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月黑风高夜

半夜,瞅着大哥叶安诚累得晕乎乎,手脚肩腰从磨破皮到起茧,甜妹儿揉揉湿漉漉的眼睛,帮忙按摩他的胳膊,转身钻进爷奶的屋子,商量一番大事。

“爷爷奶奶,村里沟渠泥土都被晒成泥干啦!碧水村狗蛋有被激出两句消息,他们村溪水沟的水减少,水磨坊的磨盘勉勉强强能咿咿呀呀旋转两下。”

在文景深忙碌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全都放假,去队里帮一些忙,被他称为‘现实实践学习’的国语课。当然,作业量依旧不少,而批作业的人,变成炊事员长白老太太。

他们这才知道,白奶奶的学识也很厉害,一点都不比她的厨艺与绣艺差。而思丫头也找到她的爱好——绣花做衣裳,总觉得她比甜妹儿,更适合当村里的裁缝。

总之,这些天,四岁的甜妹儿,用武力值以及智力值,以及小人书故事诱惑,正式打败小二黑与晓丫头,成为碧山村‘甜老大’,并且在碧土村杨家,也有熟人,队伍势力有对外发展的趋势。

而她成功发展一群小弟小妹们,在村里娃娃间打探许多‘小消息’。包括谁家小伙姑娘看对眼,谁家男娃娃曾被爷爷弹雀雀,以及谁谁谁家里在厕所里藏有粮食。

八卦队伍比村里三姑六婆八大姨强得多。

如今看来,连‘敌军’碧水村,都被甜妹儿队成功攻破。

叶老爷子扯扯酸痛的膀子,起茧子也碍不住被负重拉伤,他紧皱眉头,问小孙女道:“你想说什么?”

甜妹儿帮爷爷捏肩膀,贼兮兮道:

“溪水在慢慢减少,水库越早修越好,晚一点恐怕储不了多少水。现在我可以一天到晚用青山十次!”

在半夜天黑的时候,全家人干活的时候,她已经偷偷摸摸实验过好几次,当在青山空间里垫上几张用绳子连着的大木席,上面堆起泥土,就可以轻轻松松将土移进移出。

叶老爷子哑然。

“神神道道的事情,惹人怀疑会被抓进笼子,坐一辈子!”

“爷爷,我可以远距离存放土,谁不知道是谁家的?这种事情大家也只敢偷偷议论。”

甜妹儿已经听说过很多‘封建迷信小故事’,以及“封建迷信要不得”的矛盾理论,当地村民们在这一点把握得令人惊叹。

“仙山里的仙土挖不得!”

“挖外面的不就得啦,天黑后我一边跟姐姐等你们,一边边存很多在空间里。”

糟糕,不小心暴露!

啪啪啪——

“熊娃子你咋敢!万一被发现咋整?”

“泥土底下消失几层,谁能发现……”

搬泥土比搬其他东西更容易,还不会暴露。

先在脑海划一个四方体范围,然后试图搬运至空间,至于搬运整个地球,‘四方体’永远划不全,能力远远不够。

至于泥土里的虫子,暂时被排除在外,似乎动物们暂时“只出不进”。

虽然甜妹儿小屁股遭殃多次、且历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长时间唠叨与训斥,最终结果可喜可贺。

为早一点修建成水库,经不起孙女的抽风折腾,运土的事儿,叶老爷子点头同意,可以允许她半夜三更,偷偷摸摸盯着远处,‘瞄几下’。

两日后,月黑风高夜——

修建水库,哪怕面积小,也是一个大工程,没有机械,全靠人力担土,并不是张队长以及干部们自己能够决定的。

次日清晨,碧山村开会。

修建水库有一个前提,要有一定集水面积,且水库地点,最好不要离村里大部分田地太远,浇灌不方便。

熟悉地势的老村民,选择三碧山两条大溪水沟的交汇之地,纵深足够,拦截溪水与地下涌上的数口泉眼。地势相对较高,水库的泄洪库修得好,以后可以直接用长竹筒等引流到一阶一阶的田地里。

最主要的是,它并不影响会隔壁两个村。

但唯一不好的是,修建此水库难度很高。砍树、担土、砌筑等,一切的一切,都得靠人力。

在饥饿与酷暑的两大困难下,真的可以花村民们数月的人力与物力,搭建这样一座碧山水库吗?

张队长将修水库的利弊讲清楚,着重强调‘苦累汗水’与‘蓄水饮水庄稼’等两方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民皆同意修建水库。

生产队库房再次挤出最后一点粮食,日常一日两餐,每餐成人一碗半红薯或南瓜杂粮稀饭,老人孩子限量一碗。清凉解暑的金银花汤,每人一日三碗。半夜有一大块红薯杂粮饼做宵夜。

早晚干活,中间休息。

有地里成熟春红薯的补充,相信可以熬过数月。至于上交大队粮食,张队长狠狠咬牙,准备像其他村学习——先吃再交、把自家队员裤腰带勒紧,再谈别的问题。

处处都在饿肚子。

大队上表面催得厉害,可对村民们的实际底线,早已经没什么期待。碧山村离得远,连浪费力气、驾车特意来这边打探消息的队员们,都少的多。

交交交——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饿得两眼发直的那么多人。

事不宜迟,趁着还不到六伏天,这事情马上开工,由文景深新同志负责领工,工分以每日十八分来算。

张队长直接忽略碧水村王队长,向碧土村黄队长发去邀请。

“不好意思,张队长,村里很多人不乐意去做?”黄队长问过村民们的意见,干脆利落回绝道。

要是在往年,乡里乡亲的,这事儿不难。

可三碧山的水库,离碧土村太远。

且碧土村周围野兽出没,根本不适合开荒修库。

这也难怪他们村民人不同意。

好处不够,这活计谁愿意干?

起早贪黑,做工累得半死,还得消耗自家水饭,到时候可能根本用不着碧山水库!

心里的算盘翻来覆去,扒拉扒拉搬两下,自然直接拒绝。

至于碧水村人,有那习惯对着干的碎嘴村民,直接讽刺两三句:

“怎么可能缺水,就算缺水,到时候我们走远点,去山里泉水担下来种地不就行啦,况且咱村可是‘水’村,绝对不会缺水!”

对于不长眼的碧水村人,碧土村人将镰刀锤子在手里玩出花样。

他们村人存粮少,挨饿时间更长,恐怕弱得更多,真干上架,谁赢一目了然,只能耍耍嘴皮子。

张队长也狠狠松一口气,他并不乐意外村来帮忙。

来人帮忙,主东家总得要有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