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进来打开一瞧,嗯!不错!很不错。
这棉鞋里面是啥毛的?貂毛?
拿这玩意做鞋,看来这学生一点也不拮据。
穿到脚上,合脚不说,动动脚趾才发现,最外面看着是布的,可里面该是一层真皮的,就是下雪穿出去,也是不怕的,回来一刷照样穿。
小老头有点满意,两个男学生除了帮着洗衣服打饭,好像没啥用处。还是女学生好,瞧!多乖!还孝顺。
于是,第二周星期一去的时候,就被师兄李怀给拦住了,他嘴里叼着包子,一手拿着教案,另一只手递了一串钥匙过来,“拿着,锅炉房边上有间宿舍,归你了。”
还是单间的!
他都羡慕了!
林雨桐莫名其妙,接着就去了。锅炉房是给学生烧热水的。挨着锅炉房有个套间,看着是旧的很,还是平房,可这地方好就好在,里间紧挨着锅炉房,冬天暖和的不得了。夏天把内室的门一关,里面的热气出不来,外面又都是数十年的大树,遮阴的很,肯定也凉快。
毕竟在学校没有个落脚的地方,很不方便。
这肯定是导师给弄来的,算是投桃报李吗?
生活步入正轨,得了闲了,两人还能带着小老太和俩孩子出门去逛逛。正觉得太平镇的日子离他们越来越远的时候,林玉健来了,他是来传信的。
“你二哥打电话,说是家里的老人病了。”他是这么说的。
林雨桐有点反应不过来,这个‘你二哥’是说谁?是说林玉康,还是说金满川?
跟林家人说话,说起二哥的时候,多是指林玉康的。
林雨桐还心说,这林家的爹娘病了,怎么巴巴的跑过来跟我说了。难道病不好?
这边还没问呢,林玉健可能意识到话没说清楚,就又道:“是英子去的邮局,找了玉龙给了打的电话。”
那这二哥说的就是金老二。
家里的老人病了,那一定是金家老两口病了。
是小病英子不会麻烦林玉珑和林玉健的,肯定是大毛病。
林玉健直接给了一把车钥匙给四爷:“这车不着急还,你先开着。先别带着孩子折腾了,就叫在这边呆着吧。回头我打发一个助理过来,给奶帮把手。也就一两天的时候,病了就接到省城,省城的医院到底是不一样……”
那是!就算是林雨桐有办法,也得借着大医院的名声才能行事。
两人先去学校,林雨桐找了周扬帮着给函授班代课,又给导师写了留言条,叫他们帮着转交。四爷呢,直接请了长假。其实也就是走个行事,不请假也在家呆着呢。人家导师很热情,说了,带老人来,医院的事他帮着联系。
收拾完又给清宁请了假,小老太接送孩子不方便。
两人出门的时候,林玉健打发的助理来了,是个干干净净的小伙子,背后还背着被子,“……我就住这边了,老人孩子都别担心,我在部队上在炊事班,不会饿着孩子……”
四爷给塞了一百块钱,“买菜用,别跟我们客气……”
等安顿好了,天都擦黑了。黑了也得走啊,连夜的,两人开车回太平镇。
没有回自家,而是去了老宅。
此时也就八点多一点,大门虚掩着,并没有关。
车停下,正要推门,门从里面给推开了。
老二手里拿着烟,从里面出来,显然是有话要在外面对两人说。
四爷将桐桐脖子上的围巾给她往上拉了拉,省的冷风吹进嘴里,这才看老二,问道:“是爸?病有点不好?”
金老二点着烟的手微微颤抖,声音轻飘飘的,“癌!肝癌……”
林雨桐‘啊’了一声,上次吐血的时候都没有诊出任何症状,这才多长时间,怎么就癌症了?
“是初期吗?”她急忙问了一句。不等回答又追问了一句,“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什么事刺激他了?”
