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重返大清(42)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9636 字 9个月前

没错!不同意这个包袱就得自己扛。做的好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失职。

八爷也觉得是闲得很了,跟个小丫头在这里说什么。于是摆摆手,“回去跟娘娘说,就说本王知道了。”

董小宛没有多说一句废话,直接行礼,退了出去。

上了车看着车上不光多了两盆冰降温,还多了一个冰碗,上面淋着玫瑰卤,瞧着香甜的很。

边上的丫头道:“八爷果真是个慈和的人。”

董小宛脸上的笑意收了收,不置可否。然后从车厢的暗格里拿出一套小的笔墨纸砚,将刚才在八爷的书桌上看到的东西默写了下来。

“从哪来的?”林雨桐拿着方子问回来复命的董小宛。

董小宛面色一红,“是小女瞧见八爷桌子上放着的,看了一眼就记住了。小女家里别的不多,就是书多,对药性多少有些了解。这是治疗女人身上病的方子。”可八福晋怀孕了,八爷府上没有其他什么人。要么是八爷给惠太妃找的,要么就是八爷养了别的女人。要不然实在想不出还能给谁使?

林雨桐点点头,“去歇着吧。今儿不出门了。”

董小宛一句没多问的就出去了。

林雨桐将方子摆在桌上,又将从别的渠道得来的方子拿出来,并排放在一起。这两张方子用药是一样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董小宛有过目不忘之能以外,还能看出八福晋没有怀孕。

惠太妃已经回直王府了,有大福晋照看,怎么也劳烦不到老八身上去。至于在外面养女人,八爷真不会这么做。从这方子治疗的病症反着推,很容易就能得到这个结论。

外边一边传着八福晋有孕,没见人出来澄清,这又是要唱哪出戏?

她将方子收了起来,吩咐张起麟,“你记着就行,今年的中秋宴之前,给八福晋一个恩典,叫她在家安心养胎,不必进宫领宴。”

张起麟将林雨桐这莫名其妙的话记下,心里却将八福晋列为重点需要小心的对象。反正主子不乐意见的人,要出个幺蛾子,他们这些伺候的就得承接怒火。

八爷这边送走了人,那边就将放在给贴身太监,“董老爷子改的方子,就照着这个抓药用吧。”

他也是愁的不行。不知道是方子的副作用还是福晋的心理作用,过了四个月那个‘孕吐’的阶段之后,福晋突然就不孕吐了。不光不孕吐了,还特别能吃。他都不知道是不是弄巧成拙了。知道她这病从哪来的,他一见她吐,就必说一些暗示她的话,“……怎么还恶心啊?这不太正常吧。我叫人打听了过了四个月还孕吐的少的很。有些那吐的厉害的,一过四个月都开始停了。不光停了,有些还特别能吃,以前都不碰的东西怀孕的时候都吃的特别好,这吃什么吐什么,孩子怎么养的起来?”

然后福晋慢慢的就真的不吐了。但是吃的真的有些多了。什么水晶肘子,红烧蹄髈,蒜泥白肉,红烧肉,四喜丸子,狮子头。她以前对这些东西要是能动一口都算是给面子,可现在呢?不光是吃,还大吃特吃,一个人一顿能吃大半个肘子。吃完了就歇着去了,董老爷子不是说了嘛,这个胎位不稳,不能运动,要养胎。然后就真躺着不动了。叫几个说书的女先生说说书,叫丫头给读读话本。对射雕入迷的很,兴致上来了,还把自己叫‘贼公’。自己这样的,怎么着也是杨康啊。怎么就成了贼公了。那几天还缠着自己非要叫自己找到这作者,叫作者再写下去。

反正不管怎么折腾吧,她都是只躺在那里折腾别人。

这才多久,那身材就跟吹气球似得,涨了起来。肚子是真大了,她高兴的很。可自己知道,再大里面也没货。天天那么吃,他是真怕她吃坏了。没办法,叫董老爷子改方子,吃进去的最起码得消化了吧。

带着一身的疲惫进门,就看见福晋笑眯了眼,“回来了?”她伸着胳膊,叫人给她量尺寸,“腰身又窄了两寸,这孩子长的也太快了。”

八爷的眼睛落在她的肚子上,别说,如今这肚子真跟揣着个五个月的孩子似得,鼓鼓胀胀的。

八福晋见他盯着肚子瞧,就又笑,还抬手摸了摸脸,“就怕脸也跟着大了。”她忧愁的又看向带着肉窝窝的手卡在手腕上的镯子,“浑身都胖起来了。”

