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悠悠岁月(25)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9905 字 9个月前

按照当地的叫法,邓春花这妈一叫,她就成了老太太的续女。

古礼上,这女婿要续弦,得原配的娘家允许。你说的这家的女儿老丈人家说不行,那这婚事就成不了。老丈人家点头了,婚事成了,这续弦在原配面前执妾礼,也认原配的娘家为娘家。把原配的爹妈叫爹妈。这就是续女。

肯定都是不会太亲近的,但这礼法就是如此。

这一古法其实还是保存了下来。农村很多地方,在那个年代,还有这样的事。但也因人而异,要是原配的娘家更显赫日子更好过,认的就多。反之,也没人会认。

很现实的问题。

林雨桐上班,英子在小饭馆,四爷和金老二俩大男人就更不可能会在家了。

清平再一被接走,蔡姥姥本来就短了的精气神,在被邓春花打搅了几次之后,就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小老太更英子提了几句,叫她注意点她姥姥。

英子只得把姥姥带到饭馆,不指着她干活,就是叫她瞅着人来人往的地方有点人气。

家里的琐碎事不管啥时候都处理不完,不过这都不要紧。

这会子她还真有要紧的事呢。先是大热天跟四爷又去参加了七月份的考试。然后又接到了省城的邀请函。说是有一个什么探讨畜牧业发展大会。

孩子还没出过门呢,四爷果断的很,“把老人家和闺女都带上?”

那就带上。

小老太当年就做过非常古老的那种小轿车,在大上海也是出入过的人。去一个小小的省城,做一个小吉普,完全是小意思。

别管是什么性质的大会,既然是省城的,那规格就相当高了。

公社叫开小吉普去,林雨桐这边更是给了经费,局里的地区的,意思就是有机会跟上级领导联络联络感情。

地区那边打发了原来的乔站长给林雨桐打了电话,一翻叮嘱后又说了:“……去了也别瞎跑,咱们临河市在省城有办事处。这边给办事处去个电话,你们到了就直接去办事处,吃住都在那边……”

那这就更没有问题了。

省城有什么呢?大商场有一个,然后别的还真没有。

小老太又是看手表,又是看电视机的,最后还是清平指着电视机叫嚷,小老太大手一挥,那就买。

住在招待所不能跟家里比的,舒服实在是未必。硬板床铺着凉席,没有风扇,也幸亏是楼层低阴凉的很,不怎么热。清平不是很习惯这里的环境,得空了带去仅有的一两个公园逛逛,清平还是憋着嘴。为啥呢?没他们家那果园子美呢。

就是再不习惯,在这边也待了差不多二十来天,这会议就是这么开的,一天两小时的研讨,然后剩下就解散了。带着公费出来算是半旅游了,很惬意。

可等潇洒完了,带着孩子回家了。才知道这不在的大半个月都发生了啥。

不知道是啥原因,反正就小儿性的传染病,像是麻疹。孩子先是发烧,然后是眼睛红,眼角烂,浑身起疹子,就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夭折了好些个孩子。清平只是微微的有些发烧,还是按照以前的那样给煮羊奶喝,还特意放了桐留下的据说是去除膻气的药包,结果睡了一觉起来好了。金大婶不敢大意,把孩子圈在房间里不叫出去。

不能见风,人家说一见风就流眼泪,以后一辈子都是见风流泪了。

还说不能叫孩子闻见男女同床的气味,要不然孩子就扛不过去。

各种说法都有。

跟金家有直接关系的就是隔壁大梅子家,老二儿子给她生的那个大孙女,夭折了。英子小姨家前头那个大女儿,都十二了,结果不知道怎么也染上了,没救过来,也给夭折了。

金满城家的清丰烧的特别严重,不过到底是给挺过来了,只是看着还有些弱而已。

一条巷子里住着的刘成家那早产的闺女,病的都奄奄一息了,放在草席上只等咽气了,可到底是命硬,给扛住了,凑活的活着。

不是大人不给看,是医院拿这个也没办法。

林雨桐知道,随后孩子出生就会给注射疫苗,以后孩子会得这样的传染病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但后果已经造成了。

光是跟金家有关的,孩子就折损了这么多,想想就知道有多少家遇到这糟心事。

金大婶埋怨把孩子带回来太早了,怕把清宁也染上。

林雨桐自然是不担心这个的,她担心的是,蔡姥姥自从小姨家的大闺女夭折了之后,身体一下子局破败下来了。

“最近只喝稀粥,这都第十天了。”英子端着羊奶,“这东西也不喝了,今儿脸稀粥都不喝,只喝清水了。”

