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庶子高门(71)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9699 字 9个月前

众人见了虚的神色,就心道,这老道还真是个明白人。知道像他这样的人,一旦知道了隐秘,八成是活不成的。所以,才会感到害怕。倒是一点也没将他和甘氏联系起来。

甘氏这才朝几位大臣道:“今日议事就到这里了。诸位都去忙吧。相关的圣旨,随后就宣下去了。”

几人赶紧起身,躬身告退。转眼,大殿里就剩下三个女人,还有躺在榻上的永康帝。

林芳华一直坐在柱子后面,就怕人想起她。这会子更不敢出来见甘氏了。

可甘氏哪里会饶了她,这个不安常理出牌的蠢货,再留下去是要坏事的。她转脸看了一眼在柱子后面探头探脑的林芳华,扬声道:“嬷嬷,叫两个人来,送李妃一程。”

如今,这里里里外外,都是甘氏的心腹。话音才落,就进来俩长的极为粗壮的中年太监,手里拎着白绫。

林芳华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连往后挪:“不!不!不!我不要死!我不要死!”她头上的冷汗直往下流,恐惧使她的眼睛的瞳孔不停的收缩,她猛地站起身,冲着甘氏道:“你这个人尽可夫的女人!你骗的了天下你骗不了我!皇上自己都有问题,他怎么可能跟你生下……”

话还没说完,脖子就已经被人给勒住了。她不甘心的睁着眼睛,只觉得气也喘不上来了。

甘氏看着林芳华的眼神像是淬了毒,“你的女儿不是还在谨国公府吗?”

本来挣扎着还要说话的林芳华一下子就泄气了,她惊恐的看着甘氏,不停的摇头。她知道,她是说,自己触动了她的底线,她不会放过自己的女儿的。不要!不要!她的泪从眼角滑落,身子慢慢的软下来了,只一双眼睛瞪着,没有了呼吸。

看着两个太监将林芳华的尸体拖下去。皇后久久不能回神。林芳华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皇上自己有问题?难道皇上不可能跟甘氏生下……女儿?她只觉得一切都荒诞的叫人想笑。要真是这样,那么,自己纠结了这么些年的事,又算什么?

她看向甘氏,就见甘氏抿嘴看着自己。

“你没有对不起我?”皇后惊疑不定。只觉得自己蠢的无药可救。

甘氏扭脸没有说话,之前,自己确实是没有对不起她。但是随后,又确实是算计了她。她没什么好解释的,也不需要解释。从今天开始,自己再也不需要对任何人做不想做的解释。

看着甘氏的样子,皇后喉咙仿佛堵住了一般,她看着躺在榻上的永康帝,突然就大笑起来。原来,自己这么多年,不过是生活在别人的谎言里的傻子。

“是我对不起你。”皇后看向甘氏,眼睛又落在张嬷嬷的尸体上,露出了叫人难解的神色。

甘氏却淡淡的瞥了一眼皇后:“觉得对不起我,就别想着寻死。我现在需要你活着。”如今掌印的只能是皇后,绝对不能是贵妃。不能操之过急。

皇后想起晋封李家的事,到底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不死!只要你还需要,我就不死。”

甘氏吩咐何嬷嬷:“带着皇后去偏殿,叫太医给瞧瞧吧。”太医请来都等了半天了。

“是!”何嬷嬷应了一声,就去扶皇后,“您放心,老奴这就安排人先将张嬷嬷给装殓了。”

皇后点点头:“你……看着办吧。”

等两人也出去了,这大殿里就剩下甘氏和瑟瑟发抖的来福了。他刚才也听到了了不得的大事了。那么,接下来自己的命运该是如何呢?难道要追下陛下于地下。他吸吸鼻子,慢慢的跪下:“娘娘,您放心。等陛下……驾崩的时候,来福跟着伺候陛下去。”如今,既然秘不发丧,那自己就还不能死。

甘氏慢慢的闭上眼:“你是不是文州青田人士?”