奶嬷嬷埋怨道:“福晋快别这么说,您见谁家的怀孩子不是这样的。生孩儿就是丑了娘,都一样。等孩子过了百天了,慢慢的自然就瘦下来了。”

八爷跟着点头,不过还是道,“要是实在闷,在院子里走走也无妨。”

“大热天的一动一身汗,等等吧。”八福晋嘴上说着,手里不清闲,挑了姜黄色的料子递到绣娘手里,“就用这个吧,再留两寸,中秋的时候天凉点了,正好能穿。”

八爷转身去了书房,“今晚写折子,回来晚,你先睡。”

她以前会等他,但现在不会了。孩子得按时睡觉,作息规律。所以福晋真的再按照这个执行。

八爷去书房,不是托词,是真有事。熬了一晚上,第二天上朝就带上了。

等苏培盛喊完‘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之后,他就一步跨出来,将折子递了上去,奏报的就是育婴堂的事。没说是皇后主动要的,只说是他自己觉得能力有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交给母仪天下的皇后更合适。

满朝上下除了四爷都觉得八爷是吃错药了。

后宫不得干政的,你这往后宫手里送权力是个什么意思?

御史一个个的对着八爷就一顿喷。八爷心里笑,瞧瞧!老四家两口子就知道他们提出来也会面对被喷的浑身都是唾沫星子的结局,才叫自己主动出头的。以前觉得老四损,如今觉得不亏是两口子,这损都损到一块去了。

于是八爷也将皇后的挡箭牌拿来一用,育婴堂本就是孝庄老祖宗当年用她自己的禄米率先办起来的嘛。如今你们说交给皇后不行,难不成要交给太后。太后他老人家六十多了,奔七十的人了。你们谁敢劳动太后。都以及人之老了,不能说不老吾老吧。

是不是这个道理?

要说干政是吧?谁胆肥出来一个说一句试试看。

后宫不得干政那块牌子是顺治爷给孝庄老太后立的没错。但那话只有顺治爷敢说……不是!顺治爷不敢说的!他只敢立个牌子叫老太后看。连顺治爷都不敢直接说的话,你们谁是勇士,站出来说一句我瞧瞧先!

八爷的口才那也是千锤百炼的,最后看着那些御史,“……本王能力有限,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你们要是觉得本王找的这个人不行,那谁行谁来?调民政司来,欢迎之至!”

这不是无赖吗?

八爷这不是你的风格啊。

狗屁的风格!都是皇阿玛的崽子,无赖这手段吧,早前是自己不稀罕用,真用起来,无赖的水平那也得是八爷级别的。

这才是老八嘛!一个人能干掉一群,只要他乐意。

然后很愉快的通过了皇后将利爪伸向民政司的事。

这是极有象征意义的一件事!林雨桐因为此事心情大好,一直好到了中秋宫宴。等到看见圆滚滚的八福晋和比八福晋更圆滚滚的五福晋,林雨桐连问张起麟为什么八福晋会进宫的事都忘了,只剩下满眼的错愕……

重返大清(42)

一眼而过,八爷只看到了乌压压的的头顶。没往心里去,只是有点奇怪而已。这姑娘进宫来却一身汉家衣裙,想来不是满人家的姑娘。身边没有家里的长辈带着或是年老的嬷嬷陪着,这应该不是官家女眷。再就是朴素。在进出宫廷,很少见到如此朴素的人。这三点,叫他破天荒的多看了一眼。