心里存了死志了。

林雨桐打着熬鸡汤的幌子,给加药材进去炖,结果想办法喂进去了,等人走了,她就想办法吐出来。

临走的前一天拉着林雨桐的手:“别叫姥姥受罪了,姥姥这一辈子净受罪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啥时候是个够啊……”

送走了第一个丈夫,又送走了第二个丈夫。一个人拉拔了四个孩子儿女长大。老大闺女嫁人之后就疯了,然后疯疯癫癫的跑的不见人影了,死活不知。老二闺女难产死了。老三是儿子,还没等娶妻生子又没了。只剩下一个小闺女,帮着闺女照看孩子照看了一场了,眼看孩子大了,都顶事了,谁能想到又夭折了。

死丈夫,死儿女,连孙辈都死了。

蔡姥姥怕了,“我这命不好,不该跟英子住的,幸亏清平没叫我一直养着,要不然……叫我走吧……活着真就是天天都在煎熬……到了那头,我也能见到你妈你舅舅他们了……就把我葬在你妈边上吧……”

英子跟她是好说歹说,怎么说都不行,闭着眼睛闭着嘴,坚决不吃不喝。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人没了。

年年办丧事,真是晦气的很。

不管怎么说,金大婶都觉得在金家的门里埋别人是一件特别不爽气的事情。但到底看在英子的面上,啥也没说。照看着把蔡姥姥就这么中规中矩的安葬了。

等不痛快的事完了,才都想起刚买回来的电视了。

四爷买了两台,一台给老两口送去,一台自家留着。

晚上的时候,电视得抱到院子里,满巷子的人搬着小马扎就来了。

金大婶挺乐意的,当年的日子憋屈,虽然大家都帮金家,借个东西借个粮食的,大家虽然都借吧,但心里肯定也多是同情和看不起的。如今日子不一样了,都来借金家的光了,金大婶就觉得面上有光的很。

第一晚上大家一直是看到画面上出现那种信号调试的圆盘似的彩条图形,才各回各家了。

第二晚上放了一半,马小婷起身把电视关了,然后扭身回屋去了,进了屋子还喊老五:“把电给拔了。”

金家老两口尴尬的很,看着老街坊老邻居的,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他们不用看,都知道对方的脸上肯定是讪讪又带点羞愤的。

这真是把人给得罪狠了。

老五家这媳妇,过日子抠唆的很。家里的钱,攥在手里一分都不往出拿。她不光是对别人抠唆,对她自己也抠唆。人家年轻媳妇有两钱,一年都给添上一件新衣裳或是别的,但这媳妇不是。谁的旧衣服她都要,要了就拿回来改了自己穿。想要桐的,桐说没有。谁都知道桐不是没有,是衣服多的很了,穿不过来都是新的。找英子借,英子是真没有多余的。新衣服出门才穿,旧衣服平时就穿着呢,要不然整天烟熏火燎的在灶房前有多少好衣裳往出造。最后马小婷连蔡姥姥穿过的衣裳鞋袜都要了,至于是怎么改的,那别人就管不着了。这个抠唆劲上来,今儿犯倔脾气,为的怕就是电费了。

小两口跟老两口分着呢。分的有多生分,马小婷说了,一家交一个月的电费。金大婶能气死,她不说的话,这一点电费她还能专门从儿子媳妇要不成?就怕老两口不掏电费,赶紧把这事给提出来了。金大婶能说啥?啥也没说就应下了。

搬来电视的这个月,不是正好该老五家交电费吗?

要是天天晚上这么看电视,这个月的电费原来是七分就够,现在还不知道两毛够不够呢?

所以关电视!

想看电视电视搬出去呗,爱用谁家的电就用谁家的电去,别用我家的。

一条巷子的人都被得罪了,偏巧,宋大婶的大儿子也给送回来一台电视,没金家的大。金家的是十四寸的,宋家的是十二寸的。

但宋大婶跟金大婶叫板呢,把电视机就放在门口,谁爱看就看,想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金大婶的脾气没处发去,过来找四爷和林雨桐,“你们也是!没事买什么电视?看给我们闹的……”

混账脾气又上来了。

四爷就说她:“您的脾气不是挺大吗?你怎么不冲着老五媳妇去啊?”他一边吃他的饭,嘴上却没停,“您这是瞅着我媳妇好欺负是吧?”

金大婶噎了一下,看林雨桐:“我欺负你了吗?”

“行了行了!”林雨桐拉她坐:“多大点事,至于生气吗?实在不行,叫人给你们也把电给分了,一分两家,各家算各家的。”

那真成了平安公社的笑话了!