癌细胞诊断不出来,但癌细胞演变成癌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虽然外因刺激不是主要原因,但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人的身体状况,七情六欲,都影响整个身体运作。
金老二摇摇头:“不知道。”
那天被老大一气,就病了。开始以为是心里不舒坦,想着十天半月总就过去了吧。可是谁知道不光是没过去,还开始肚子疼,疼上来半夜能把被子汗湿了,一晚上一晚上呻|吟的睡不着。
叫他去县城看看,非不去,非要说镇上那谁谁谁的医术可好了,叫他来就行。
人家针灸了两针,给了点止疼片,确实是不疼了。这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这一拖就又是两个多月,前儿晚上突然又疼了,他才坚持说不去看不行。
结果昨天带着去了县城,人家大夫把手搭在他疼的地方一摸,就说了一句:“哎呀!老哥,你这病不好。”
林雨桐就皱眉,这是什么大夫,怎么能跟病人说这话呢。
就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也不能对病人说这话。
明知道会死,等死的心情,谁能理解。
金老二将烟蒂扔了,用脚踩了,“……如今这病,能有啥办法?爸说国家总理得了这病,都没救过来,咱小老百姓还折腾啥啊。坚持要回来!去的时候还是跟着我坐车去的,回来出了医院就站不住了,是凤兰帮着叫的车,把我们给送回来的。”
人的精气神一散,可不就站不住了。
既然他本人都知道了,那这肯定家里的人都知道了。
四爷叹了一声,“进去吧,先去瞧瞧。”
他攥了攥林雨桐的手,暗示她小心点,别漏了馅。
三个人进去,不到的房间坐的满满的。金大婶盘腿坐在炕上,怀里抱着清平。金老头躺在炕上,闭着眼,脸消瘦的很。
“爸。”
“爸!”
四爷叫了一声,林雨桐跟着叫了一声。
金老头这才睁开眼,扭脸一看,就笑开了,“是老四和桐回来了。清宁和清远呢?怎么不带回来叫我看看?看一眼少一眼了,叫孩子回来吧。”
“谁啥呢?”四爷过去坐在炕沿上,“听二哥说,那大夫连细看都没细看,就下了结论,做不得准。您跟我去县城,明儿天亮就走。咱去省城,是京城,找专家,好好查查。别弄错了,病没把您怎么着,您倒是把您给吓出毛病了。”
他说着,就过去拉金老头的手。
林雨桐趁机把手搭在对方的胳膊上,手抓住他的手腕,能摸到脉,一边静心号脉,一边笑道:“您跟我妈都去,把清平也带上,跟清宁一块去托儿所,姐妹俩有个伴儿。”
话说完,手就收回来了,微微的点头,四爷就知道,这病是得真了。
接去省城,跟着他们一起生活的话,这病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四爷对这个有信心。
他劝道:“去查查,省的耽误了。在省城住到明年开春,再送您回来……”
“老四!”金老头摆手,“我的病我知道,人家也没看错。别瞎折腾了,都是白扔钱呢。这事就听爸的。”
还真说不通了。
林雨桐就看婆婆,“妈,说句话。”
“听你爸的。”十分意外的,金大婶会这么说。
“妈!”金老二皱眉,“你这说的啥话?真要咱们不管,我们这些做儿女的,都得被人戳脊梁骨。您当时为了我们站在人堆里说的起话,跟着老四去瞧瞧,行不行?”
“不行!”金大婶低着头,手紧紧的攥着老头子的手,“这回,你们不听也得听,这家里还轮不到你们做主。如今是你爸得了这病了,我不主张浪费钱。将来我要是也得了这祸害人的病,你们都记着我的话,也不要往里扔了,扔多少都白搭!与其这么糟蹋,就不如留着给你们过日子……”
悠悠岁月(38)
你不同意?
闫爱群蹭一下站起来:“你说不同意就不同意?你凭啥不同意?你说一句不同意就完了?你知道为了他这事,我叔得跟着多少人求爷爷告奶奶吗?他是你儿子没错,但他身上这差事,却不是你弄来的。没我叔叔,你儿子算什么?当初叫人去我家提亲,你不是也挺明白吗?这话我搁在这,你儿子要是有这工作,我们还能过。你儿子要是没折工作,我跟你说,我就是再嫁一回,还能找你一个比你儿子强的你信吗?丢了工作,有前科,还是个二婚头的男人,我看他回来能过啥日子。”说着,前后打量了这屋子一眼,才冷笑一声道:“哦!差点忘了,等将来回来,你们这半拉子院子也得叫你二儿子分出一半来给你大儿子。呵!谋算了半辈子,我就不信你愿意被打回原形。”
郑有粮斥责了一声,“你闭嘴吧,说的都是些啥?”
