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贾赦就不走寻常路,折子上半点没退让,依旧说要让贾政入翰林,还扯了一大堆贾家的功绩,声泪俱下得讲到他对贾家马上就要没落的担忧,对子孙即将泯然众人的担忧。
这封折子比上一封更让人难以处理,上面合情合理得表明要给子孙后代留荫庇,以贾家阖族之功,也的确不应该因为贾代善的离世而泯然众人。
连荫庇一代都做不了,十足得让人心寒。
京里多得是权贵,一个侯爵根本算不得什么,四王八公里头愿意放下兵权的,就像徒溪说得那样,都是对皇室忠诚的,如今却都难以涉及朝堂,连个撑腰的都没有。
一旦这折子闹腾出去,这些人只怕全都心有不甘吧,便是军中的那些旧部们,也都看不下去了吧。
不过一个内阁,连贾家昔日的一半权势都没有,圣上心里实则是动摇了的。
这会儿,他需要有一个人来替他做这个决断,也需要有一个人来仔细给他分析利弊,而这个人,最好是局外人,不会牵扯太多的利益纠纷的那种。
圣上想来想去,最终只找出来这么一个人,他的三儿子徒溪,那小子说出来的话,总带着股冷眼旁观的味道,不过仔细想想,他一个光头皇子,从头到尾没什么人扶持,除了冷眼旁观,他还能做出点什么来?
从那日他发表了意见后,圣上便派人把徒溪的周遭打听得清清楚楚,母族全力在扶持老七,为了避嫌对这老三不闻不问,正妃不过一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除了编撰史书便是教导皇子功课,能压根不成事。
至于剩下的侍妾们,大多不过县令之女,说出去都寒碜人,也不知这内务府是怎么选人的。
再加上他自个不受待见,徒溪除了每日到户部应卯外,只怕连个侍郎都比不上。
所以,圣上信他。
徒溪的入宫并没引起太多关注,他每日都会入宫向陛下请安,只是陛下见不见他,就不太好说。
今日谁都知道陛下心情不好,大多不敢过来给他撒气,所以瞧见这老三傻乎乎得求见,还暗自发笑不已,觉得他着实一点人脉都没有,连陛下的脾气都打听不着。
徒溪人长得端正,有男儿的气势,也有君子的温润,相比其他皇子的急躁,他全身上下都带着股让人心静的气质,只见他不紧不慢得给父皇请安,圣上不由得再一次仔细打量。
不突出便不觉得优秀,日常他来请安,圣上从未多想,可如今其他人没那么准时,他却依旧如故,圣上难免回忆了下,发现他这儿子几乎每日都是这个时辰,从未间断过,只是平时其他儿子或者大臣会插一脚,见他的机会少之又少。
这样算下来,这老三倒是个孝顺的,除了他好像还没哪个儿子风雨无阻甚至带病来给他请安。
“儿臣给父皇请安。”
“起吧,朕这儿有件烦心事,这折子你且看看。”
“回父皇,儿臣并不能看折子,折子一向只有父皇和太子殿下可以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