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什么用.....”克里斯不得不承认露西安的说法。
除非是这部小说改编成为电影,那样的话露西安本人才能向法院公开上诉电影中有大量的不实信息,甚至是申请禁止对方公开放映,否则的话她真的就没什么办法,撑死只是抗议一下而已,可是抗议有用吗?反而会因为她本身身处好莱坞的原因给这部莫名其妙的小说增加一波人气跟销量。就算是当年的报业大亨赫斯特还会有奥逊·威尔斯不care他呢,露西安现在的地位真是远远达不到对方的高度,所以除了捏着鼻子认了真就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你怎么总是遇到这种奇葩?”克里斯忍不住吐槽。
当初她跟娜塔莉·波特曼就因为一部电影的宣传而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情敌,躺枪了一把,现在也是,身为马克的室友跟创业伙伴,无论是他还是贡献出了大量的脑力跟时间的达斯汀都没有在这部小说当中拥有什么地位,反倒是露西安跟肖恩·帕克这个硅谷小公主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这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招黑体质吧。”露西安幽幽的说。
自从踏入好莱坞,她就发现这里的节操跟底线真不是一般的低,有新闻给你改编新闻,没新闻给你创造新闻,只要你有价值那么媒体们就会不断的围绕着你转,即使是去超市买个东西都会大惊小怪的拍张照片按上一个博眼球的标题。跟克鲁斯先生在一起之后关注度更是蹭蹭上涨,围绕着她产生的故事简直都能出上几本书了,还是各方面的素材都有,这种情况下不习惯也习惯了,难道她还能给自己来上一刀从此长眠地下以避免八卦的袭击吗?
算了吧,好不容易活下来就别瞎折腾了,别人说别人的,她活她的,没必要天天把自己心里面堵得跟塞车似的。
“你心可真是够大的了。”克里斯也只能这么说了。
看来他还是修炼不够,经历的太少,看看人家莉亚,就算是被黑出了水平依然不动如山,这种境界他真是比不了。
心大不大这种事情,那句真的只能看当事人了,对于已经死过一次的露西安来说,只要事情无关生死存亡那都不叫大事儿,没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郁金香之恋》给剪出来,然后就是跟爱德华·诺顿那个难搞的家伙继续谈判。
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最近她生活中爱德华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有点儿高,而且还都不是什么好事?
“最终剪辑权爱德华·诺顿那边松口了,主要是你这边的片酬要的真的是很低,前期基本上就是零片酬,他那边再怎么找也找不到比你更合适更划算的导演了。不过在演员人选方面你可能还需要跟他继续谈一下,根据诺顿的说法,这片子的剧本早在几年前就递到了娜奥米·沃茨的手里面,只是当时两个人总是档期对不上,电影的导演也总是换来换去的无法定下来,所以《面纱》最终才没有能够开拍......”理查德跟露西安解释着关于他的工作进展。
爱德华·诺顿是难搞又不是蠢货,对于《面纱》这部电影,前期已经耗费了足够过的时间,折腾的够久的了,露西安是目前为止他能够选择的最好的一个导演,别的要么就是看不上他的这个小项目,要么就是他看不上对方的导演水平,此外片酬也是一个问题。如果错过了露西安的话,他就真的要去那些独立电影界中不出名的导演里面挑选了,种种条件综合下来,这位制片人先生终于还是对此做了让步。
“她的画面真的是很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的上是瑰丽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在节奏上面的把控水平是很多文艺片导演都做不到的,《面纱》这部电影,节奏本来就很缓慢,风格也是属于那种非常内敛类型的,导演掌握不好,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拖沓,即使这片子本身定位就是文艺电影,但至少我们可以让它少亏一点儿。莉亚·基茨是我们现在的最优选择,即使是不相信她的水平你也要相信那些大导演的眼光啊!《flyboys》两部电影都给了她最终剪辑权,就连对影片质量相当挑剔的汤姆·克鲁斯都没有对她的剪辑指手画脚,你就不能为了电影收一下你的控制欲吗?”另一位制片人安东尼娅·巴拉德劝说着诺顿。
即使电影可以靠着后期的各种版权售卖跟dvd收回一部分投资,但是能在票房上面好看一点儿的话谁也不会想要把票房给削减下去,这不是有病吗?
本来文艺电影就经常被人诟病为节奏缓慢拖沓,大量的无用镜头充斥着电影,找露西安这种拍贯了商业大片的导演来拍还能避免让节奏慢的能够逼疯人,要是换了个文青病发作的导演来拍,再加上本来就是个神经病的诺顿,那这片子才叫完蛋!
安东尼娅毫不客气的在心中吐槽着眼前这位看起来温文儒雅的演员,感觉她不是导演真是太好了,用不着面对这位的驴脾气。
至于那位莉亚·基茨,遇上了爱德华·诺顿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不过听说这位的脾气还算是不错,跟她合作过的演员都对她赞不绝口,所以应该能够容忍这个任性的家伙吧?
所以在解决了最终剪辑权的问题之后,现在这位脾气不错的基茨导演就坐到了诺顿对面听他说关于电影的筹备事项。
“.....因为全程都在中国取景的原因,电影里面也有很多的中国电影角色,所以我们打算跟中国那边的相关部门联系一下,这片子很可能做成一部合拍片,这样的话对电影上映也很有好处......”诺顿喝了一口咖啡,感觉自己把电影的相关事项交代的差不多了。
《面纱》这部电影,除了少量的几个镜头,全程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电影的背景决定了片子势必要在中国取景,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跟中国方面打好招呼的话对电影的拍摄计划很不利。尤其是他们还想要借着政府部门的优势来解决一些问题,合拍片是最好的选择。
“很明智的想法。”露西安挑了挑眉毛说。
她虽然对中国的电影了解的不多,但是家里人毕竟有人是在政府里面担任职务,有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相比较起民间组织,公职部门明显力量更大,这个合拍片的想法确实很好,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不说别的,就说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点,上个世纪初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在这个发展飞速的国家里面,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地点没有政府部门的协调真的很不现实。
再说了,毛姆的这部小说中所描述的中国,其实跟当时的中国真是相差太远,那看起来更像是越南等殖民地的景象,如果她接手的话势必会进行改编,这么一来的话就跟西方人士眼中的中国大为不同了。相对于底层人民也有智慧的中国,西方人更熟悉也更喜欢看的是贫穷跟愚昧的中国,改成这样之后她真是不确定电影的票房在北美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么就只能靠着中国收回一部分,如果这其中有着相关部门的帮助,别的不说,至少在排片跟过审上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为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