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庶子高门(55)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9698 字 9个月前

人老,体弱,还糊涂!皇上还真能治他们的罪?

高明的话一落,十几个老头,都开始掏折子,然后都‘年老体弱’了起来。

金云顺看了来福一眼,来福这才下去收折子。等收到后面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他的手微微的顿了一下,这才将折子拿过来。

金云顺哪里能一个人看?马上将折子又转手散发到几个大臣手里,叫他们交换着看。

然后高明等人这才又从袖笼里将一人拿出一本账册来,“这就是物证。”

来福又收了一次,心里对云隐公主更怵了几分。这账册哪里会这么巧,刚好一个一本,分开保管。这根本就是早就设计好的。而且做成这样就是根本没打算隐瞒别人。

打今儿往后,看谁还敢说这位是来历不明的公主。来历不明都敢这么嚣张,这要是上了族谱,还了得。

就是金云顺对着林雨桐多少也忌惮了起来。他突然觉得,这根本就是云隐在变相的示威呢。

可她一个公主,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

他有点拿不准她的意思,又想到刚抱进宫的孩子出身谨国公府,他这心就又提起来了。要是她站在这孩子的身后,自己又该怎么办?

一时之间心绪有点烦乱。

郭常和扬了扬手里的折子,“陛下,臣手里的折子上,详尽的记录了楚源二十年来,跟北辽交易的时间,地点,接洽人,以及交易粮食的数额。”

二十年?先帝在位时间不长,也才十六年而已。

楚源竟然就跟北辽交易了二十年。可楚源是先帝的心腹,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永康帝眼睛睁开,一下子站起来,手都开始抖了。先帝登基以前,跟北辽之间是怎么回事,自己很清楚。当年晋王的死,就是父皇借了北辽的手做成的。如今,楚源跟北辽的关系被揭了出来,那么再往下深挖,会挖出谁呢?他猛地一拍御案,将御案上的镇尺拿起来,顺手就往楚源身上砸去,“混账!欺瞒先帝至此!朕如何能容你。”

甘氏嘴角嘲讽的笑意一闪而过,这是想先把先帝给摘出来吧。这么想着,就又看了林雨桐一眼,这个姑爷可真是会拿捏分寸。别的折子都不用看了,只这一条叫人抓住了把柄,皇上就非杀楚源不可。这罪名只能是楚源背了。根本就不给他辩解的机会。而另一方面,这个折子,也是留了一个线头。等将来……往下稍微挖一挖,就能将先帝给揪出来。那么金家这个天下,可就没那么稳固了。

见镇尺砸在楚源的肩头,楚源身子猛地就歪了一下,“……臣……臣……”臣真是冤枉!

永康帝冷笑一声,“怎么?无话可说了!”

楚源摇摇头:“臣……冤枉!”

“冤枉?”永康帝冷笑一声,“朕来问你!”说着,他起身,朝御阶下走去,“侵吞赋税的事,你有没有干过?”

楚源沉默了,这事他干过。

永康帝指了方召:“折子上说,你任云州知府期间……”

方召‘噗通’一声跪下:“陛下!臣有罪!当时这事极为蹊跷,楚丞相说会详查……陛下,许是别人做的,楚丞相没查出来罢了。”

永康帝冷笑一声,不理他,转脸就看向楚源:“还不老实交代!”

楚源闭了闭眼睛,这事瞒不过。他终是点点头:“这是臣之过。”当时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意思,没有先帝的首肯,自己也没能力给云州减免赋税。自己唯一做的,就是在这中间,夹在了一部分给金成安的马场的粮草,仅此而已!但如今,这话他不敢说!

永康帝眼睛一闪,这老家伙,只说有过,却不认罪,这就是想告诉朕,这里面有先帝的手脚。

“你谎报云州的灾情,欺瞒先帝。”永康帝怒道,“方召,你来告诉朕,那一年有没有灾情?除了减免了你们赋税,可收到过朝廷的赈灾钱粮?”

方召跪在地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其实心里多少有点不明白皇上这是怎么了?最开始消极的不审不问。等证据来了,半点都不查证证据的真假,就大发雷霆。难道真是因为楚源欺瞒了先帝而动怒。这么想,似乎也有道理。他赶紧道:“并无灾情,也并无赈灾的钱粮。”赈灾钱粮这事,他真不知道。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永康帝点点头,转脸就叫道:“郭常和,你号称是朝堂万花筒,你那脑子里无所不包。你来告诉朕,那一年,户部可拨了钱粮给云州?”