过来给林雨桐送猪肉的钱翠翠和周寡妇在外面听了个全场,钱翠翠还跟周寡妇低声道:“林姐平时瞧着是没脾气,但这脾气上来了,站里的大老爷们都不敢扎翅。怎么在家里这么好脾气……婆婆妯娌谁都能呛呛她,发狠治上一回看谁敢?”

周寡妇就笑:“你还是太年轻。别的不说,就说来咱们厂里来视察的那些领导,是不是个个都瞅着是好脾气。不管下面的人说什么意见,怎么刁难,都一副好脾气的样子?那你说,人家那都是好脾气的?”

那肯定不!

钱翠翠若有所思起来……

悠悠岁月(25)

林家成跟郭爹认识。

当年抱养孩子的时候,彼此都是见过的。要是生子姑姑家有啥事,两人在那边偶尔还会碰上一面。包括生子,他更是每年都见。有时候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跟郭爹聊,生子也不搭话,谁也不搭理。

就是那么一种相处状态。

突然说要接班了,这么点距离还写信。刚开始他是没反应过来,心说这孩子还开窍了。不管自己答应不答应吧,至少是懂得钻营了。这只要学会钻营,日子再差也有样子。

嘿!写信又叫他姑姑当了两回中间人之后,又不见动静了。

他突然就有点悟了。生子又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上班,叫什么名字。真要有心,早跑来了。你说这么大一儿子缠着,你就不叫接班,是不是得想想其他招呢?想办法给塞到其他单位,哪怕是农垦或是纱厂呢,总归是拿工资的。

可生子没来。写信和他姑姑传话,可都不是他亲自开口的。

那这其中自然是有猫腻的。只怕这不是生子的意思,而是生子的爹的意思。

知道这不是生子求奔着他,而是儿子的养父想从自己这个亲爸身上给儿子要好处,那心理,怎么说呢,还真有点复杂。

这会子见这位又来了,还是一副笑咪咪的样子,就赶紧将人往宿舍里让,“进来坐。”

宿舍不是单人宿舍,是两个人住的。对方不在,招待客人很方便。

郭爹眼珠子滴溜溜转的观察了一圈,心里差不多有数了。这林家成吧,其实混的也就那样了。要不然生子的二姐都能在县城分一套房子,他出来这么些年了,怎么就不能呢。老婆孩子都都在乡下呢。

林家成不知道郭爹的想法的,这会子给倒了茶递过去,“老哥这次来是有事?”

有!有大事。

“咱儿子要结婚了。”郭爹一说起来就满脸的笑意,“下月初九,说什么你都得来一趟。这也就是成家立业了。”

林家成砸吧着嘴,想着这该不是想叫孩子认回来?

认回来光自己去还不成啊,还得通知家里的一摊子。

想了想就道:“要不这么着,这事正儿八经的事,老哥该跟我家里说一声的……”

郭爹心里就不得劲,我跟你家里谁说?

跟你那后娶的老婆?那婆娘只恨我们生子不死,还去喝喜酒呢?喝锤子!

但人家说了,好吧,郭爹就应了。回家的时候转到林家就去了一趟。

邓春花耷拉着脸,全程‘嗯哼’的应着,从头到尾都没给句明白话。

郭爹是生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这都什么鸟事。

我把孩子养大成人了,孩子如今有工作了,能挣工资了,还要娶媳妇了。我是真高兴,想着孩子以后少不了拉拔的人,过去跟你这亲爸说一声。就指望你再孩子遇到坎而他自己又使不上劲的时候拉上一把。就这么点意思。

没想着叫你出钱叫你出力,看孩子结婚你得给个七七八八的,没有这个意思。

你要是觉得乐意,那你应下来,孩子结婚当天你偷摸的来一回,别叫你家的女人知道不就完了。来了是想给十块呢,还是二十三十的,多多少少的都是你的心意。

这不就是心里高兴,儿子要结婚了嘛,当爹的心应该是一样样的。乐呵!

完蛋犊子你倒是好,叫我去你家说。然后呢?

然后指定是不能来了呗。

果然,结婚当天,等了一天的林家成都没等到。

郭爹就跟金老二跟四爷说呢:“真不是叔说他的不地道,你说这办的叫啥事?”