来福一愣,低声道:“是!”

“发大水你跟父母冲散了,才沦落到人牙子的手里,被净身卖入宫里?”甘氏的声音没有起伏,继续道。

“是!”来福不解的抬头看向宸贵妃,不知道到了如今了,她说这些做什么?

甘氏却道:“你父母还活着。只是这些年为找你,也没少折腾。改天给你家里捎个信去吧。你娘想你哭的眼睛都快瞎了。”

来福愕然的看向宸贵妃,半天才回过神来,他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的却也说不出话来。

“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甘氏淡淡的说了一声。

“是!”来福哑着嗓子应了一声。才利索的从地上起来,“娘娘,该给陛下装殓了。不管怎么样,陛下是九五之尊,这么放着,终究不是事。先装殓了……至于外面,找个身形相似的人,迷晕了安置在帐子里。”只要自己守着,就不会有人怀疑。

甘氏面色奇怪的看了榻上的永康帝一眼,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你这个想法……很好!就按你说的来办吧。只不知道这棺材里该是什么滋味……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心里都是惊恐的吧。就跟我父母,我的哥嫂一样,当年他们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也应该是害怕的吧……等死的滋味,他们尝过……”你怎么能不尝尝呢?

来福听着甘氏的自言自语,一时也不知道她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甘氏却道:“你办事我放心,都交给你办了……”

说完,就慢慢的走了出去。大殿外,风住了,雪停了,太阳也从云层里露出了头。

“变天了。”林雨桐站在山顶上,朝着那太阳看了一眼。

三喜气喘吁吁的道:“主子,变天了又能怎样?这下雪不冷,消雪才冷呢。刚晴了的这几天,才是最冷的。”

林雨桐此刻,要是知道京城里的一番变故,一定会觉得三喜这话说的真是太富有哲理了。可惜,她今儿一早就出了门,京城里的消息,一点都没收到。她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笑了笑,“行了!别抱怨了。”风停了,总比站在山顶吹冷风强。

三喜左右看看:“主子,咱们这是在等谁?”

林雨桐想起昨晚半夜起身,偷偷往大慈恩寺大殿里的佛像下塞的字条今早确实是不见了的事,就抿了抿嘴道:“不该打听的别打听,静静的等着吧。”

其实,她也不知道这要等的人究竟是谁。

站了小半个时辰,才远远的看见两个穿着黑斗篷的人走了上来。三喜一下子就禁声了,默默的站在林雨桐身后再不出声。

近了,站在林雨桐的对面,但是林雨桐还是看不清来人的长相。

她将手里的印鉴往出一拿,叫两人看了一眼,就道:“如今,总该露出真容了吧。在我面前,不用这么藏头露尾吧!”

站在前面的黑衣人轻笑一声,伸出手一下子猛地就斗篷的帽子给掀开了。

林雨桐一看来人的脸,瞬间就睁大了眼睛,面色骤变:“太子?”

{}无弹窗庶子高门(71)

秘不发丧这可不是小事!

几人看向甘氏,都没有说话。心里可都开始掂量开了。

俗话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这秘不发丧,其实就意味着有不知道多长的时间里,国家是没有君主的。可这帝王就是头上的天,没有了这层天,可怎么办?这天下大大事由谁来决断?

甘氏看出几人脸上的疑问,就轻声道:“各位都先坐下,都不要慌。听我说完。”

几人看了一眼,这位宸贵妃可真是够沉得住气的。这天都塌了,她还能坦然成这样。难道几个大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女人?于是,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这会子也都坐下了。

甘氏继续往下道:“陛下走的突然,没有留下遗诏。这皇位该怎么继承?总得有个说法。这事算是如今的头一件大事,咱们必须有个章程。”

几位大人心里此时掂量的可不就是这事。

靖安侯看向甘氏,出言问道:“那依娘娘的意思呢?”