闫爱群瞪他,但到底是闭嘴脸扭向房间门的方向,就是不看她婆婆,好似多看一眼都葬眼睛。
郑有粮这才起身,跪在炕跟前,叫了一声:“妈!”
金西梅睁开眼睛,“不改主意,就不要叫我‘妈’。”
“妈!”郑有粮膝行了两步,手抬起来刚好搭在金西梅的腿上,“妈,在部队,我叫了三年的金满川,当时行,如今也行,您怎么就在这事上轴起来了?”
“你要弄清楚,你第一回姓金,人家不会说你,最恶毒的人都是你妈我,我把这脏名声烂名声都担着了。”金西梅深吸一口气,“可这要是第二回再姓金,别管姓金的答应不答应……有粮啊!你觉得这世上该怎么说你?小时候,我爷爷抱着我,带我看戏,那戏上是我记得人家骂人怎么骂的,骂他是三姓家奴!人家戏上又说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姓儿改过一回,就不能折腾第二回了。要不然,往后站在人前,你说不上话啊。人家拿下眼看你……”
闫爱群收起脸上的不屑,回头认真的看了金西梅一眼。这话吧,其实是有道理的。
但是……
“但是,儿子总得有机会站在人前吧。”不等闫爱群反驳,郑有粮就说了这么一句。
要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过的窝窝囊囊的,还谈什么其他。
“有粮啊……”金西梅的本来就弯着的腰此时弯的更厉害了,伸出枯瘦的手来,捧着儿子的脸,“儿啊,你叫妈将来咋去见你爸……妈不能对不起你爸啊……”
颤抖的手,叫郑有粮的心都跟着哆嗦起来了。多少辩解的话,一句也说不出口了。
对父亲,他的记忆早已经淡了,每次说起父亲,眼前浮现的都是继父。
他们管继父叫爹,爸爸这一称呼,只留个那个整天被老妈提起的人。
早些年他们还都小的时候,爹跟妈还是住在一起的。可自大老二结婚,爹就住到后院柴房去住了。干活回来,也都是自己端了碗,一个人端着去后面吃。住在一个院子,老两口已经有成十年不说话了。
妈对爹,就像是用完的抹布,说扔就扔了。
她是最深情的人,对已经去世的爸爸,那份感情多少年都不曾变淡。
她又是最无情的人,哪怕跟继父生养了两个妹妹,但依旧不带有丝毫的感情。当然,厌恶如果算是一种感情的话,那确实是够深厚的。
别的事她都会妥协,可只对涉及爸爸的事,她从不知道妥协为何物。
他抬起手,附在那双枯瘦的手上面,紧紧的攥住,“妈,爸爸希望我好的吧……”
金西梅心里冷了一下,双手从儿子宽厚的手掌中慢慢的抽出来,抿着嘴,静静的看着他。
闫爱群冷声道:“你要知道,一旦重新回来,回到这太平镇,他这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只要过了这个坎,哪怕是法院的工作不做了,我求我叔叔给我们调动各地方,不管是去其他县,还是去一个国营单位,哪怕是转到其他乡镇的派出所,或是调到哪个监狱……只要过了这个坎,咱们还有再翻盘的机会。可要是如今就认输了,他这一辈子就彻底的毁了……别总拿对不住我公公的话来胁迫人?我公公说叫你改嫁了?我公公说叫你毁了他长子的前程了?你从来就没对得起我公公过,可别老端出死人说事了。还到了下面怎么跟我公公交代了?要交代啥?到了那头我公公都未必认得出你。一女三嫁,到了那头,是把头分给我公公啊,还是把身子分给我公公……”
“住嘴!”郑有粮呵斥了闫爱群,“你少说两句。”
闫爱群见郑西梅浑身都在颤抖一般,再不敢多言,起身直接去了外面。
郑有粮起身,坐在炕沿上,伸手给他妈抚背,“她就是那么一个人,嘴上从来都不饶人,妈!您别往心里去。儿子总是要姓郑的,儿子的儿子也是要姓郑的……我爸的根不光不会断,还会越来越出息。等将来,您的孙子重孙子,在省城,在京城,在国外,都安家立业了,您见了我爸,哪怕啥也不说,我爸也都懂。您别听她瞎胡说,当年您找了爹来,也是没法子,要不然,我跟有油还有肚子的大妹,都得饿死。您的苦处,我爸知道的。您给他把三个孩子拉拔长大了,他感激您都来不及呢。”
郑西梅高一声低一声的哭起来了,良久,才摆摆手打发儿子,“去吧!忙你的去吧,我这里你别管了。”
郑有粮叹了一声,这才起身出门。见媳妇在外面等着,就微微点头,表示已经说通了。
两口子没给有油和后面住着的爹打招呼,直接就出了门。
听到大门再次关上的声音,郑西梅马上收了眼泪。小心的将衣襟拉开,从里面摸出一个包来。手绢包着一层又一层,打开来是一张一寸的黑白照片来。
照片上的男人年轻英俊,脸上带着笑意。那笑意看在人眼里,就叫人觉得像是阳光洒满了大地。
她看着照片上的他,嘴角带着笑,眼泪却下来了。
你还是那么年轻,我却已经成了这副样子了。真到了那头,哪怕我不被三分六裂,只怕你也不认得我了。
轻轻的把照片贴在胸口,好像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温度还在一样。
我该怎么做?
