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玄学界史料

如果杨神婆是杨芷晴,

那他们是山神与碧山娘娘吗?

山绅与甜妹儿情不自禁捂着脑袋,他们感觉头一抽一抽地生疼,各种各样的画面涌入脑海。

但由于太过凌乱,根本太清楚前后顺序,跟看很电影画面无顺序播放一样,令人摸不清头脑。

山绅把她镶嵌至自己身体里。

仿佛这样子能够减轻她的痛苦。

杨婆婆还在继续讲述——

“当初战乱时,我见到上京叶氏祖先,算到一丝与碧山村同样的天命,但却不知碧山娘娘不知会投胎入哪家。”

“那块葉玉佩是我动得手脚,它裂开一半也是我动得手脚,但没想到,却牵扯出两段不同的命运来。”

“幸亏玉佩意外合体,正好让碧山灵性苏醒,否则几千年几万年继续,我也不能洗清罪孽。”

“这是天意,天意!”

杨神婆激动地浑身颤抖,看着他们的脸上全是欣慰之意。

从见到山绅那一刻,她就知道快解脱命运。

但曾经犯下的错误,让她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她一直都有躲闪着他,因为是她害死自己师父的。

虽然师父临死也没责怪她,更准备的来讲,她把临死前的一分一秒,都交给山神。

从那一刻开始,杨芷晴死去,只有二碧山杨神婆。

往后的数千年,包括被拆娘娘庙,被赶出娘娘庙,她都没有任何的情绪起伏,除去与山神碧山有关。

比如那一尊观音像。

观音像是空心的。

其中是碧山娘娘的真身,只有这样供奉,改观为庙,可躲过很多陷入魔派道学法师的追杀。

杨神婆再次见到师父的时候,她整颗心都软成一滩水,小小白白一团的师父,还亲她。

她控制不住自己回忆与师父相处的点点滴滴。

杨神婆话音刚落。

狼狈不堪的阎道长几人,终于闯到碧山娘娘庙废墟。

甜妹儿暂且把关于碧山的小纠结抛到一边,快速奔到杨神婆面前,轻轻捏一捏手臂、再碰一碰脸颊,偏低温,但依旧是温热的。

不是躺在棺材里冰冰凉凉的尸体。

而是立在他们面前活生生的婆婆。

“杨婆婆,你没事真好。”

她微低下头,把下巴放到杨婆婆的头顶,像一只小犬轻轻蹭来蹭去,闻着熟悉的药材清香,心也渐渐安静下来。

“生死而已,赤裸裸来赤裸裸去,未必不是一种幸福。”把死亡简简单单讲出佛学哲理,确实是杨神婆的个性。

她不等他们回应,继续慢吞吞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碧山原本只是一座有灵性的无名山,先祖有两人,一对当时玄学界著名的道侣,女道号碧山,男道长恰巧姓山名碧,他们把无名山改为碧山。”

甜妹儿下意识用自己小指勾起山绅的小指。

他们都想到。

杨氏神婆坟林最后一排的那座高坟,莫非那是碧山的先祖,先祖名碧山,所以有碧山系与碧山村。

“碧山虽是道派圣山,但并不会撵周围居住的村民,甚至还会偶尔帮助他们一两次,解决一些玄学类方面的问题,阴德与信众都累积一些。”

杨神婆讲这些过去的时候,她脸上神情尽是怀念与伤感,那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眸蒙上一层雾。

“某一天,无名山突然开窍,成为真正的道派仙山。用村民们的话来讲,是山神显灵。”

“碧山的灵性,与道侣先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当时世俗习惯,村民们自觉把男道长尊称为山神,道姑称为碧山娘娘。他们甚至在碧山附近小山,修建山神观与娘娘观,香火供起来。”

甜妹儿点头道:

“原来山神不是神,碧山娘娘并非佛仙。”

“百姓从内心信仰神灵鬼,神灵鬼存在于心。光靠信仰能成神成仙例子极少,阴间应该有一把功德尺,百姓们常信的山神土地公公,基本都是不同修道之人。”

杨神婆抬头看她一眼,继续道:

“碧山初有灵性,懵懵懂懂如一孩童,碧山道姑很开心,把一座山当孩子养,各种有灵性植物动物都在山里养。”

“山神大人见碧山道姑养‘娃’开心,还从碧山脚村里收勉强有天赋的仨弟子,即山家、汪家、袁家的祖先,其中山先祖最长,且家庭有些复杂,山神大人赐他山姓,汪袁为二师弟三师弟。”

碧山村、碧土村、碧水村,原来是这样子的联系。

“后来呢?”

“后来道姑也在村里手一个极有天赋的小女孩为弟子,杨芷晴。”

甜妹儿瞪大眼睛。

“道派圣山是稀缺资源,诸如峨眉等老派道学圣地灵性因挣抢窥视道派长老去世等各种原因,灵性渐渐散去,尽留下最后的弟子在坚守,不让它变荒山。因灵气存留的原因,这里更适合各种植物动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