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修缮凌云佛

几人终于带着行李挤上船,找到离江面近的位置站着。

船上乱七八糟臭汗、鸡鸭味、浑浊空气等,令第一次坐船的叶三叔叶安诚都不好受,甚至有些反胃想吐。

白老爷子的一颗止吐丸够四人平分,就着凉白开细嚼吞入,淡淡苦涩味道中夹杂着姜味薄荷味,比糖还好吃。

仅半分钟后,胃里不再翻江倒海。

摆渡船突突突突地穿过江面,翻起一卷卷碧浪,忽然叶三叔感觉右边胸口包里忽而发烫发热,转瞬即逝,他的神情不由愣两下。

他本以为是错觉。

但除去大大咧咧的崔玉涛与刘强东二人,文景深等都神情各异,面面相觑,心里呐喊不已,莫非刚才太阳太多炙热的缘故。

“快看,是凌云大佛!”

第一次见此景的刘强东稀罕不已,立马把其他人注意力全部吸引,叶三叔叶安诚同样惊叹不已,书籍远不及现场来得震撼。

他得到数位居民们善意笑容,这是嘉州特色之一,领导名人来此都会歌颂一番,然后回头继续反对封建迷信。

在摆渡船左边,一座威严的巨山佛像耸立,不言不笑,仿佛静静地看着他们一路飘荡而过,直到上岸。

“啊——大佛流眼泪啦!”

整个摆渡船本地居民惊恐不已。

自从数千年修建凌云大佛,两江一河围绕的嘉州基本不再有洪涝灾害,本地江河边船只出事很少,都是大佛在坐镇。

**

送走叔叔哥哥们,甜妹儿停下其他事情,专心备高小考试,而他们的临时辅导老师,由文景深等人,变成陈教授与林君英。

提前享受大学教授的课,美滋滋,就是老是吹牛吹到别处去,一篇简简单单的作文,可以联系到五千年的历史典故。

从古说今,以今鉴古。

比如,从《静夜诗》讲到诗仙李白生平事迹,从李白讲到《峨眉山月歌》,再讲到峨眉山景点,最后讲到嘉州大佛海通海通和尚为保佛财自挖双目……将故事描述得栩栩如生,学生们听得令津津有味。

教授学生果然是不一样的。

至于林君英?

别看她年纪轻轻、身穿军绿装,她也是有上京中专毕业镇的人,当一位乡村小学教师绰绰有余,虽然她并不太适合当老师,因为太过沉默寡言。

好在甜妹儿等五否丁都是普通的豆丁,还有自制力去考完试。

在这样紧张有趣的复习下,嘉州高中与碧山镇小学毕业考试全都结束,剩下的时间,唯有等待各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各大学或者水湾县初中。

在考试期间,甜妹儿拉着山绅在碧山镇小学走数圈,因为时间太急、考生老师不少,他们并未发现什么宝藏遗址,倒是在某个灰尘堆积的房梁上找到一个小金元宝。

在山绅惊恐目光下,甜妹儿直接用手把它分成两份,跟捏豆腐一样。

而本来准备回家的碧山学子们,只有文景深、叶三叔、李勇峰、刘强东三人回村碧山村,剩下的人都留下,参与嘉州高中的暑假实习工作。

他们纷纷写快速修信件一封,主要目的是参加凌云大佛的‘自愿者’日常修缮工作,据说是有工资福利的,可能需要等半个月至一个月,才回碧山村。

被小粉团粘着、没去接人的甜妹儿:

……说好的要砸佛像呢?!

不经过水湾县,马车直接去嘉州市仅需一天半时间,并不算太长。因此,本来几人准备市里四、五号出发。

谁知事情总是出乎意料之外。

备考生们提前收到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嘉州高中信件,信件上写灾难即将克服,学校会重新招生复课,而对于今年报考学生,嘉州高中同往非常重视。

高中学校有聘请特殊的高考辅导员。

所谓好看辅导员,通常是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前几届毕业生,他们因因家庭出身不好,未能考上大学,类似文景深等人,最后被母校以“培养师资”的名义留下来辅导高考。

今年高考情况特别,去年前面很多被迫落选毕业生都回到嘉州高中重新参加高考。于是几乎可以达到‘一带一’效果。

对于叶三叔王溢希等人来讲,这是熟悉考试规则与考场的好机会,参加有利无害。

比如考生基本没有手表。

在学校里会把数字标示清晰的最高座钟捧来,放置在考室的讲台上,帮助考生掌握考试的时间。

再比如考生“临场紧张”的毛病,红卫校医务室人员会提前准备好镇定剂洋药片等,女生会开某些控制月事中药。

再比如,七月七日,炎热酷暑,却是学子高考。

嘉州高中从省城工厂,花高价花人情买来数十块大冰砖,并砸成碎冰块放在教室里或学生宿舍里,给备考生们降温。只是部分盛冰块的容器得自备。

甚至于,还有专门的高考考师会给学生做作简单心理辅导工作,传授考场上遇到各种意外,应如何灵活应对的实用方法。

考场如战场。

此年代学生们中考高考上大学,父母接送情况不多,也没看过什么电视网络新闻报纸高考场景,会提前知道考场上的特殊情况。

而负责任的老师们与学校职工,真的是备考学子们最大最结实的依靠之一。

“木盆、搪瓷盆、陶盆、洋铁桶……妈,嫂子,真的用不了这么多!”

见长辈们将家里的所有盛放器物通通拿出来,叶三叔拉着王溢希与叶安诚,一起哭笑不得地劝慰道。

叶妈妈犹犹豫豫看他们一眼,把重掏盆洋铁桶等取出来,但被子被单垫絮什么的,一样都不能少。

市里面叶家人都没去过,也不知道情况怎样,他们能睡得香不、水土服不服。

除去必须上交的数块多钱住宿与伙食费,叶奶奶还将整整一麻袋的红薯、玉米、烟熏肉、泡菜等粮食,都分罐分袋给晚辈们,整理别类,并外用粗麻绳系好,便于携带。

“时间紧,还少做一个。三叔大哥你们俩书卷少,共用一个。”

思丫头眼睛红彤彤的,她把俩可背可斜跨可提的三用大背包,装上满满当当的复习书籍试卷。

书包上面绣着红色五角星,以及憨憨胖胖的黑白滚滚,活灵活现、童趣感十足。

几个大老爷们仍旧有点脸红害羞,偷偷把黑白小动物挡得严实,这已比当初打算绣牡丹花、海棠花好很多。

“路上小心点!吃穿喝别舍不得买……”

马车还未离开,是在等某人,于是考生们都沉浸于叶奶奶的唐僧体制唠叨下,纷纷变身成苦瓜脸。

终于,甜妹儿气喘吁吁跑到村口,将数包中药以及黑色大粗药丸子,还有一些土药方,上面用毛笔写着用途,比如中暑、感冒、晕船等。

因为他们提前一两天离村,这些东西都是白老爷子连夜赶急赶忙弄完全,早晨还在熬制中药丸,黑漆漆苦兮兮一大颗那种,每次得切成四半才能吞下。

众位送行山娃娃里,出现一朵奇葩。

两只黑眼圈的山绅,趁着大家伙不注意,递给甜妹儿数张折叠成五角星的一份钱,据说是有可能‘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