他爸,我该怎么做?
抬眼朝后院看了一眼,有油本来有两个闺女,大的没了,小的也还好,后来添了个儿子,又没了。媳妇生这个小子的时候还伤了身子,说是把子宫都给割了。如今膝下也就只一个闺女。有粮呢,也只有一个闺女。因着影响升迁,一直也就没要第二个。要是再姓了金,郑家的根这就断了。
她没忘了男人当年说过,他爸就算是讨饭的,也找了女人生了他,叫郑家的香火传了下来。还说自己是郑家的功臣,进门就给他生了两个带把的。
言犹在耳!
可如今,郑家讨饭的时候都没断了的根,在如今就要这么断了吗?
她慢慢的闭上了眼睛,眼泪滂沱而下……
等调查组来到金家的时候,金家上下确实挺意外的。
怎么也没想到,事情过了这么些年了,还会被提起。
其实这种冒名的事不算是稀奇,但却真没几个人告的。其实哪怕是告了,哪怕是告赢了,你又得到什么了?
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外,还可能引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所以小老百姓,不是实在没法子,都不会走着一条道的。他们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上面没人,那顶替的事就成不了。既然有人,那你闹腾啥啊。
就跟金家一样,为啥憋着啥也不说呢。头些年不是特殊的年月吗?怕金西梅逼急了口无遮拦,那国|民党特务的一旦嚷出来,就能要了一家子的命。后来那场大革命结束了,可政治氛围并没有立刻就好转,再加上,郑西梅给他儿子找了个好亲家,县里的武|装部啊!你就是要往上反应,这部队的事,你绕的过武|装部吗?
所以,时过境迁了,这口气能咽下得咽,咽不下活着血得得往下咽。
金家从金老头到金老二,从没想到有一天真有人会重提旧事。
人家问了,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问说:当年被威胁,都有谁知道。
金老头对这事印象深刻,现在想起来,当时每个人每一个表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屋里有四个人,我跟我老婆子,还有我大儿子,再就是郑西梅。”
于是金满城自然就被叫来了。
他脸上带着笑,还回味着把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那一刻的畅快!
人家问了:……你当是在现场?
“在啊?”金满城睁着眼睛,“我大姑跟我爸商量,说是叫我家老二去,还是叫我表哥去。我爸说谁都一样的……”
这话一出,问的人愣住了。
金老头愣了住,金大婶愣住了,就连金老二都愣住了。
金老二当是是不在场的,他是后来听老大说的,他当是并不是这么说的。
这问到人细细的打量了金满城一眼,眼里闪过一丝什么,“你确定吗?”
“确定!”金满城对着他爸妈挤挤眼睛,一副有话待会再说的样子。
来调查的人就笑了:“好的!没有要补充的就签字吧。”
没想到来走个过场还会出现这样的意外。走访了那么多人,说法都是一致的,反倒是自家人里,有人说了不一样的话。怎么想怎么有意思?这事传了这么些年,传的人尽皆知,他为什么早不辟谣晚不辟谣,偏偏这个时候来说了这一番完全不一样的话呢?
想到上面交代过,特意避开的武|装部,这人就什么都明白了。这样的事情见的多了。无非是受到了威逼或是利诱。
他不动声色,他只负责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做判断的另有他人。
收了笔,他客气的笑:“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没有的话,今天就到这里了。”
金家人还都在愣神中,什么也没反应过来。