“是!白银十万两,粮食三万石。”郭常和还真就是张嘴就来。

永康帝附身看向楚源:“那你告诉朕,这些钱粮都去哪了?”

楚源嘴角动了动,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都是老臣之过!”

这话再次说出来,大家都听出点意思了。楚源这还是不认罪啊!过错和罪责,是两码事。

永康帝明白楚源的意思,这是说他作为臣子,没有做好劝谏先帝的本分,这是他的过错。死不认罪,这是想跟朕讲条件啊!

难道今儿这案子还得往后拖,可这一脱,变数就大了!

正为难呢,大殿里站出个青年人来:“陛下,草民这里还有证据证明,楚源通敌卖国之罪。”

众人就不由的都朝这年轻人看去。这人是谁,还真没有人关注过。

永康帝眯了眯眼睛,觉得视线又有些模糊了,看的不甚清楚了。于是强撑着招招手,“近前来说话。”

那青年上前来,直直的跪在永康帝面前:“草民苗壮,见过陛下。”

“起来回话。”永康帝看了这青年一眼,“你有证据?你有什么证据?”

“草民苗壮,姑母乃是谨国公金成安的妾室……”苗壮起身后,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林雨桐‘蹭’一下就站起来了,金成安的妾室,又姓苗,难道是苗姨娘的娘家人?

可自己从没听四爷说过他找到苗家后人了。而这个苗壮又偏偏是跟着四爷安排的证人一起进的宫。这是怎么回事?四爷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怎么这个时候了,苗家人会来插一脚?

跟林雨桐的震惊不同,楚源此刻的脸一下子就变的煞白……

{}无弹窗庶子高门(55)

“告本宫诬告?”甘氏看着来传话的太监,手指却轻轻的点了点桌面,然后就笑了:“行,你去禀报吧。本宫马上过去。”

那小太监诚惶诚恐的退了出去,甘氏这才转脸看着沉思的林雨桐笑道:“看来还真是给你找个好女婿。这折子不是你写的,也不是那个薛恒的手笔,只能是姑爷准备好的。能牵着楚源的鼻子叫他顺势攀咬甘家,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连楚源的心思都被揣摩的这么准,可见其心智手段如何。自己这女儿能拿捏的住人家吗?她压在心底的那一丝不安,又爬了上来。

林雨桐先是与有荣焉的笑了,然后才看见甘氏眼里一闪而过的忧虑。稍一琢磨,就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可那真是她杞人忧天了。自己却偏偏没办法解释给她听。越解释,她就越觉得自己对四爷的信任过重。林雨桐心里苦笑了一声,干脆转移话题道:“如今叫楚源将这事摆在明面上,省的以后攻讦您,说您只是为了报一己私仇,才陷害三朝老臣。人心最是健忘,上下嘴皮一动,黑白顷刻颠倒。”说着,就赶紧吩咐何嬷嬷,“拿伞来,如今就去吧。”

人家不光告了甘氏,还告了自己。这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也想叫自己沾上一身泥。

甘氏这才起身,收敛起心神,“那就走吧。”说着,就回头看林雨桐,“不过你这丫头跟姑爷两人这胆子也够大的,就不怕我在朝堂下压不下楚源?”

“要真是压不下……”林雨桐看着甘氏的神情就变得认真了起来,“要真是压不下去,那咱们就得另外谋划出路了。”之前那一套取而代之的计划,根本就行不通。这就证明,您根本就不是那一块料。

甘氏马上明白了林雨桐的意思,挑挑眉笑道:“说的……好!”

雨下的很大,一出大殿,铺面而来的就是清凉的带着湿气的风。

林雨桐跟在甘氏的身后,三喜在一边举着伞,还有几个宫女帮林雨桐提着裙子。脚上的靴子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林雨桐有了想飞奔的冲动。而甘氏却这么不紧不慢的走着,这哪里是去申辩,根本就是去赴宴的样子嘛。

大殿前面,是高高的长长的甬道台阶。母女俩一身大装,就这么迤逦而来。

唱名的太监,远远的看见她们,就喊了一声:“宸贵妃到——云隐公主到——”那调子拉的长长的,里面的人随着这长长的调子一个个的回身,朝大殿外看去。

大殿外,进来两个绝色的宫装丽人。这叫众人眼前不由的一亮。别看甘氏的名声大,但真正见过她真容的人并不多,尤其是男人,基本是没什么机会见到后宅女眷的。而林雨桐则一直嫌麻烦,她的容貌总是半遮半掩。今儿才在何嬷嬷的坚持下,将整张脸给露了出来。母女两人相貌其实是有六七成相似的。看起来不像是母女,倒更像是姐妹。走在前面的,年长一些,但看起来也就是二十来岁的样子,一身玄色的宫装,衬的她整个人极有威仪。而走在后面的,年纪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样子,跟前面的人比起来,少了几分柔和,多了几分飒爽之气。尤其是一举一动之间,合乎礼仪,偏有带着别样的洒脱。

