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悠悠岁月(26)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9955 字 9个月前

要是叫爸爸知道了,那铁定完蛋。

所以啊,这事只能叫人通知自家老娘了。

通知人这事,有派出所民警呢。人家这不是年终也得弄点福利吗?要不然谁半夜不睡觉抓赌啊?

叫家属赎人,是创收的重要环节,肯定得通知到了。

然后天一亮,邓春花就赶来了。

一个人冒雪天不亮就起身赶来了。到了就一下一下的锤在儿子的脊背上:“你个不争气的东西……你想气死我啊……”

林玉奇哎呦哎呦的夸张的喊疼:“我知道错了!真知道错了!”

邓春花停下手,上下看看,再看看外面那些冻着的,心也安稳了,“你给哪个塞钱了?”

要不然人家不能这么优待你。

林玉奇对他妈龇牙咧嘴:“说啥呢?那是我二姐夫的面子。”

二姐夫?

反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的是谁。撇撇嘴,叫的倒是亲热。

“那咋不把你弄出去呢?”邓春花瞪了一眼,“还不是得靠你妈。”

林玉奇好话不要钱的往出堆:“是是是!对对对!我妈最了不起。赶紧的!把我弄出去吧。交了钱就放人的。”

“要多少钱啊?”邓春花低声问道。

“八百多点吧。”林玉奇不确定的道:“零头看在我姐夫的面子上人家大概能给免了。”

多少?

“八百多?”邓春花都能疯了,“你妈我哪有那么多钱?”

“怎么没有?”林玉奇笑了一下,“你能骗的过我爸却骗不过我。每月我二舅给咱家送十多块钱的钱,那钱是哪里来的?”

闭嘴!

邓春花一把捂住儿子的嘴,“别胡说。”这事千万不能传出去。

林玉奇噘嘴:“您还知道危险啊?”

老妈也是个能人。当年不知道怎么弄的粮食,偷偷的拿去给二舅,叫二舅把粮食往出借。借出去一斤玉米,收一斤小麦回来。借出去一斤小麦,收一斤磨好的面粉回来。那几年光是拿粮食倒腾粮食,不知道攒下了多少钱。这两年比那些年好过多了,又开始放高利贷了。每月固定的都有十好几块钱的入账。到了年底更多。

当自己不知道呢。

邓春花急的什么似的:“要不再找你那姐夫去。那边拿钱至少得到年底吧。”

林玉奇看邓春花:“你去找我拿姐夫,您觉得人家会搭理你?”

肯定是不会的!

邓春花叹了一声:“真是个孽障。给我等着。”

出去冒雪又是十几里,找他二哥:“……钱得给我赶紧收回来,等着急用呢……”

邓二哥瞪眼:“这收账都是年底的事,如今还没到腊月呢。这不合规矩啊。”

“怎么不合规矩了?”邓春花急的深似的:“如今什么年月了,还守着什么老规矩呢。赶紧的,我家那孽障又闯祸了,真不能等。”

“找妹夫要去啊。”邓二哥不以为意,“儿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我家那孽障知道咱两干的买卖,他爸一打他,他要是给说出来……”邓春花看着她二哥,“我家那位可是对我早就不待见了,他前头老婆生养的几个,可是一个比一个出息了。二哥,叫他知道了,你妹子大概真的离婚回来跟你过日子了……”

邓二哥砸吧嘴:“那你总得容我一天工夫吧。”

邓春花想想自家儿子那还算不错的待遇,点头应下了,“就一天,不敢耽搁了。”

结果就这一天,给出事了。

邓二哥急着收账去了,你说要是日子能过的下去,谁会借高利贷?他要的急,如今又不兴卖儿卖女的。但是有卖血的。避着没法子,一家子就卖血了。人家医院说不能抽太多,这边就又是哭又是求,弄的医院都没法正常上班了。这就惊动了公安局了。

一到公安局,小老百姓就怕了,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给说了。

完蛋了!