甘氏朝皇后坐的位置看了一眼,见她低垂着头,不言不语,放佛对什么都不关注的样子,就转头过来,脸上带上了几分苦涩:“按说,这事得由皇后来拿主意。不过众位也看见了,皇后她……只怕现在还不行。因而,只能我越俎代庖,勉为其难的说上几句。之前,皇上临终说的话,诸位刚才都听见了吧。”

众人眉头一皱,这才想起,皇上最后说的是:“太……太子……废……”

可这话只有一半,该怎么理解?

是想说‘太子废了吧’。

还是想说‘太子废不了。’

其实,从皇上当时的样子来看,皇上的意思应该是想要废太子的。

可如今局势不同了。皇上要是活着,废太子也就废了。可皇上死了,这太子要是废了,才真是乱了。天下人谁怎么想?在坐的可都成了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了。

这几人心里发愁,可却不知道甘氏是什么意思。按理说,扶持幼君,对甘氏和云隐公主都有益处。这小皇帝攥在手里,想要顺利长大成年直到亲政,得十多年的时间。这十多年,云隐公主怎么也会生下自己的孩子。

他们几个人此时都是这么想的。想着甘氏尽管是一力的保太子,但这个时候,应该会拿着陛下的半句遗言当借口,顺利的废了太子。秘不发丧,就正好可以接着皇上的手,做成这件事,多名正言顺!

却不想甘氏一开口就道:“皇上的意思应该是太子废不了。陛下一项英明,国赖长君,这个道理哪里会不懂。”

这话一出,众人都一愣。这可真是有点叫人出乎意料了。

甘氏只低垂着眼睑,不去看众人的神色,继续道:“册封皇后的父亲为承恩公,即可颁旨。诸位以为如何?”

皇后坐在一边,低垂着头眼里闪过一丝不解和愕然。

而几位大人相互对视一眼,皇上自从登基一来,册封了不少人,但唯独没有册封皇后的娘家。这本身就能说明皇上对皇后和李家的态度。但如今甘氏这么一来,一方面借着这事给太子传递一个友好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别人的无端猜测,这是告诉大家,皇上即便是病了,也没到糊涂的份上。这刚好孝期过了一年,册封皇后的娘家也不算是太迟。

而皇后此时眼里又几分清明,甘泉这么做,也算是将她的口给堵住了。自己这‘病’即便是好了,难道还能站出来跟她不对付。真要这样,那在座的这几位该如何看自己呢?这不是忘恩负义嘛!病成这样了,人家还不遗余力的替她出头保儿子,提携娘家。自己要说她半句不好,在别人眼里,这都不是人干的事。看来,自己还是别‘好’了。一直疯着,甘氏才能代替自己行事皇后的权力。这应该是甘泉的打算吧。别看皇后的权力以往并不见得在前朝多要紧,但到了这个时候,皇后却是极有话语权的。

瑜亲王点点头:“娘娘说的……有理。就照娘娘的意思办。”

他是宗正,在皇位的传承上,他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甘氏看着瑜亲王就点点头:“老王爷说话了,那就这么定了。我也正好有个话顺便跟王爷提一句。”

瑜亲王眉头一皱,摸了摸胡子,“娘娘请说。臣听着。”

甘氏朝几位宗室王爷看了一眼,才道:“俗话说的好,独木不成林。如今,皇上膝下的男丁,就只太子一根独苗。”还是过继来的。“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太子的身边就少了几个亲近之人帮衬。我的意思,就是您在宗室里选一选,选上一些年纪在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机灵孩子,咱们将上书房重新开起来。陛下曾经也有这个意思,不止一次的跟我提过。想叫宫里热闹一些。如今,这事倒是能办了。”