要说这满大殿的人都难掩惊艳,可只有站在勋贵堆里的林长亘面色最为复杂。这本事自己的老婆女儿,如今呢?他苦涩一笑,这么多年了,她还是跟当年一样美。一点都没变啊!想多看两眼,又怕人发现端倪会多想。赶紧垂下头,再不敢往那边看。

永康帝坐在上首,嘴角就不由的翘起来了。老婆‘女儿’长脸,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尤其是在这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压得住场子,就更难能可贵了。

见母女俩行礼,他就起身,走下御阶,亲自将人给扶起来,“起来,起来……”

楚源这也是第一次清楚的看见甘氏的容貌,以前哪怕有宫宴,甚少见她参加,即便参加了,他也不会注意一个躲在角落的女人的相貌。这会子见了,心里就咯噔一下。脑子里浮现出两个字来——祸水!

没错!这就是祸水!

他眉头皱了皱,才将心思收回来。是不是祸水,已经不是他该管的了。如今就要咬住这母女。皇上越是想保住她们,自己手里的筹码就越重。皇上就不不得不做出妥协,而楚家也就保住了。只要谨国公府在,楚家的日子就坏不到哪里去。金成安稍微搭把手,将人往北边转移,就更不怕有人会报复了。

他自己心里算计了一笔,才正色看向永康帝:“请陛下明断。”

永康帝的面色僵硬了一瞬,才对着甘氏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转身上了御阶,坐回龙椅上:“宸贵妃,楚丞相状告你诬告,你怎么说?”

甘氏朝永康帝微微颔首,然后就看了楚源一眼,又指着跪在一边的薛恒道:“你的意思,是本宫指使此人敲响登闻鼓,诬告你,是也不是?”

楚源眉头微微皱了皱,自己说诬告,但却没说薛恒是受她的指使。可要是告状之人,跟甘氏扯不上关系,这逻辑又说不通。他的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这甘氏还真不是个善茬。因而,他的视线往后面一瞟,看向林雨桐,“娘娘在宫里,臣不敢妄自撺掇。”也就是说,我不可能有你撺掇薛恒的证据,但是在宫外也不是没人给你办这个事。

众人都听明白了这个意思,不由的朝林雨桐看去。林雨桐就那么站着,一副我什么也没听懂的懵懂样。薛恒和方召心里是存疑,只觉得楚丞相的猜测应该是接近真相了。因为找他们的确实是这位公主。薛恒还能保持住镇定,方召却差点就破功。

靖安侯一直注意着方召,这会子他就不由若有所思的朝林雨桐看了一眼。而退到一边的郭常和心道一声果然。他这会子反倒拿不准,之前这位公主会找上自己,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意思,亦或者是宸贵妃的意思。

甘氏却不管别人怎么想,只看着楚源:“楚丞相这话里话外,说的是谁?还请你在这大殿上,当着皇上和满朝文武的面指出来。你怀疑谁在宫外替本宫办事,撺掇此人来告御状诬陷于你。”

众人不由的一惊。这母女俩还真有些意思,做女儿的被人说到面上了,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就能波澜不惊。这甘氏上来就更是犀利,就差点没明说,你不要在这里含沙射影,想说谁,你大大方方的往明了说,不用这么遮遮掩掩的不干脆。她们母女倒成了磊落丈夫,楚源倒成了小人了。

这叫楚源脸上如何能好看,顿时面色就更加的阴沉起来,冷笑一声:“老夫在朝四十年,历经三朝。对皇家忠心耿耿。您是贵妃之尊,云隐公主又是帝姬……”说着,他就往上拱拱手,“既然宸贵妃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老臣就只能对不住了。臣所指的,正是云隐公主。老臣怀疑,是云隐公主指使薛恒!”

看着楚源指过来的手指,林雨桐抬起头,淡淡的笑了笑。

永康帝眸子深了那么一瞬,一副气弱的样子问道:“我儿……云隐!你怎么说?”