高利盘剥了这么些年了,又刚赶上严|打这一拨,这样的不明正典刑都不行。

人证都在呢,板上钉钉的铁案啊。

案子根本就没过爷,县公安局当天就派人,将邓二哥给直接逮捕了。

到了公安局这位就喊冤啊,“这真不是我干的,是我妹妹叫我干的……”

把邓春花给供出来了。

晚上等她二哥没等到的邓春花等来的公安局的一个女警两个男警。

吓的腿软了,但脑子却清晰的很。

没吵没嚷一脸的无辜,跟她二哥对质的时候还委屈的掉了眼泪:“……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后妈,我克扣了孩子的口粮拿去补贴了娘家,我都交给我二哥了……我以为是家里人吃用了,一点都不知道这放高利贷的事……”

林玉玲吓的叫了林家成,林家成站在审讯室的外面,听了这些前因后果,眼前都直发黑。要是补贴娘家了,这还算是有点人心,可这叫英子吃不上饭,却拿这粮食去放贷,真是好样的!

“爸!”林玉玲抱着她爸的胳膊直哭,“我妈不能进去,想想您的工作,想想打算接班的玉龙,爸!再想想我,要是我妈进去了,我们怎么办?”

小儿子的工作得丢了。大女儿的婚事得蹉跎了。还有那不长进的大儿子更是没人管束了。

闭了闭眼睛,敲门进去了。

邓春花扑过去抱着林家成:“我错了当家的,我不该那么对英子。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好好补偿她。真的!我不知道我二哥拿了咱家的粮食是干什么去的……”

邓二哥都看傻了,“你胡说八道!”说着就想起什么似的,“公安同志我有话要说,邓春花的大儿子林玉奇正在太平镇派出所被羁押呢。他知道他妈妈的事。邓春花昨儿亲口说的,说要是不赎他,他就把我们兄妹俩干的事举报给公安同志……”

这都什么玩意?

林家成几乎是站不住了。

等把林玉奇押过来都已经是晚上了,一来县城就知道事情不对了。肯定是二舅那边出事了,要不然自己一个赌博的事犯得上弄那么大吗?

人家问了,他就答:“……我妈给我舅舅家送粮食……我知道!我舅舅来家里哭诉,说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一家子要饿死了,那我妈总不能看着一家子饿死吧。那是我大姐的口粮,我也知道。但是我大姐有她姥姥不至于真饿死,我舅家没有救济就真饿死了。是我大姐告我妈虐待吗?这事真有,我妈那时候年轻,我又是瘸子,孩子多还都小不好照看,再加上脾气不好,难免对我大姐的态度就有点问题……这都是我这条腿造成的恶果,要怎么惩罚,我替我妈受了……”

可人家问的压根不是这个。

“我舅舅给我妈钱?偶尔会有!这不是当年我妈借粮食的恩情的回报吗?怎么了?”

问来问去,都说不到邓春花是同谋上。

邓二舅被关押了,邓春花被无罪释放了。

林家成一直没说话,从林大娘把他这几年一直存在她那边的钱拿出来,又专门上了金家的门,找了二女婿,才把那不懂事的大儿子给赎出来。

因为严|打的关系,所有的案件都从严从快处理。

因着邓二舅差点逼死人命,在年底的时候,判决结果下来了,死刑!

邓二舅家里的老婆孩子差点没疯了,二舅妈叫了她娘家的兄弟,去林家一通打砸就算了,还把邓春花狠狠的打了一顿,听说是伤了腰椎,在医院住着呢。

这还不算完,也不知道谁给出的主意,叫二舅妈带着人去林家成的单位去闹。这位即将要死男人的二舅妈是什么难听说什么,说林家成老婆生孩子才死了,就急着娶黄花大闺女。前头生的儿子女儿全都不要了,送人的送人,不送人的也由着后妈虐待差点没弄死了。闹的人家都没法正常上班,而且影响太坏了。

怎么办呢?

最后给四十多岁的林家成办了一个提前退休。有退休工资的,但早早的没啥工作可干了。本来到了他这个年纪,往下面的邮政所走一走,所长的职位还是轻而易举的。如今,全都成了泡影了。

工作了这么多年,在县城连一套房子都没弄下来,就这么灰溜溜的又得回乡下去了。小儿子还在最基层没安顿好呢,女儿还想弄个工人的身份,如今也不行了。还想着是不是在县城弄个门面叫老大做个小生意,瘸腿也能养活自己的。

可惜了,很多想法就这么夭折了……

悠悠岁月(26)

金秋八月,这两天太平镇特别热闹。

物资交流会就在这几天,一年只一次,一次只五天。大小客商,省内的省外的,都涌来了。太平镇的街道两旁,能从东街摆到西街,从南街摆到北街。

英子的小饭馆也红火了起来。方圆几十里之内的,都来赶集了。有些得凌晨三四点起来,走路过来赶集。

金大婶看着清平呢,金老头带着老三两口子都在给英子帮忙。

老五也跟过来了,可还没待到十分钟了,马小婷站在门口就喊了:“你在这里谁给你一分钱呢?赶紧的!忙着呢?”