心里还兀自感叹,自家福晋就没有皇后这手段。

其实若论皇后的手伸的长不长,看起来是本分的很,从来不逾矩,可实际上呢,方方面面,哪里有她不管的事。就是宗人府的好多事情,现在都跟皇后管着没区别。谁都有事没事乐意找皇后说说自家的事。儿子娶媳妇,闺女嫁人,孩子进学,方方面面的。除了孝庄皇太后,也就她敢随即的召见外臣。可即便是这样,满朝上下,听见谁说一声她不好的话了。就是自家的闺女儿子,那也是张口闭口皇额娘。而且这样的关系还能叫两个孩子跟她毫不见外。昨儿他去瞧孩子,问萱宝说,想吃什么新鲜的,阿玛给你找来。结果这孩子特别实诚,说阿玛你照顾福晋吧,外面的吃的有弟弟给买,想吃别的找皇额娘就行。不等他走,皇后宫里就来人了,给萱宝送吃的。不知道是什么蛋挞还是什么,冒着热气呢。就见自家那闺女惊呼一声,抓起来就吃。吃了俩了,才想起边上坐着他阿玛。不好意思又不乏礼让的说,“阿玛要不要尝尝。”小姑娘的东西他尝什么?于是马上摇头说不用了。就见那孩子堪称神速的将那点心一盖塞给丫头,“叫灶上放好了,弟弟晚上回来吃。”他当时那心里的滋味,那真是说不上来。真的!又是难过,又是觉得心酸。但又不得不承认,那一刻心里升起的却反而是对皇后的感激。弘旺还罢了,这这闺女,身上多了一股子鲜活气。不再为畏畏缩缩,不再怯懦自卑,瞧着娇怯,但放在小姑娘身上,却多了几分惹人怜爱的气质。

“臣进宫,就是想跟娘娘致谢。”八爷神态温和,嘴角沁着笑意,十分感激的样子,“萱宝她多亏了娘娘。”

再想不到八爷进宫是为这个。

这还像个当爹的说的话。

林雨桐跟他客套,“说这些就见外了,又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丫头比别个都乖。”这话真不是说假的,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从不给人添麻烦。跟十四家的那几只,来了就叽叽喳喳,不是逗的弘晟哭,就是惹的永坤闹,这孩子堪称是天使了。

八爷心里苦笑,不是孩子乖,是不能不怪。十四家的闺女放出来,不用十四福晋说话,人人都知道她也就是嘴上硬,对府里的孩子真没亏待。要不然不能由着姑娘家长成那样。那可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十四这些年又不在京城,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根本就没有阿玛给撑腰。那这脾气不是十四福晋惯出来的能是谁惯出来的?男人都不在京城,侧福晋还能翻天?所以走出来的孩子什么样,往往就能折射出一个家庭的状况来。相比起来,看见萱宝之前的样子,就能想象的到福晋往常是怎么对孩子的。她的名声根本就不用谁来败坏,这世上可没几个真眼瞎的人。

只要想到这些,想到孩子有人跟母亲一样疼爱他们,他就更谦卑起来了。

感谢也是诚意十足,跟跪下给林雨桐磕了头。

这叫林雨桐有些复杂,“孩子没有多余的,也不能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不管对孩子多好,亲爹亲妈都是无法替代的。为了俩孩子,她多嘴的提点了一句。

八爷的心跟泡在黄连里似得,差事忙不完,这里旱灾那里水灾再不然来一场冰雹。以前这有些小灾小难的下年的官员都不吱声,不是实在瞒不过去的,也都不言语。如今着考评官员的政绩有些东西改了,发生灾情不可怕,只要属实,报的及时,这没过反而有功。这不,一个个的,都报上来了。他昨儿还跟皇上说了,得专门成立一个驿政司,要不然光是每天这公文投递,就是个大问题。没想到四爷当时就应了,不光应了还叫十五爷进宫,叫他主管。这驿政司皇上不光要分快驿和慢驿,还分官用和民用。手笔很大的样子。听说十五今儿一早看着十六借钱去了。现在怎么说的他如今还不知道。这都是大事中的大事,他真是忙的够呛,可府里福晋闹。府外俩孩子闹,他就是一个人长了八只手,也真是顾不上来。皇后的话是真心为两个孩子着想,这叫他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没有了,斟酌的道:“十四弟家的三个大丫头听说都定亲了?”

林雨桐愣了一下就几分明白了,“是为了萱宝的婚事来的?”

八爷点头,“这孩子的情况您知道,不求什么高门显贵,只要人家孩子上进,家里的境况差些也无所谓。”陪嫁给多些,够她三辈子花不完的。“要是能留在京城最好,伸把手就能照应到。这孩子的婚事还是托付给四嫂……”

