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宝(修)

钱阿宝在惋惜原主的同时,也忍不住感叹,上天也算是厚待她了吧,给了她一个全新的家庭,还有疼爱她的父母。

锅里的红薯粥咕咚咕咚地冒着热气,钱阿宝回过神来,见外面天色差不多了,便利落地将红薯粥分装盛好摆在了正堂的桌子上,又在坛子里夹了几块腌萝卜切丁装盘。

其中有两个盛粥的碗要格外地大一些,这是给钱老大爷和她大伯钱盛武准备的。

钱家是一户普通的贫穷农户,钱老大爷和钱老太一共育有三个儿子。

老大钱盛武同钱老大爷一样,是全家的主力,基本上大部分的农活都是他们二人来做,因此自然要吃的多一些。三十五岁的钱盛武早已成亲,如今与妻子张春竹育有一对双生子,唤名金宝与银宝。双胞胎在古代人家看来是天大的福气,因此这对兄弟在钱家也颇受宠爱。

老二钱盛文便是她爹了。钱盛文是个读书人,只可惜这么多年来也没能考上秀才,仅是一个童生。平日里在镇上找些活计挣钱,因着是读书人,身体素质不如钱盛武,家里农活也都只能尽力帮衬着做些。她娘姚绣绣是隔壁村杀猪匠的女儿,除了她以外,钱阿宝还有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唤作钱子铭。

老三钱盛安今年才十九岁,未曾成婚,是钱阿宝的小叔。作为钱老太的老来子,又是最小的一个,自然受尽钱老太的宠爱。他觉得种地又脏又累,还没有出路,便拜了镇上的木匠为师学手艺去了,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她做好了这些,便在椅子上静静地等着,不一会儿,钱家人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嗨呀!你个小兔崽子,不知道要吃饭了?整天竟在外头招猫惹狗的,不让老娘省心!”张春竹喘着粗气,骂骂咧咧地揪着银宝的耳朵往屋里走,可见又是出门找了一大圈才把孩子找着。

银宝一边“哎哟哎哟”地叫唤,一边向自家老娘求情,这样的戏码几乎每天都会在钱家上眼。

银宝一屁股坐稳之后,挪过自己的碗嘟囔道:“我当然知道要吃饭了,可今天不是阿宝做饭嘛!她以前不都磨蹭磨叽得很,这两天咋都这么快就做好了!”

钱阿宝自然懂得银宝的意思,以前轮到钱阿宝做饭,吃上饭的时候都要晚很多。

不为别的,只因为钱家这个名阿宝的小女儿,本是个有些憨傻的姑娘。

听说是小时候发了烧没钱治病,就把脑袋烧傻了。到没有到那种痴呆的地步,只是整个人反应显得有些迟钝,学习做事也比同龄人慢上一大截,要花好些时间才能学会,因此被村里人认为憨傻。

钱阿宝猜测,原身可能是有些轻微弱智,但并没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倒也是,我瞧着阿宝这回病好了以后,做事可都迅速麻利了好多。”姚绣绣看着自家女儿道,眼中满是欣喜,“这也可算得上是因祸得福了。”

钱老太却是闷声说了一句:“花了那么多些银钱抓药,能不把人治机灵点么?吃了这么贵的药,以后可别再蠢得跟啥似的滚进河里了。”

她话音落下,饭桌上的气氛就静下了许多。姚绣绣的笑容淡了下去,几个孩子也不敢大吵大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