忙啥呢?两人一人背着一个筐子,在街上捡那东西呢。

有些人家趁着这人气旺,把家里种的菜啥的,都搬来顺手就卖了。那菜叶子菜梆子啥的,那买主仔细了,就掰下来不要了。然后两口子就去捡这个。捡这个回去洗干净了,腌了吃能撑一冬。

金大婶想说吧,想想又能说啥?不管怎么着,总是勤俭持家的在过日子是吧。这还错了?

她是看着老五的日子过的实在是熬人的很。地里活那媳妇干不了,今年前季种的芝麻,两亩半的地,一共收了不到一百一十斤的芝麻。你说这能值多少钱?

还不如种的甜瓜,熟了就摘,也不去别处卖,就只放在这厂子门口,这个一个那个一个的,都买了一百多块钱呢。

前季没收入,后季都种成了玉米。秋收了勉强够吃。

老五得闲了给人家做个泥瓦匠,赚点回来补贴家用。但这工钱领回来想在外面多花一毛钱,那都是做梦。买个油盐酱醋,叫老五去,一分都不给。叫老五自己去想办法。老五有啥办法?又不比老三,不管是哄啊,还是骗的,反正能弄来。他是没道道,赊账都不敢去,关键是他不知道啥时候能还。那能怎么办呢?不是坑从爹妈要,就是找他二姐。

隔三差五的,一毛两毛的,英子也给。

马小婷可机灵了,要是从这边拿了钱了,回头老五给这边帮忙,搬个东西干的重活,她就从不拦着。

英子也是瞧着老五可怜,毕竟进门的时候老五还是个十四五的孩子。老五媳妇做的不到的地方,她也不计较。

看着老五走了,她还想拦着的。你说吃那样的烂叶子腌菜,咋行呢。

刚要说话,何小婉就拦了:“你管他那么些呢?老五可不是当初的老五了。”

“到底是最小的,跟他计较啥?”英子说着,就拉开抽屉取了五块钱塞给何小婉:“你跟老三这两天都过来,给我搭把手。这钱你们拿着。”

何小婉没客气的就接了,心里却骂马小婷,真是个蠢蛋。老二两口子是啥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还能叫你们吃了亏?过来搭把手,五块钱能买一车的菜。两个二杆子有既能送人情又能落实在的事不干,偏偏去干卖力又不讨好的事。

林雨桐和四爷没去给帮忙,但果园子里的空地上种着的菜紧着小饭馆用,没了就去摘,近便的很。

两人抱着清宁,陪着抱着清平的金大婶,一起去逛物资交流会了。

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摩肩接踵?

这就是了?

四爷就不敢叫老娘抱侄女了,把清宁递给桐桐,他自己抱了清平,“您顾好您自己就行。”

别说看东西了,到街上被人群推着走。

这平安镇的街道,原来满是坑坑洼洼的,如今为了物资交流会,专门请了推土机,把路面重新整了整,虽然还是泥土的路面,但至少平整了。

卖东西的也集中的很,卖布料的都在这一片,卖成衣的都在那一片,买农具的又聚一堆。

反正一年里,农家需要的东西,都能在这里置办齐整了。

金大婶看着细棉布就买了一些,这是给何小婉肚里里的孩子的。

又看见一些颜色特别暗沉的缎子料子,来回的摩挲着想买又犹豫的样子。

林雨桐看了看那料子就皱眉,看着光闪闪的,其实穿着硬的很,稍微裂开点缝隙,布料就成了一条一条的了,“您要买这个做什么用?”

金大婶嘴角动了动:“趁着还能动,我得把我跟你爸的寿衣给做出来。”

您看,多好的日子,出来挺高兴的您又说这个。

林雨桐气的:“您那脾气,肚子里有火当时就发出来了,心里不存气,且有的活呢。再说了,您有儿子有孙子的,还怕什么呢?”