林雨桐深觉永康帝的演技了得,而且不分地点场合,在细节上格外的注意。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还不忘了做戏,想叫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他亲生了,这一声‘我儿’,叫她觉得不光身上起了鸡皮疙瘩,就是骨头缝里,也被麻嗖嗖的叫人直想打冷颤。她强压下心头的不适,叫了一声‘陛下’。他能叫自己‘我儿’叫的毫无压力,自己却没办法真叫他一声‘父皇’。她敛身行礼,“陛下!我有一事不明,想问问楚丞相。”

永康帝摆摆手:“对质嘛!自然是相互的,想问就问,尽管问!”他也想看看甘氏这个女儿有几分本事。大殿上,形势瞬息万变。因而,这有些话,就不可能事先预演好。也不可能有谁教她。全看的是各自的应变能力和本事。在大殿上的奏对,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和心性。

林雨桐颔首,就看向楚源,问道:“是不是本公主指使人诬告,这个不是重点。重点在‘诬告’二字上!何为诬告?以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告发,陷害他人的行为,被称为诬告。那么……”她说着,就指了指还在楚源手里捏着的折子,“这上面是不是捏造的事实,审问过了吗?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都已经看过了吗?已经判定是诬告了吗?如果是,那么咱们再说这人是不是我指使的。”

剩下的话不用说,大家都懂了。如果这折子上的内容不是诬告,那么剩下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即便证实跟云隐公主有关,但那又怎样?这叫揭发!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众人看向林雨桐的眼神马上就不一样了,这位公主可不是光长了脸蛋没长脑子,也不是年少不更事。相反,她头脑精明言辞犀利,在女子中是很少见的。大多数人,习惯性的都是先为自己辩解。人家都指正你有罪的,那条件反射之下,都是先为自己辩解,来洗脱身上的嫌疑才对。可她不争不辩,直指问题的关键。

林雨桐见楚源的瞳孔猛地一缩,心里就一笑,还真当自己好欺负了。她转身看着地上的薛恒,这才对上首的永康帝道:“陛下,薛恒虽是平民,但敲响了登闻鼓,呈上了折子,那自然该先审理他的案子。他是原告。之后,证明他所告系诬告,楚丞相作为受害者,才有权追究诬告之人责任。如今,却因为所谓的三朝老臣,不查不审就罢了,却反而要追求原告的责任。陛下和诸位大人所为,太|祖皇帝若是知道了,该作何感想?当初设立登闻鼓的意义又何在?”说着,就转身朝永康帝一礼,“这天下芸芸众生,皆是陛下子民。缘何有轻重之分呢?”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好个伶牙俐齿。楚源借着三朝老臣倚老卖老,这位就在这里等着他。这番话,不管是于理于法都站的住脚。

没道理人家来告状,你什么都不问,就因为对方的身份先拿了原告问诬告之罪。这也就是在大殿上,这真要是下面的哪个官员敢这么问案,妥妥的先被贴上了一个‘昏官’的标签。如今轮到皇上,要是再不先问楚源的罪,岂不是成了‘昏君’了?

楚源的心不由的先就哆嗦了一下,本打算先将这母女俩扯进浑水里,然后不管其他,先叫她们都得沾上一身泥。可如今,这两人却根本就不往预先设计好的坑里跳,另辟蹊径不说,还将他给逼到了悬崖边上。他的心猛地就跳的快了起来,接下来该怎么办?自己还有什么底牌吗?

视线转到林雨桐身上,他的眼睛就又是一亮。这云隐公主,不光是公主,她还是谨国公府的人。这事要是跟谨国公府扯上点关系,她和甘氏就不得不出面收拾残局。谨国公府倒了,对云隐公主并没有好处。

他的嘴角微微一翘,对着永康帝马上道:“是臣气急攻心,都是臣的过失。云隐公主说的对,应该先问臣的罪责。”

说着,就将折子双手奉上。缓缓的跪了下来。

这个老狐狸!能屈能伸,真是个人物。

甘氏见来福将折子收了上去,这才道:“陛下,这事既然跟臣妾和云隐牵扯上了,就请陛下准许我们母女留下旁听。”

永康帝接过来福递上来的折子,点点头,“准奏!”又吩咐来福,“赐座!”

既然现在不能确定是诬告,那么跟宸贵妃和云隐公主就没关系。来福机灵的搬了两把椅子来,请这两位祖宗坐了。

永康帝又把折子打开,“其他的罪责,之后交给大理寺和刑部会审。如今,朕只问这折子上所罗列的通敌叛国之罪。”他说着,就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再往下看,似乎站在下面的大臣,看着也有些模糊。他闭了闭眼睛,将折子递给站在一边,毫无存在感的太子金云顺,“朕……甚是心伤,你来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