“八弟妹知道吗?”弘旺的婚事就是自己做主的,要不是萨仁实在拿得出手,恐怕八福晋也没有那么轻易的就任了。再说了,这瞧好的婚事,婚后能不能过好,这谁说的准呢。她真见过那种别人看起来美的不得了的姻缘,小两口关系好的不得了,结果婚后没两月,男的出车祸嘎嘣死了。然后女方娘家埋怨死媒人了,说人家怎么就给找了个短命的。未来的事谁也看不见,我能跟你在这事上打包票吗?何况还有个没事都想找事的八福晋。林雨桐这么想着,就道:“八爷是亲阿玛,又常在外面走动。这谁家的儿郎好谁家的儿郎不好,打听起来也方便。要不这么着,你呢先挑几个合适的出来,拿过来我瞧瞧。咱们再选也是一样的。”至于你私底下告诉不告诉你家福晋,那是你们两口子的事。

这么一说,人精子八爷就明白了。他忙不迭的就应承下来,“选好了人名单给四嫂送来。”

叔嫂二人客气的说完话,林雨桐就端茶送客了。

送走了人她又懊恼,这边的亲事还没忙完呢,就又给自己送来一个。

晚上跟四爷将事情都提了,“……尤其是弘昼的事,还是得斟酌斟酌。他自己喜欢,咱也不能硬给人拆散了。”

四爷皱眉,“他才多大点,心思都在哪放着呢。”

这是说弘昼呢。

说完了,四爷就又叹,还是儿子太少。不够用啊!要是儿子多,这会子不就能随便提溜出一个呢。

“如今怎么办?”林雨桐翻着宗室的册子,“人家姑娘这见都见了,要是不给赐婚,说不过去。”还以为人家孩子有什么不妥当呢。

“赐婚。”四爷接过册子,反倒十三和十四这两页。手指在他们的儿子中点。十四的儿子少,也才四只,十三的儿子多啊,把吃奶的算上,整整八只。

那就十三吧。

十三的大儿子是四十五年生人,先帝在时十三的境况不好,这孩子一直就没说亲。遇上先帝的孝期拖到现在。如今好像也还没说定亲事。要不然十三早进宫跟他说了,“就挑弘昌吧。”

弘昌是长子,是庶长子,后面跟着的大多是嫡出的兄弟。而他又一直当嫡出的养在嫡母身边。这将来爵位的事怎么办。更重要的是,这小子比弘暾瞧着机灵也更有野心。

作为好哥哥的四爷这会子想的就是,给你一个岳家不怎么叫人满意的福晋,但给你补偿啊。

于是册封弘昌为郡王的圣旨跟请十三福晋进宫的人一起来了。

弘昌自己都是懵的。

自己怎么就成了郡王了?阿玛出京了,也没可能是阿玛求来的。原本以为自己会是世子呢。这怎么就给了一个郡王?当然了,惊喜还是惊喜的。是郡王了,离亲王真心不远了。

十三福晋进宫才知道为了什么,她长出一口气,“四嫂,您可真是替我解围了。”庶子养的心大了这将来都是事。这孩子的亲事久久不能定下来,她就是愁给他找个什么样的岳家合适。如今这样是真好。她这一颗心总算是落肚子里了。

过了两天,四爷的赐婚圣旨下了。将祖家的姑娘赐婚给了弘昌。而同一天,四爷接到了十三爷在路上送来的加急折子,除了公事,就是谢恩。折子写的感人至深,上面还有类似于泪痕的东西。别看是因为婚事的事有了这一次册封,但出去问问,这样的婚事这些兄弟们愿意不愿意。能把他们给乐死吧。额外恩荫一个儿子,这是多大的体面。

四爷被十三爷的折子感动的,兄弟爱发作了。爵位跟批发似得往外松。

直郡王被封为直亲王,八爷为廉亲王,九爷为瑾亲王,十爷为敦亲王,十四为勤亲王,十五为愉郡王,十七为果郡王。

另外封二十为靖贝勒,赐婚袁氏为其嫡福晋。

“至于二十一、二十二,年纪还小,慢慢踅摸吧。”四爷是这么说的,但对于弘昼的婚事,他是半个字都没多提。

弘昼非他阿玛给逗弄疯了不可。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作天作地的。

因为四爷的慷慨,整个夏天京城的气氛都跟着天气似得,火热火热的。

晚上屋里不留人,林雨桐直接肚兜子短裤在屋里转悠。四爷估计都怀念空调了,“没空调其实风扇也很好。”

但是没有电啊!

“只照明的话是不是能简单点。”林雨桐问四爷,直流电照明一点问题都没有。

四爷扭脸看林雨桐,“想弄电厂?”

迟早都得弄的吧。

但这得爷我亲自盯着的。要不然谁来?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