一个算计的太精明,一个是处处都糊涂着呢。该说谁错谁对。反正生子肯定是对亲爸没了任何的好感。

两个爹比起来,叫林雨桐来说,其实还是郭爹更可爱一些。

就说给生子选的媳妇吧。真真是用了心思了。生子木讷,但这媳妇春娟就不一样了。活也干得,嘴上也来得,还有一股子泼辣劲。

郭爹人挺明白的,跟林雨桐和英子说呢:“生子这性子,在村上肯定受人欺负。就得有个能护得住的。”

春娟的娘家院,在黄河边上的村子住。镇上离黄河稍微远点的地方,都管那一片靠着黄河住的叫黄河滩,有时候简略的称呼也叫滩底下。

那边比起太平镇这一片,日子过的要苦一些。闺女能嫁出滩底,那是运道。

所以这媳妇虽然找的有点远,但长相性子都没话说。找的就是这种能顶门立户的媳妇。

郭爹还这么跟英子和林雨桐说:“以后要是看见媳妇收拾生子,就是生气咱也都别言语。家里得这么泼辣能立住事的人。”吃完喜宴,临走了郭爹又拉住金老二和四爷:“老叔上门实在算是厚脸皮……”趁着酒劲,郭爹吸吸鼻子道,“别跟老叔计较,生子跟老叔不是一样的人。以后你们多看顾一点,多包涵一点……”说的兴起,还拽着他老婆,“你以后别没事生事,孩子说啥你就听啥,媳妇说咋,咱们就咋。别想着摆弄儿媳妇,这才有你的好日子过。你要是走在我前头那是你的福气,要是走在我后头……”打着连声的唉声,好似在说有你这老婆子受罪的时候。

大喜的日子说这个,有点不祥。

结果这边林雨桐和四爷他们刚到家,新庄那边报丧的来了。

郭爹等亲戚走完了,帮忙的人还都收拾着呢,说今儿高兴,多喝了两杯,要回炕上躺一躺醒醒酒,谁知这一躺下,再过了半个小时人家礼房叫他给他交账的时候,才发现再也叫不醒了。

脸上带着满足的笑,然后就断气了。

这事闹的?

当初林家成的妈也是这样,那时候林家的日子难捱啊,长子是瞎子幸好养的童养媳还算是有良心,能过日子了。闺女早早的就又给人家当了童养媳,等到小儿子大了,说媳妇说不上啊,好容易说上了,要定亲了,结果在定亲的早上,给锅里添了水要给来客烧热水,谁知道坐在那里,等锅里的水烧开了,人也没了。

都说这是高兴死的。

那谁知道呢?反正就是人没了。

既然弟弟都认了,那这礼就得正儿八经的。又是蒸花馍,又是定做花圈。反正是按照郭家女儿的身份,准备的很齐全,全是把生子的面子给撑起来了。

埋了人,剩下的就没有亲戚的事了。吃了饭就打道回府。

结果半夜,新庄来人了,叫英子和林雨桐赶紧的去。

这肯定是出了大事了。林雨桐还以为是新媳妇闹起来了,或者是那生子的养母闹起来了。新媳妇刚进门就死了公公,有些人迁怒起来是挺没谱的。

到了地方,才知道真不是。

新媳妇没闹,生子的养母也没闹。

闹起来的是生子。

生子脸煞白煞白的,说话的声音活脱脱的女声:“那个挨千刀的林家成……可怜我的孩子……”

生子的养母吓的声音都变了:“你是谁啊?”

生子就跪在地上,对着他生母磕头:“我谢谢你啊老姐姐,你把我的孩子养大了……我谢谢你啊……”

这说的话不对啊!这明明就是生子生母的身份。也就是英子和林雨桐的亲妈。

怪不得要叫人叫姐妹两个呢。原来缘故在这里呢。

英子是见识过金满城的鬼上身的,对这东西她从坚信到半信半疑再到不信,如今却又开始半信半疑起来了。

金满城那性子各种的作,这个不奇怪。

但是生子这性子,说实话,真干不出来这事来。

而且这女人的声音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不能吧!

她不确定的看林雨桐,林雨桐盯着生子的一举一动,真看不出来伪装的痕迹来。她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扭脸去看四爷。

这种东西民间一直都有传的,真的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都已经说不清楚了。

四爷对这玩意其实挺好奇的,还提议说,“叫个人,把姥姥接来。”

蔡姥姥被老三开的拖拉机送来了,来的很快,怀里还抱着清平。老大家的清丰发烧了,李仙儿从娘家没回来,金老大侍弄不了,只得求助了爹妈。清平被送到蔡姥姥手里,蔡姥姥一听生子这边有事,也想不起把清平给小老太送去,顺手就给抱来了。

谁知一进门,蔡姥姥还没说话呢,清平尖着嗓子就大哭了起来。

几个人都拉不住生子,一见蔡姥姥他就扑过去抱着蔡姥姥喊‘妈’,一声一声叫,一声紧着一声哭,哭的声嘶力竭。

清平一边尖着嗓子哭,一边怕打抱住蔡姥姥的生子:“这个奶奶走!不要这个奶奶!你快走!不要你!”

清平是认识她舅舅的。就算一时没认出来,但也不会对着一个小伙子喊奶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