强制收‘房租’,比如葡萄干、杏干、野果干等吃食。若是哪天松鼠没有上缴果粮,她会揉捏它全身上下,惩罚它空中飞行等等。

长此以往,甜妹儿每天入青山空间,都能免劳动力获得一堆果干。可惜的是,小松鼠不能分别困虫、野果、松子等。

甜妹儿瞅一眼脚下的一堆果干,还有冬柿冬枣冬番茄,以及胖乎乎红薯、黄灿灿南瓜、金色玉米、紫色茄子、红靑辣椒、数丛猴头菇、一堆米、一只野鸡,五只麻雀。

不一会儿,她与粮食零食一起消失在空间里。而空间里,小松鼠再次从树洞里钻出来,继续晒着粮食。

小松鼠真是一只勤劳乖巧的动物。

**

天还未亮,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漆黑一片,唯一能见到的是,床边、窗户下头炭柴燃烧的红亮。

眨眼间,甜妹儿就出现在一坨温暖的棉被里,眼前忽然黑咕隆咚,她却不怕,继续在里头滚来滚去。

随后,粮食雨再次下满整间房。

“再睡一会儿。”

叶妈妈笑着戳一戳鼓起的小包,将肉与粮一一捡起来,放进竹筐里,端着它,出屋做早饭去。

堂屋里桐油灯已经点起来。

叶奶奶正在准备儿子孙子的出村衣物。

因此次出村不能穿得太打眼,她得好好准备一下旧衣裤。

乡村‘妈妈牌子’的旧毛衣旧毛裤,基本都是深色耐脏的拼接款式。

因毛衣毛裤基本都会缩水的,来年毛衣变短,叶奶奶她们直接给旧毛衣织上几针,又可以接着穿。

而且,破个大洞小洞,也是可以补上继续穿。甚至拆旧线,织新衣。因毛线有色差与样式的区别,穿得越久,拼接的毛衣款式则会越来越花。

叶老爷子把特有的副食本拿出来。

它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一层□□,里面是票证,粮票糖票盐票等全部票,分类塞得整整齐齐。再将钱用蓝布裹上四五层,才将它们放在一起。

天麻麻亮,比公共食堂还要早,叶家早餐提前开吃。

红薯干饭、暖胃营养的野鸡炖蘑菇汤、软绵香甜的南瓜饼、红烧茄子、烤玉米,有荤有素有汤,丰富美味的早餐,让叶二叔他们眼睛珠都瞪下来。

叶老爷子清清嗓子,拍拍大儿子与大孙子俩父子的后背,认真道:

“山路都是雪,走慢点没事儿,你们小心一些。”

要不是瘦驴只认得叶安诚一人,他根本不用当冰天雪地里的‘行车吉祥物’。也因此,他称为重点关注对象,单单滚烫的汤婆子与灰笼,一人各占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