瑜亲王摸着胡子的手一顿,‘嘶’了一声,竟是不小心将胡子给揪下来两根。

郭常和朝几位王爷的脸上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宸贵妃的打算。不能不说这办法实在是高明。太子出宫了,这万一要是出事了呢?凡是不怕一万,这就怕万一。如果太子真有了意外,那么这皇位可就不是非那位元哥儿不可了吗?贵妃肯定是不愿意的。选了这么多孩子,就是为将来出现万一做准备的,那时候选择可就多起来了。选择多了,她的地位才能更稳固。大家都看她的脸色,而不是她贴着元哥儿过日子。更关键的是,她用这一招不仅高调的宣告了皇上安康的消息,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也更是安抚了宗室。只怕今儿回去之后,这些王爷们可就有的忙了。本来宸贵妃以后妃的身份,替皇后出来说话,本就是不合适的。要是宗室这些王爷们有话说,只怕宸贵妃的麻烦也不小。可如今,这就跟挂在毛驴前面的那根萝卜似得,将这些宗室彻底给吊住了。这些人心里是不是琢磨着,这万一自家的孩子是个有运道的呢。就算太子找回来,孩子进宫,这也没坏处。毕竟以他们的身份,跟皇帝的关系算是远了些了。叫孩子们在太子的眼皮底下,这也算是近臣。这绝对是好事啊!宸贵妃说是皇上早就有这意思,可谁也没听皇上提过。那么这些人指定以为,这都是宸贵妃给他们的好处。他们得了这么大的利益,还能再对宸贵妃指手画脚?他心里止不住感叹,这个女人真是了不得。他此时忍不住好奇,安抚了宗室,那么对他们这些朝臣,甘氏又该怎么安排呢?

甘氏却没急着说话,而是眼神从这几位王爷的脸上一一看过去,“怎么?觉得不合适?”

哪里会不合适?这简直都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运道。

瑜亲王点点头:“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按照陛下的意思办。”

真是会说话。就这么将甘氏说的话一下子摁在了永康帝的身上,这就铁板钉钉,改不得了。

金成安皱眉,他有些摸不准宸贵妃的脉。按理说,自己跟她的利益是一致的才对,这会子怎么就从宗室里选了其他人了。自家老四可是宸贵妃的亲女婿。

这么想着,看向宸贵妃的眼神就有些异样。

甘氏敏锐的感知到了金成安的视线,她抬起头,看向金成安的眼神就有些犀利:“谨国公!”她叫了一声,声音有些清冷。

众人都朝金成安看去。如今他虽然还是宗室之人,但却一下子显得孤立了起来。

郭常和心道:原来宸贵妃安抚拉拢宗室,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孤立金成安。

金成安刚才可是各种蹦跶。将皇上气成那样,他还真是出力不少。要真是不罚,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他是元哥儿的亲祖父,想必宗室一定很乐意看到他吃瘪的。

宸贵妃抿嘴道:“如今京城里谣言四起,陛下为此日夜悬心。你是陛下的心腹重臣,这京城的事,还得你来办。我的意思,你先将禁卫军统领一职卸下来,出任五城兵马司一职。好好的整治一下京城的治安!”

靖安侯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高!这一招实在是高!

太子不在宫里,宫里只有那个所谓的嗣孙元哥儿,而这孩子偏就是金成安的亲孙子。在这样的境况下,叫他在驻守皇宫就是不合适的。要是他私心作祟,为了扶持自家的亲孙子,阻止太子回宫怎么办?他把守宫门,这是很可能出现的事。要是再心狠一点,他直接将回来的太子悄无声息的干掉怎么办?就是宗室们将孩子送进宫,估计心里也是不安稳的。进来就意味着抢了元哥儿的机会,金成安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万一孩子在宫里有了意外怎么办?这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金成安不能再担任禁军统领一职。

但是要真是将这个人的官职直接给削了,这也不合适。因为现在的前提是,在大家眼里,皇上可还活着呢。那么皇上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心腹动手呢?总得有个缘由吧。那么,怎么安置金成安呢?五城兵马司统领,这就是个不错的位子。这会子京城乱着呢,皇上让自己的心腹出面稳定京城人心,这完全是临危受命。谁也不会多想。再说了,禁军统领和五城兵马司统领,官职高低一样。至少,在外人看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但实际上,宸贵妃是贬谪了金成安,这是对他跟李妃联手的手一个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