拽着她就走,真是会没事找事。

金大婶抬手轻轻的拍了拍老四媳妇,“你们一个个的可都了不得,我当年跟你爸从部队上回来的时候,你奶还能动,那时候家法可严着呢。家务活干不好,那也是又骂又拍打的。如今可是倒好了,整个都换过来了。老三家的跟我是没大没小,勾肩搭背的惹人笑话。你看着老成,可有这么搓着婆婆就走的吗?要是再倒退三十年,你这样的,那婆婆真会拿着擀面杖敲你。”

林雨桐呵呵笑:“倒退是倒退不了了,不过这以后吗?再过三十年,等到我当婆婆的时候……妈!说真的!您孙媳妇一准就给您报仇了。我们也就该受报应了。”还想摆一摆婆婆的款,哪凉快哪呆着去。

金大婶就笑:“这样才好,叫你们一个个的都当不了好媳妇。也叫你们的儿媳妇好好的怼怼你们,就知道这当婆婆的是啥心情了。”转脸看俩孙女就更高兴,“到时候我这两宝贝疙瘩也不用受婆婆的气了……”

四爷都服气两人,你说人挤人,说话都跟吵架似的嚷嚷,回家不能好好的唠吗?搁在大街上人堆里,也是真行。

桐桐如今是越来越接地气了。

没买上啥东西,净顺着人群压马路了。路边又卖豌豆黄之类的东西,金大婶要给孩子买,林雨桐给拦着,“都是土,咋吃啊?回去我给她们做。”

这边说婆媳俩说着买啥不买啥,突然人群就往一个方向挤。

不想被踩踏,就得顺着人群走。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是西街的老戏台。

戏台上不是演戏,是跑上去的疯女人。那女人又是跳又是扭的,还拿了写对联的那种红纸,沾着唾沫弄湿了,再给自己装扮呢。抹一抹红嘴唇,抹一抹红脸蛋,做出各种娇羞的样子来,逗的众人都笑。

边上就有个大婶爱逗孩子,见清平清宁不吵不闹的也跟着瞧,就都她俩:“哎呦!这俩娃咋跟台上那人那么像呢?怕是抱养来的吧。”

清宁就愕然的看向她爸,四爷忍不住就笑。

然后就见清平眼泪汪汪的,看着台上那女人憋着嘴。

人家逗孩子嘛,逗完了就算了,都没往心里去。

结果回家以后,姐妹俩闹开了。

清平抱着她的小被子不撒手,指着外面:“送去……给送去……”

给谁送啊?

孩子的眼泪都下来了,抹了抹脸蛋,“这里红……没地方睡……”

得了!孩子真当那疯子是她真妈妈,要把被子给她妈妈送去,怕她晚上没地方睡。

清宁呢?

是一个劲的问她爸:“我又俩妈?”

四爷说:“就一个!”

“不是!”清宁很执着,“都说那个也是!”

只一个人说了,哪里都说了?

四爷跟跟讲道理:“一个人只有一个妈。”

“不是!”清宁指了指后面果园的方向,“我妈俩妈。”

是说迁坟过来的亲妈和婆婆。听过桐桐对着坟堆叫妈妈,也挺过她对着金大婶叫妈妈。所以她认为,一个人可以有两个妈妈。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解释不清。

四爷求助林雨桐:赶紧把这熊孩子抱走,越解释越糊涂。

林雨桐对这类跟她解释不清楚的问题从来就不解释,她一向奉行武力镇压:“有两妈?你个小白眼狼……要不,我把你给你那个妈送去……”

清宁瞬间惊悚的睁大眼睛,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靠在她爸身上死活不撒手。

四爷又嫌弃桐桐恐吓孩子:“你好好跟她说。”他又特别耐心的跟她说,只有等长大了才会有俩妈妈。

以为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吧。结果吃饭的时候,清宁看着她妈的脸,自己舀一勺自己吃了,然后再舀一勺倒在桌子上。两口子以为孩子是不小心撒了一口呢?结果不是,人家就是那么执着的,吃一口舀出来一口,堆在一块。还小心的观察大人的脸色,尤其是她妈的,要是桐桐脸上有半点不高兴,就赶紧收手。

四爷就放下筷子:“闺女,你这是干嘛呢?”

清宁学着她爸,一本正经的放下勺子,正襟危坐,“……给那个……不是……妈的人送去……”

怕那个疑似妈妈的人饿肚子。

好吧!孩子至少是个心底纯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